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台塑王文渊:贸然加薪 只会造成通膨

楼主: Joey818 (时代趋向和平 也不再振奋)   2014-11-08 12:36:25
: 台塑王文渊:贸然加薪 只会造成通膨
: 针对台湾与国际经贸关系,王文渊表示,台塑在中国新扩建的10几个项目将在今年底前完
: 成、台塑美国正在扩建、越南河静钢厂已复工,麦寮六轻则已完成公共管线更新,但台湾
: 的投资和经营环境还有许多待改善的地方,与国际间的经贸协议进度缓慢,恐怕拖累经济
: 成长。
[纽约时报] 成功的商人不懂宏观经济
http://cn.nytimes.com/opinion/20141104/c04krugman/zh-hant/
专栏作者
保罗‧克鲁格曼 2014年11月04日
东京——日本银行(Bank of Japan),也就是日本相当于美联储(Federal Reserve)的机构
,最近做了很多努力试图终结通货紧缩,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日本将近20年。作为日本的
中央银行,它最初采取的举措似乎效果不错,包括印很多钱,更重要的是,它还试图让投
资者相信,会一直继续印钱,直到通胀水平达到2%。但是最近,日本经济失去了动力,上
周,日本央行又宣布了新的、更激进的货币动作。
你大概也猜到了,我非常支持这个举动,尽管我担心由于财政政策的失误,这一政策仍然
可能会失败。(这一点等会儿再说。)虽然日本央行做了正确的事,但是它在这样做时,
内部的反对意见相当激烈。实际上,新的刺激举措在该行的政策委员会中,只得到了九名
委员中五人的支持,那些与商界关系紧密的委员都投了反对票。于是就引出了我这篇专栏
的主题:商界领袖的经济智慧,或者说,其经济智慧的缺失
我在这里交谈过的一些人表示,日本许多商界领袖对央行举动的反对,显示出央行的路线
是错的。他们说这番话时,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常见看法相似——以为要想挽救
糟糕的经济,就需要向成功的商界人士讨教,比如大型企业的领导者、企业家和富有的投
资者。说到底,他们在赚钱时取得的成功,不就意味着他们明白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事实上,商界领袖给出的经济建议常常出奇地坏,尤其是在经济状况糟
糕的时候。我想有必要理解一下背后的原因。
关于不良建议:回想一下,一些异常富有的基金经理,曾警告本‧伯南克(Ben Bernanke)
说,美联储刺激经济的举措可能会造成“货币贬值”;再回想一下,许多企业的首席某某
官都曾庄严地宣称,财政赤字是美国面临的最大威胁,解决政府负债问题,经济增长就能
腾飞。在日本,财政上的失误抹杀了最近货币政策取得的成功,而商界领袖在财政政策的
失误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他们呼吁的增税在今年早些时候导致了经济增长停滞,明年的第
二次增税可能会是一个更严重的错误。
另一方面,过去几年里的事件,却反复印证了许多政策制定者的观点,他们从来没给别人
发过工资,但是对经济理论和历史却有很多了解。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在前大学教授的领导
下,安然度过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比如本‧伯南克、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
默文‧金(Mervyn King)。他们的诸多功绩中就包括,有勇气挑战那些要求停止印钱的企
业大亨。欧洲央行在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的领导下,把欧元从崩溃的边缘挽救
了回来,而德拉吉的职业生涯中,有很长时间是在学术界和公共服务中度过的。
显然有些商界领袖对经济的分析是正确的,也有很多学者搞错了,简直说都说不完。可是
商业上的成功,似乎并不能表示对经济政策有什么特别的洞见。这是为什么呢?
用我很多年前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的标题来说,答案就是:国家并不是公司。国民经济政策
,即使是在一个小国,也需要考虑在商业生活中常常无关紧要的某些类型的反馈。例如,
即使是最大的公司,也只会把一小部分的产品卖给自己的员工,然而即使是极小的国家,
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也主要是卖给国内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设想一下,成功的商人对欠佳的经济运用商业经验时,会发生什么。他
们或者她们(后者人数极少)看待糟糕的经济,就像是一家处境不佳的企业,需要削减成
本,提升竞争力。商人会认为,要想创造就业,工资就必须下降,开支就需要削减,总而
言之,要勒紧裤腰带。政府背负赤字去花钱,以及印钱这样的伎俩,肯定没办法解决问题
,而问题肯定是根本性的。
然而实际上,在经济受到抑制时,削减工资和开支只会加剧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是需
求不足。反过来讲,政府背负赤字去花钱,以及大手笔地印钱却有很大帮助。
然而怎么才能让商界领袖接受这种逻辑呢,况且这种建议还是那些学术界的书呆子提出的
?世界经济的命运,可能都有赖于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日本,如果审慎的常规观念占了上风,抗击通缩的战斗就很容易失败。然而反常规的思
路,能够压制住商界领袖的本能吗?请拭目以待。
作者: ps20012001 (开始想明年新计画)   2014-11-08 12:37:00
日式经商 所谓的三方有利 其实也只是理想..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4-11-08 12:38:00
日本人强的是社会的阶级制度严谨 去过就知道...
作者: sdiaa (桂纶镁)   2014-11-08 12:42:00
削减工资和开支对单一企业有利 如果全国都这样就等死吧
作者: pths40 (浪费时间)   2014-11-08 12:53:00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4-11-08 12:54:00
大萧条就是恶性循环的最好例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