Re: [新闻] 范云评陈为廷:性骚扰是公共议题 非私德

楼主: chesterhe (chesterhe)   2014-12-25 21:54:58
※ 引述《winwoeld (pp)》之铭言:
: http://goo.gl/wKPKVO
: 风传媒
: 范云评陈为廷:性骚扰是公共议题 非私德议题
: 陈为廷自曝性骚扰往事后,震撼政坛及社运界,持护航或批判态度者皆有,外界也好奇
: 公民组合理事长、前妇女新知董事长范云会作何表示。
: 范云25日于脸书发表公开动态,以“让政治回归人本”为题表示,性骚扰是公
: 共议题,而非私德议题;范云也强调,如果将性骚扰当成不重要的轻微事,不仅会进一
: 步造成所受害者二度伤害,更严重会造成整个社群内部的分裂或价值危机。
: 范云脸书全文:
: 让政治回归人本
: 男人和女人活在不一样的世界里。不少男人听到性骚扰,会误以为是自己也经历过的
: 失败性邀约,甚至宣称是每个人年少都有过的荒唐事。女人听到性骚扰,想到的是自
: 己经历过的不舒服与不尊重,某些女性,甚至是不想回首的创伤经验。
男性或中性被害人(不管被男被女加害)如果看到这番话做何感想?
他们是否也会因你这番话感受到不舒服与不被尊重
仿佛他是性骚扰防治保护下不被看重的、边缘化的弱势族群?
他们只是很幸运地被这个为女性而设的法律与政策给顺便照顾到了?
而你这番话,是否也可能
加深女性的自我矮化、男性对自我权力信心的膨胀
甚至加深男性绝对宰制女性的权力结构印象 也就是你所说的父权社会
而扩大社会男女双方的对立与冲突、加深彼此不信任的鸿沟
由与你可能有很多的不知道,做为一个出名的学者、老师与社会运动者
可能透过影响力影响许多层面的人事物
实在不适合在还未站在一个客观或弹性的立场与充分了解的前提下
就做出一个可能造成各种你所不知的负面效应的偏颇言论
: 性骚扰不是性邀约。性骚扰和性邀约之间的差异,是对权力的使用(与滥用)。性骚
: 扰的本质上是强迫,是权力的展现,是攻击,不是吸引。
: 性骚扰是一种对他人身体以及尊严的侵犯,也是一种对他人,特别是对女性的歧视。
: 彼此合意的性行为,是私领域的个人道德选择。性骚扰不是彼此合意,它不是私德议
: 题,它就是公共议题。
: 为什么性骚扰是公共议题?被骚扰者被迫经历她或他不想要有的身体接触或带有性意
: 味的口语内容。经历性骚扰受害者,有可能会感受到创伤、沮丧、焦虑,孤立,自责
: ,甚至影响其与伴侣的亲密关系。
: 性骚扰是公共议题,因为它造成敌意环境,特别是对女性的不友善环境。无论是公共汽车
: 上的性骚扰,或是职场上的性骚扰,都使得弱势者,在父权社会中,经常是女性,必
: 须承担更多的身心压力。职场、组织或是社群中,一旦出现了性骚扰,特别是骚扰者
: 若处在较有权力的位置,会使得该群体中的潜在被骚扰群体(通常是女性,但不必然
: 是女性),无法有平等的机会发展生涯与自我。
: 在妇女运动十多年的努力下,台湾社会在面对性骚扰上,已经有了法律与政策,得以
: 让受害者求助。如何协助加害者,则是目前比较缺乏讨论的。国外不少研究提出,加
: 害者根据情节轻重,需要接受性别教育、认知治疗(找出认知上的原因)、心理治疗
: 、同理心练习、再犯预防、行为治疗,以及协助其建立一个能够督导与避免其再犯的
: 负责性计画。比较复杂的是性骚扰的累犯,可能有强迫症问题,非常需要特殊的相关
: 咨商与专业协助。
从文中很明显的 作者有以下立论
1.性骚扰特别指的是对女性的歧视
2.性骚扰防治的产生是针对对女性不友善的环境
3.现在依然是父权社会 所以性骚扰防治基于这个原因而持续存在
不反对女性是弱势,但不断地强调女性弱势
究竟能够强化对弱势的保护
还是加深女性的自我矮化与被男性绝对宰制关系的印象
甚至强化一些男性将性骚扰视为等同你所强调的权力宰制关系印象
而从中得到宰制的快感,方能证明自己是个男人?
如果这样论述会加深这样的印象
那么强调女性的弱势
我想只会助长这样的权力关系以及象征该权力关系的不合法行为
性骚扰防治法除了保护受害者,难道没有可能由于不断扩大或模糊的定义解释
而造成保护权力的滥用、对性的压迫、各种的歧视、限制性知识传播等
而这些负面的效应都可能反而是助长性骚扰行为发生的因素?
显然性骚扰防治法并不完善,也还有很多空间可以讨论
: 性骚扰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实是我们看待性骚扰的态度。只要态度正确,性骚扰的伤
: 害可以被修复与抚平,行为可以被避免;然而,一个团体或社群,如果将性骚扰当成
: 不重要的轻微事,它不仅会进一步造成所有受害者的二度伤害,更严重的是,可能造
: 成整个社群内部的分裂或价值危机。
: 增进对性骚扰的公共理解
: 所以,面对陈为廷的自白,我们需要的不是争辩原谅或不原谅,支持或不支持,
: 参选或退选。我们需要的是,增进整个社会,特别是所谓的“进步社群”,对性骚扰
: 的理解与认识。
: 如果,我们根本不了解性骚扰的原因、本质以及可能的解方,我们有什么资格讨论支
: 持或不支持他的参政?如果,我们无能理解,受害者以及曾经的加害者的创伤与需求
: ,我们又有什么资格,以改革或情谊为名,为他人的人生提出建议?
: 我们所想要的新政治,应该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新政治。在这追求的过程中,面对不利
: 的大环境,如何尽可能地不将别人,以及自己的生命工具化,真正尊重与爱惜每一个
: 人,是所有关心新政治朋友的重大课题。
最后引用作者最后一段话
“性骚扰并不可怕,可怕的其实是我们看待性骚扰的态度。只要态度正确,性骚扰的伤
害可以被修复与抚平,行为可以被避免;然而,一个团体或社群,如果将性骚扰当成
不重要的轻微事,它不仅会进一步造成所有受害者的二度伤害,更严重的是,可能造
成整个社群内部的分裂或价值危机。”
同样地
如果有人将性骚扰当成一种限定的主客体对象或结构,并透过其影响力大力的宣扬这样的
观念,我想它同样不仅会进一步间接或潜移地造成所有受害者的二度伤害,更严重的是
,可能造成整个社群内部的分裂或价值危机。
(用很长的段落描述女性在性骚扰的弱势受害地位,然后只是稍微提到要注重加害者的处遇
,我以为结论应该主要是朝针对陈为廷如何在父权社会利用他男性的权力宰制女性去讨论
,结果竟突然变成加害男性与受害女性应被同等理解与协助,好像有点前后比例怪怪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