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gicalko (Magical)》之铭言:
: 有没有台北市人没人情味的卦?
: 刚刚不小心看了个广告
: 广告中骑ubike的人都很没水准
: 广告中的女主角会偷菜
: 设计的人这么看不起台北人?
: 台北市民众都没关系?
关于人情味,
华人最讲“人情味”了,
这人情味三字给冠上引号,
当然含有反讽的意味,
因为华人通常只跟熟人讲人情味。
“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死道友莫死贫道”等俗语,
充分显示华人社会的自私、寡情,
至于古圣先哲主张的兼善、博爱,
那是嘴上说的,纯属理论,
与实际生活无涉。
不过,
一旦碰上亲朋好友,
华人自然就兼善、博爱,
变得很有人情味了。
这种“人情味”也正是乡愿的表征,
特权的催化剂,
华裔社会人际关系的特色。
有了“人情味”,
拆除违建意思意思了事,
取缔特种行业只是虚应一下,
弹劾官员必定雷大雨小,无疾而终……
这个候选人只要跟自己拉上关系,
不管其人品、能力,
就投他一票。
更要命的是,
华人每以此一“人情味”而自豪,
甚至反过来批评西方人之只重理法不讲情面,寡情薄义。
殊不知“人情味”乃民主法治生活之大敌也。
毋怪乎了解华人社会的研究者悲观地指出,
华人大本营──中国要真正成为文明进步的国家,
恐怕还有好一段漫漫长路要走。
人情味要用在陌生人身上才可贵,
华人这特有的“人情味”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