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爆卦] 孩子的洗脑不能等:公民课本谈比例原则

楼主: woodgatel (woodgatel)   2014-10-10 15:53:21
关于催泪瓦斯是否作为驱散民众最小侵害的手段的问题
刚好最近占中也是以催泪瓦斯驱散示威者
香港中文大学沈旭晖教授也在脸书上讨论是否合适的问题
现贴出全文 以供参考:
沈旭晖 信报财经新闻 2014年10月3日
在过去一周,我身在法国,不少朋友以当事人身份,传来香港政府以催泪弹处理和平群众
的照片时,我完全震惊,这里的法国朋友也是因为这原因,忽然天天关注香港。我问法国
的外交、学术、传媒界:贵国示威文化源远流长,民众勇武无比,对催泪弹见怪不怪,何
以如此关心?于是,他们和我分享了法国使用催泪弹的国情和实例,我再找回香港政府的
说法,心灵越难平静。
法国对使用催泪弹有话语权,因为法国是最早在警察执勤引入催泪弹的国家之一,其时在
一百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催泪弹的前提,就是要民众知道这是化学武器,对
身体可能有害,从而达到一定阻吓作用,所以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不可能轻易使用。香
港行政会议成员说催泪弹“没有后遗症”,对这说法,我没有权威解答,但大家可参看10
月2日明报对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催泪弹专家Sven-Eric Jordt的访问,他透露“香港警方
使用的CS型(学名为磷——氯代苯亚甲基丙二腈)催泪弹可能引起化学性皮肤灼伤,要数
星期才痊愈,反复被射中更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患哮喘、肺病的人及吸烟者,均是受
到催泪弹伤害的高危人群,而在封闭空间使用催泪弹更会致死,例如2013年埃及抗议活动
中,首都开罗警方曾向囚犯卡车投掷催泪弹,导致超过30人死亡”,而且香港人口稠密,
他担心“使用催泪弹会造成大范围的健康不良影响”。
那使用催泪弹有没有国际标准,还是又有一套“中国模式”?各国警方内部守则都不同,
但基本原则只有一点:对和平示威群众不使用催泪弹,对应付不了的暴力冲击才使用。在
国际新闻,和催泪弹同时出现的名词往往是“燃烧弹”,或最低限度会有集体破坏行为,
催泪弹才是符合比例的武力。以法国为例,2008年学生考试后上街庆祝,最后演变成闹事
,数百人打破商店橱窗、抢掠货物,破坏了12家商店,群众最后投掷瓶罐攻击警察,开始
焚烧树木和垃圾筒时,警察才用催泪弹。同年有法国师生抗议职位被削,学生集体向警投
发玻璃樽和石块展开进攻,警察也是那一刻用催泪弹。2012年法国环保人士云集,抗议在
湿地公园兴建新机场,警察也用了催泪弹,之前示威群众集体投掷石块、烟花、燃烧瓶。
香港示威者有没有如此勇武?有没有武力冲击?全球看直播的人,自有公论。
对和平示威不想其他办法解决,却使用催泪弹,说这是“最低武力”,就是不谈道德层面
,技术层面也是奇怪。为什么在国际社会,群众暴力必须是使用催泪弹前提?因为那样催
泪弹才奏效。通常示威伦理是,有群众发动武力进攻,例如掷燃烧瓶,警察正常装备应付
不了,发催泪弹,为的是在对方痛楚时将之拘捕,然后其他没有使用武力的群众就散去,
毕竟被控袭击属于不同罪名。在香港,由于群众没有使用武力,警方使用催泪弹后,也没
有特别值得拘捕的对象,群众忍受了一刻,却自然没有散去的意欲。而且,当日现场警方
用了一个标语,警告“再不离开就开枪”,那是使用“警告使用催泪弹”的标语背面。外
国媒体纷纷以“下一个天安门?”为题报道香港,这牌子居功至伟。难怪有在现场的朋友
说,实在不知道是希望清场,还是挑衅。
“催泪弹之变”,是管治意识形态的根本改变。此事不解,没有人心安。当天亲受催泪弹
影响的学生,应该保留一切证据,记下自己当天被催泪弹处理前后的经历,乃至结集以不
同语言出版,把“使用催泪弹比其他清场方法人道”、“这是处理群众运动的最低武力”
等官方论述放在附录,历史,会有最公正的交代。
沈旭晖 信报财经新闻 2014年10月3日
https://www.facebook.com/shensimon
作者: honeyombd (glot+ombd=?)   2014-10-10 16:08:00
民众勇武无比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