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人渣文本有针对这个写一篇
其实还蛮有道理的不过没人贴过来
不过我猜在这应该会被嘘到X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forum/20141011/485611/
人渣文本:为何看不见纪卜心
日前我在脸书页面提起纪卜心这位“中学生女神”,引发了不少有趣的反应。大多数读者
从没听过这位20岁的当红女大学生,对于“凭空”蹦出这位高支持度人物感到惊慌与不解
。
有些人google之后,认为她的支持者八成是每天穷耗在美发美妆的小屁孩,不然就是口味
怪异的萝莉控。其他人则进一步探究为何从没听过这个网络名人,更有几位朋友发私讯与
我讨论此人走红的可能成因。我本来想谈世代落差,却引发了一阵叔伯阿姨讨论纪卜心的
热潮。
这种慌乱状态,就像大家突然发现阿基师是那米克星人,于是匆忙google那米克星的资讯
,接着纷纷提出地球人该如何与阿基师互动的见解。当然,这只是个比喻。阿基师也可能
来自普隆达星。
我的读者集中在25到45岁这个年龄层,他们对于上一个世代的人充满怨言,总认为45至65
岁的世代占据了经济与政治上的权力,态度过分保守,而且根本不了解下一代。
但这个中坚世代对于比他们年轻的台湾人,其实也没什么概念。关于纪卜心的认知空白,
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你无法用常见的媒体角色来定义纪卜心。她会代言一些产品,上上节目,但不算“艺人”
,也不太算“小模”。不过,她在造型方面能引领潮流,也广受年轻世代欢迎和肯定。
她发出几个字的文章,就可以在瞬间拿到几万赞。她的脸书页面有五十万上下的追踪者,
其中多数是国高中女生。你可能对这个数字没什么概念,但现在台湾国高中生不到一百八
十万人,女生最多也才九十万。就算纪卜心的五十万追踪者只有三十万人是国高中女生,
这也代表每三位女中学生就至少有一个在追她的动态。若考量台湾各地的资讯硬件落差,
这会是个极度夸张的“市占率”。
即便是学运“帆神”“廷神”的追踪者总数,也大幅落后于她。她显然是个非常重要的人
,那为啥多数成年人会对她完全无知?如果她宣布去总统府、行政院快闪发送美妆赠品,
那中华民国政府会不会在无预警的状况下,就被几万女中学生占领?
网络所建构出的世界,乍看之下是连通的,也对所有年龄层开放,但里头仍存在许多无形
的墙。因为脸书或其他社群软件的推送机制,我们通常无法跨出这些墙,看到其他人的世
界。
这墙为何存在?我认为这墙不是他人造成的,而是自己设下的。是我们自己筛选掉这些资
讯,而之所以筛选掉这些资讯,又是因为个人的“偏见”。正如同老人看我们,横看、竖
看,怎么看都是烂草莓。
这种遍及所有年龄层的偏见形式,起点是认为“晚辈总是搞一些有的没的不长久的”。这
是种价值论偏见。
正如那些瞧不起我们的老头,我们也瞧不起下一个世代,认为学弟妹们是一代不如一代。
当他们捧出了自己的“X神”,我们总直觉认定那幼稚可笑,“一阵子之后就没了”。但
这些“神”对他们的生命可能产生历时的意义,说不定也像周慧敏一样,在十几二十年后
仍影响下一个世代的九把刀。
价值论的偏见会引发美学偏见,就是认为“晚辈的品味有问题”。
我们认为自己的美学欣赏能力较完整、成熟,晚辈的喜好只是被流行产业所“骗”,不会
像我们那么“经典”。所以见到他们的流行符号,我们常哼哼的批评“比我们那时代的XX
要逊多了。”但真是如此吗?过去的“黄金时代”常是种错觉,实际上根本不存在,或只
是种美学口味选择,没有高下之别。
这美学偏见又会引发一种伦理偏见,即认为“接受晚辈的偏好是可耻的”。
年纪大的人,不应该和年纪小的人有同样的喜好,如果喜欢和他们一样的东西,那你就是
可耻的。像是二三十岁的人去看少女时代演唱会还可以接受,四五十岁的人还去那边摇粉
红萤光棒,就是老不修,大脑有问题,是恶心的“萝莉控”,即便少女时代出道时就已不
是萝莉的形象。实际上,个人合法休闲喜好若不影响他人,你很难说这种消费或欣赏行为
和伦理学的“耻”有什么关系。
这三种偏见造成了世代之间的误解与断裂。老的瞧不起小的,不想去了解,或不敢去了解
。而小的也抱怨老的,说老的总不愿意了解小的,但自己又歧视更小的。
在某种程度上,太阳花学运就是对应这种代间偏见的反作用力。新世代透过激烈表态,要
求老人接受年轻人的价值诉求,并将之列入社群发展的长远规划之中。但在开拓沟通管道
与重建共识的过程中,年轻人无意间又筑造了新的意识形态长城,把年纪更小的世代排拒
在外。不只是纪卜心,我们对于下一个世代,认识太少,也尊重太少。
或许二十年后,年轻人又再度攻打“我们”的行政院。当“我们”灰头土脸的在院落里寻
找失落的太阳饼,抬头却看见电视中意气风发的新世代作家化身名导,大力吹嘘他挖出“
永远的中学生女神”纪卜心出任新片咖啡店女老板一角,才低声叹道:“对喔,过去是有
这个人没错。但我的太阳饼呢?”
到了这地步,“我们”可能才会后悔,想着当初若多了解“他们”一些,多观察“他们”
一些,或许就不会闹到需要四处找太阳饼。还有屏东的蛋糕。
真要等到城破寻饼之时吗?
我们都曾经暗自决定,“不要成为那种我们讨厌的大人”,对吧。
==============================================================================
别再酸巴哈和屁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