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孙为领18趴 老父变活死人
(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6日电)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医师陈秀丹今天说,有位老校长7、8
年来靠呼吸器饱受无效医疗的折磨,子女为领校长18%利息的退休俸,“活愈久领愈多”
硬是不让老人安宁善终。
陈秀丹今天在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的“安宁疗护”专案报告后,向媒体披露两个无效
医疗的实际案例,她认为,某些生命末期无可挽回的病人倚赖呼吸器,生不如死,因为无
效医疗,沦为病人家属甚至部分医院的摇钱树。
她说,这位老校长呼吸衰竭,全靠呼吸器撑著一口气,可是退休俸月领新台币8万元,扣
除住在呼吸照护病房每月2.5万元的费用,每月还可净领5.5万元,因此家属宁可让老校长
饱受无效医疗的折磨,迄今不愿拔除呼吸器管线。
另一案例正好相反,有位母亲终于盼到“安宁缓和医疗条例”修正,决定要让倚赖呼吸器
的儿子拔管,可是医院方面百般劝阻,这位母亲最后在高人指点下,向医院调阅儿子病历
,医院才终于点头,儿子现已往生。
陈秀丹说,这位母亲要捍卫儿子善终时,医院人员的眼光像是看待杀人犯,然而这位母亲
看着儿子从学生时代就靠呼吸器维生插管10多年,不成人形,有照片为证,没有人比母亲
看着骨肉受苦更心如刀割,宁可放手也不忍见儿子继续再受苦。
身为内科加护病房主任、推广安宁疗护的陈秀丹说,根据调查,台湾1/3生命末期病患在
加护病房咽下最后一口气前,遭受急救、呼吸器、洗肾、叶克膜等介入性的无效治疗,生
死两不安。
陈秀丹指出,她服务的阳明医院为生命末期、孤苦无依的病人提供安宁善终,然而有的病
人只能无意义延长生命,特别是在呼吸照护医院不愿意担负生死抉择,只要病人有口气,
医院就能赚钱,如果转介病人安宁善终,没钱可赚。
健保署统计显示,去年全国共有1万1000余人呼吸衰竭而长期倚赖呼吸器,全年共约使用
新台币165亿元,是仅次于癌癌(48万余人约627亿元)、洗肾(7300余人约460亿元)的
第三大重大伤病医疗支出。
陈秀丹说,根据“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病患可以选择安宁善终,执行条件需要“3个人
同意”,其中2人是专科医师认定生命末期无力回天,第3人是病人本人生前预立同意书,
本人意识不清且预立同意书时,由代理人代行决定,无家属者可由医疗单位照会安宁疗护
决定撤除徒增病人痛苦、不必要的介入处置。
她认为,卫福部和中央健康保险署等主管机关,应介入了解呼吸照护医院的无效医疗,社
政单位也应调查孤家寡人的老荣民、老人家,是否未能获得安宁善终的权益。1031106
http://www.cna.com.tw/search/hydetailws.aspx?qid=201411060328 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