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台北市文化局长遴选办法公告

楼主: willy (人妻变老木)   2014-11-30 23:56:56
: 三、推荐人基本资格:
: 1. 于中华民国登记有案之文化团体、法人或公司。
: 2. 全国各大专院校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与设计及其他相关系所。
: 3. 自荐。
文科乡民冲啊!! (本鲁不符资格...)
: 四、候选人登记时应提出之文件:
: 1. 填具台北市文化局长推荐表(如附件表格)。
: 2. 具文说明候选人之台北市文化政策施政理念(两千字以上)。
更生人刚好自己有写文化政策,贴到word算过三千多字。不知道这样直接推荐行吗
http://www.hearttaipei.tw/?p=1585
文化,是人类自身发展过程中逐步累积起来的各种与自身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而
透过这些知识与经验,我们体现与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也理解、认知并认同自身。文化是
一种价值体现,也是生命与群体间的共同分享的价值。
城市文明的发展,不仅仅是技术与物质的发展,更重要就是生命经验的体现。城市文明在
空间活动载体上的群体价值经验体现,我们称之为“生活模式”、“风格”、“风尚”,
正是文化的具体展现与实践。
台湾社会近年来逐步认识并开始重视文化价值,因此,执政者也开始大谈“文创”。然而
,文化并不是凭空得造作,乃是生命群体的经验累积、沈淀与淬炼。将粗暴的制造生产逻
辑,硬套于必须累积沈淀升华而来的文化是一种谬误,也是一种轻忽。异质的嫁接,去掉
经验记忆的脉络,所成就的是粗鄙,是俗丽的屈从。
因此,肩负城市治理使命的政府,对于文化,作为管理单位,必先尊重其脉络,然后打造
能促成文化累积、发展的友善环境,是其任务与责任,也是城市文化政策制定发展的理路
。正因为文化是生命生活的累积,与语言、记忆与艺术表现息息相关。因此,市政对于文
化的政策形成,就该从维护、鼓励或友善这些方向的增益、障碍排除来思考、规划与审议
,并逐步地加以实行。对此,冯光远与其团队提出以下政策内容:
【奖励在地创作,鼓励文化耕耘】
以本年度金曲奖媚俗亲中的荒谬表现乱象为契机,揭示若当选市长,将以台湾创作者为奖
励致敬对象而创设奖项来鼓励台湾众多充满创意而优秀的创作者。因为,由于长期以来价
值的混乱与独厚特定意识形态的扭曲创作环境,对于勤恳地深植这片土地耕耘的文化创作
者并不友善公平,为匡正这样的长期扭曲,创立专属于这片土地创作者的专门奖项有其必
要。因为他们的创作与我们生存生活的社会息息相关,也彼此共鸣互动,文化因此累积。
奖项的鼓励致敬,不过是政府对于默默投身文化拓深的人们的一种必要的态度。
奖项的对象目的,决定文化价值的认同与独特。因此,台北市政府办理以台湾创作者为对
象的各类艺文奖项,不但有其必要,更展现一种文化传承的承担与使命。利润最大化与私
相授受的商业行为与思维逻辑,与文化的价值本身其实相斥相悖。前者在利润驱动下,所
有的东西都可贩售,也都可交易代换。但文化的价值,是澎湃的骄傲,需要的是理解、认
同与体悟。
过去相当一段时间,台湾的艺文世界,或委身为政权服务,或服膺于特定意识形态,甚至
等而下之者,则以金钱出卖的价格瓜代文化的崇高价值,从而无所不为却荒谬绝伦。因此
,作为公众付托的市政机关,办理这类文化艺文奖项的目的与使命即在于,唯有肩负争取
维护公众价值最大化的政府,理能承担对于抗拒贩售逻辑而为标举文化价值的文化艺文奖
项的承办者。向台湾的创作者与投身文化累积深化者致敬的奖项办理,因此绝非封闭群体
的大拜拜,而有公众价值标举守护的意义。
【实践多语传承,建构多元空间】
从而,从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来说,若欲传承各种文化,就必须样语言的保存、传承与切
合实际的运作,并创造积极鼓励使用的环境。对此,台北作为一个多元文化与价值汇聚的
城市,一个移入者创造构建的城市,来自各个不同地方的传承不应被断裂刨除。因此,在
教育上的多元母语教学(台语、客语、原住民族的各自不同母语,甚至移入者原来的母语
等)不但应该被鼓励,市府也应该担当起积极扶助的角色。教学的重点,不是填鸭式的形
式主义,而是善用多元民间社会的交流互动,鼓励多语言学习,建构多语言沟通空间的存
在。事实上,人类群体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多种语言参杂的模式来进行沟通。而文化创作
上能够让这样的语言文化交融互惠,是鼓励多语言存在的基本态度。而不同语言的各类创
作,在积极扶助,以奖项或是发表会鼓励城市居民彼此欣赏,培养起文化理解与积极喜爱
的人口与群体,是政府多元价值维护与建构的可以采用的路径。最终地,在这个城市里,
语言的多样性不再是无知的疑惧,而是欢悦的体验,如此,文化累积的深与广,才能拓深
城市的格局与底蕴。
【提升巷弄文化,再创城市风华】
文化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还在于累积与沈淀,而这就有关于记忆的尊重与保存。一个城
市真正迷人的风致,绝非大量生产的工业化速简便宜,而是那与城市生活经验、空间与体
验所产生的记忆。因此,文化的推展与维护,必须从对记忆的珍视与呵护做起。游荡于城
市的轻松适意,或者体会醇厚的人情味与空间中的趣味,便成为引人入胜的“巷弄文化”
,这是一个城市的独特之处,也是无可取代的迷人、吸引人之处。
而这类“巷弄文化”是透过累积而来,市政府对此所肩负的,是这类空间的维护,奖励与
制度性的保障与鼓励。整备各类市政管理的法规,使空间有独特经验的体会却无风险实现
的危险,即为政策性提升“巷弄文化”的基本课题与挑战。从而,多方的从各种市政管理
面向诸如:环境、建管、税务乃至行政上予以鼓励、调整、修改或是重新规范乃至豁免,
都是政策达成的践行手段。文化政策的目的在于,对于文化的发展、累积与维护有所增益
保存。政策手段的抉择应该是权变、积极扶助,但避免本位主义的恣意妄为。后者的避免
,则来自于决策时的多方征询与倾听意见,更重要的,则为在地市民的决策参与及审议。
【保护历史街区,维系文化记忆】
城市并非单纯建筑体的集合,也非人群一时停歇聚集之处。城市,是人类人群居住、生活
与发展,创造文明也享受文化的空间场域。因此,城市的面貌,不论是既存的建筑群聚的
的样貌,抑或是生活期间人群的行为、产业与生活方式,都承载着人类历史记忆,并逐步
沈淀、累积。这是文化的积累,也是历史的刻痕与纪录。
我们将成立“台北市历史记忆空间与文化物整理与保障委员会”,整理台北市具有重大历
史记忆的空间、文化物(建物与个别物件)以及台北市历史形貌的整理与规划。其大致可
分为:
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
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
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
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该委员会透过遴聘学者专家与在地文史工作者与居民,组成调查委员会,逐步整理台北市
之历史记忆空间文物,并规划设计并公布台北市分区历史记忆空间的保障维护原则。选定
之历史记忆空间,将定义规划该空间场域的历史记忆形貌与规范,并对区域内的建筑与建
筑区划分级,进行不同的规划保护。其保护之方法与规范,应以地方自治条例之方式,制
定相关自治条例,进行制度性之保障、规划与奖助。
划定之历史记忆空间内,若属前述重大历史文物、建筑群或遗址者,由政府市价收买或进
行强制征收后,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所委托之维护历史记忆目的所成立之非营利团体进行文
物保护与维护。并适当状况下开放成为历史空间文物的参访据点
其他非属必须存留而不可再行利用改造者,依其与历史空间的座落与景观关联性,分级规
范其利用改造范围与方法。其如有改造利用需求者,政府进行相关之奖助与补助。政府奖
助与补助原则,依受限程度越高者,其受奖助补助额度越大。最低受限者,至少补助相关
利用改造计画之设计。
历史街区的调查、维护与规划,需要长久永续的经营,也属计画性的行政,不宜使财务限
于年度的预算编列拨补,需要延续持续的财务支持。因此我方建议,宜由政府出面,出资
并争取其他财源(中央财务支援,民间支持等)挹注下,成立常设专属性之基金,作为健
全财务与财源的基础。
【台北艺文卡,承载文化成果】
而文化所体现的,从体验中所创作的种种,乃是文化的焠炼与结实。艺文作为一种文化的
展现,是成果,更是一种传扬分享。文化需要培养与累积,因为,这些也将是你我与城市
群体形塑自我与群体认同的基础。市府对于在地与共同体艺文展演的鼓励、奖励不但是培
养的必要,更重要的,是对于文化价值认同与尊重的一种必要的致敬。
为了鼓励各种艺文展演,我们主张推动“台北艺文卡”,让市民可以充分享受各种音乐、
表演、剧场、展览所带给我们的文化价值。将台北的文化资源透过艺文卡整合,看见国际
艺文创作并在地文化的创作成果。同时也可让资讯流通,让台北各种小型特色博物馆、展
览馆、小剧场得以扩大推广,做为城市文化的承载平台。
除了艺文卡的串连,我们也主张推广世界博物馆日,由文化局规划系列活动,如博物馆之
夜、剧场之夜等等。文化的价值,需要维护,也需要各种鼓励跟推动。市政府所营运管理
的,是市民生活的空间与设施,然而城市文化的孕育是来自各种活动,来自于人与空间的
互动。
市府管理的目的,并非将市民排除阻却于建筑空间之外,而是空间与设施如何与市民更形
密切结合。街头艺人作为一种城市文化中的存在,我们应进行必要协助,使街头表演艺人
在城市的空间中更为渗入地,与城市生活经验结合。表演者所希冀的,是友善而能与市民
互动融入的空间。因此,市政的重点在于让文化的展现与累积成为可能,并合理合宜。
市政府是文化的守护与维护者。无需越俎代庖,自以为可以定义甚至创造决定文化,这类
官僚的傲慢源自于本位主义,也唯有将文化的创造积累还给市民群体,荒谬才会禁绝与终
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