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likebrandy (小厨师)》之铭言:
: 各位台语达人好,想请教各位台语抽烟的说法。
: 小弟一直习惯说“甲昏”周遭朋友也是这样说
: 但是被人纠正说要说“素昏”才对
: 想请教一下正确说法到底是什么。
: 感激感激
近代意义上的香烟,中国最早的记录为《景岳全书》:
“烟草自古未闻,近我明万历出于闽广之间,自后吴、楚间皆种植之矣。”
这里的闽广,指的主要是泉州、漳州及广州三个地方
而国语中的抽烟、吸烟
在闽南语中则唸为“食薰,注1”,粤语也叫做“食烟,注2”
都是用“食”来表示:把烟送进身体
且不只闽粤,清末讲江淮官话的淮安人刘鹗所写的小说《老残游记》:
“大家好容易将危桥走过,歇了一歇,吃了袋烟...”
“因为山西人财主最多,却又人人吃烟...”
或清代江苏松江(今上海市)韩邦庆,以苏白及文言文写的《海上花列传》:
“小村还要吃烟过瘾,朴斋先自睡下...”
可见,不分南北,汉语传统上就是以食、吃、吃等来做为抽烟的用法
国语的抽、吸烟,历史反而较短
台语的抽烟通常以食薰及噗薰(注3)来表示
欶(suh)是吸的意思,“欶薰”比较像从国语的“吸烟”直接翻过来
不是传统用法
还有一种称呼叫“拍鼓”,即国语打鼓的意思。
这种说法主要源自早期点烟多用火柴,而火柴形状像鼓棒而来
附注:
一、食薰,唸为tsiah-hun。“食”字有sit(文)、tsiah(白)二个读音
![]()
二、粤语食烟唸为sik yin
三、噗薰,唸为pok-hun。
![]()
四、欶,唸suh,吸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