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odshibainu (balaenoptera)》之铭言:
: 其实这从阿扁时代就该做了
: 如果从阿扁时代的西元2000年开始做,至今就有14年其实颇够了。
: 不要过于去中国化,也不要过于本土化,应该放大于世界化,人民应该不会去拒绝。
: 就是把英文变成为第二甚至第一用语,像是星加坡。
: 这可以解决相当多、相当多的问题,即使没办法完全解决,但应有一定作用。
: 譬如国内新闻不够世界观的问题、国内留不住人才(会较吸引国外来台)的问题、网络会越
: 来越被同文的中国言论方向导向的问题(台湾若推行全民英语化,中国网民再多也不可能
: 英文都很精)
: 我是觉得把台湾建设为双语系国家(汉语、英语)
: 对台湾的主体性绝对有百益而无一害
: 各位觉得还有什么益,或者其实有什么我没想到的害呢?
惯资方很怕
台湾的劳工英文程度上升,直接到国外工作,没办法维持住22k以下的人工成本
政府用一堆中国古人才有再用的语言,来消耗台湾人语言学习容量也算帮了资方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