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npingTW (七月七日安平见)
2014-10-06 07:47:071.媒体来源:
人间福报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心里有爱要分享 曾宝仪做公益
2014/10/5 | 作者:李祖翔
专题报导/记者李祖翔
入围第四十九届金钟奖教育文化节目主持人奖的艺人曾宝仪,在脸书上
写下感言:“我把自己看成一个管道,透过我,大家能更清楚受访者的
初衷、努力、心声与情绪;我能努力的,就是保持管道畅通,让这个空
间充满爱。”其实不只是工作时有爱,曾宝仪私下还常邀好友发起公益
行动,如与经纪人和发型师,在一天之内往返台北和阿里山部落小学,
为了赶场,十二小时的路程,有人晕到在路边吐。
投资公益 捐款不手软
造访阿里山十字国小源于曾宝仪的心血来潮,发起人则是经纪人刘冠男。
刘冠男说,快过年了,曾宝仪得知山上小孩缺外套,于是透过一个网站,
向站主报名,拿到需求清单后,即在好友圈中发起资助行动。
一开始只锁定一间学校,没有要做大,谁知道好友聚集了二十多人,包
括杂志社、电台、经纪公司旧同事都想参加,即便没有限定金额,也集
出三十几万,为了尽快处理完善款,又选了苗栗一间缺运动服的学校资
助。
“当天起大雾,一天来回,我们跑了七百四十公里。”刘冠男说,艺人
朋友都想去,但苦在工作紧凑,最后加上曾宝仪和他,仅五个人将两车
物资送去。巧的是,曾宝仪的发型师是原住民,就毕业于苗栗的学校,
有了在地向导,他们邂逅更多故事。
曾宝仪认为自己不懂投资,却深信投资公益比其他利益更值得,可以让
社会资源更平均,“还好我有个愿意做公益的经纪人,没有一直push我
去赚钱。”她希望每年都能做一些不一样的公益。
去年得到第四十八届金钟综合节目主持人奖后,她想将奖金十万元都用
在公益上,与一粒麦子基金会接洽后,决定捐赠复康巴士,结果还加码、
贴了更多钱进去。
偏乡探访 遇强烈震撼
不管工作多忙,也要将公益塞进行程里,秘诀就是“再忙也要吃饭吧?
只要把公益跟吃饭看得一样重要就好。”说起曾宝仪接触公益事务的起
源,她认为是读书时,看过“爱的面包”专案,了解到不是每个人都能
过丰衣足食的生活,而积少成多就可以让贫苦孩子有东西吃,所以大学
开始当义工;毕业后,爸爸在香港成立了一间福幼基金会,宗旨是减灾
扶贫,她耳濡目染的,正式踏入了公益世界。
一次跟着基金会探访偏乡实况,内心极为震憾,“当时我到广西山区探
访,那里靠近越南,地势高,我冷到穿厚重的羽绒衣,虽然是坐车,路
面却崎岖,屁股很酸,内心一直在抱怨。逼近校门口,孩子两旁排排站,
列队欢迎。他们的声音高亢,穿着却单薄,再看教室,不禁傻眼!窗户
用报纸铺上,冷风飕飕的吹,反观自己,简直无地自容。”这促使曾宝
仪下定决心,只要有能力,一定要助人。
然而,曾宝仪的工作与公益并没有直接关联,所以她认为,做公益这件
事,要讲究“缘份”,不经意的得到讯息,就是她付出行动的契机。
例如在网络上看到纸风车基金会缺经费,就号召朋友帮助;知道中国偏
乡女孩没有读书机会,就每个月固定资助学费到大学;替她蒐集资料、
证明公益团体确实有在做善事的经纪人,都快变成慈善专家,例如阿里
山送物资那次,就必须考量赶在寒假前、小朋友下课前过去也才有了后
来与交通奋战十二小时的惊险历程;今年他还为曾宝仪接了世界和平会
代言人的角色。
愈多愈好 助人如种树
曾宝仪说,公益能做要多做,身为主持人,更不介意将公益讯息传布出
去,“而且多了解公益组织与议题,就会明白世界很多事,如果不当和
平会代言人,就不会知道四千元能帮助一个孩子一学期的餐费了。”她
也认为艺人不用排斥高调做公益,因为可以教育受助者:公众人物是可
以、也应该做这些事的。
主持福幼基金会活动多年的她,在身障者身上看到很多人生的可能性,
“我们找台湾视障钢琴师许哲诚来鼓励香港人,用台湾成功的例子,告
诉他们,有残缺也能拥有一片天;像萧煌奇也不会说自己有侷限就不练
柔道、不因视障不玩微信(网络通讯工具)。”她更观察到,现代人并
不反对做公益,只是无法确定谁可以让他们安心付出、不被骗而已。
这几年艺人常在大陆发展,歌唱选秀节目赚进不少荷包,但身负演员、
歌手和主持身分的曾宝仪,却将火力放在公益节目上,甚至参与纪录片
拍摄,只因为她觉得做公益像种树,能播种,让受助者未来也成为送礼
物(播种)者,她强调“公益不严肃,是量力而为的事,发心做好人也
算公益;若人们心里有很多爱要与人分享,就会想做公益。”
抢救受饥儿 爱心加码不断
曾宝仪为世界和平会代言,经纪人调查过底细,觉得可以信任!她代言
的“抢救受饥儿”方案,是向大众宣导、筹募贫弱儿童的爱心早餐。世
界和平会指出,一般人多着眼于没吃早餐、挨饿,学习力会下降的层面,
很少想到早餐对健康的危害,尤其是原来就不健康的孩子,身体愈来愈
差,医药费对低收家庭更雪上加霜,所以需要公众人物的支持,让孩子
吃饱,也减少未来的负担。
负责募集物资的专员表示,长期捐赠物资的机构,彼此都因查证而互信,
如标榜全豆飨宴的ML美绿餐厅捐赠数吨豆奶前,专员还到门市购买、了
解产品,对孩子要吃的东西严格挑选,而每月捐一百颗凤梨酥的宝岛,
则是老板亲眼目睹和平会专员收到凤梨酥后立即打包寄至偏乡的实在。
曾宝仪认同世界和平会的服务,在协助配完宣导短片的旁白后,也将车
马费与凑成四千元,一起捐出来,开心地说:“这样就又有一位小朋友
有一学期的早餐了。”
为孩子绝不袖手旁观
知名部落客、料理达人小鱼妈也是和平会的支持者,她因孩子严重过敏,
一头栽入烘焙世界、做出过敏儿可以安心吃的小点心而在网络上走红,
出版了料理书籍;小鱼妈她认为“吃饱”是人生最基本的生理需求,能出
版作品是社会大众的给予,因此希望行有余力时,要回馈给需要帮助的人。
为世界和平会的募款做宣传还不够,小鱼妈更协助义卖,甚至率先订购义
卖商品,如听社工提起,希望帮忙宣传一只一百五十元的小马,立刻自己
先认购十只。今年她有本书要发行,还承诺要将第一版版税捐助公益使用,
其中一半要给受饥儿。
知道社会上有些孩子吃不饱,餐饮界并没有袖手旁观!让世界和平会印象
深的有盒子寿司,老板过去在经营饮料店时就捐了两年大桶装的饮料,供
活动使用,经营寿司店后仍继续捐款;星野烘焙每年送爱心到育幼院,今
年则送铜锣烧,预计和平会十二个据点会收到;名厨阿基师更提供公仔作
义卖,竞标一只高达四千四百零一元。
罗斯特咖啡店的义举也令和平会赞不绝口,原来老板因为父母瘖哑,子女
却很健康,有了回馈社会的念头,在网络上看到和平会的讯息,就连续两
年举办咖啡喝到饱的公益音乐会,收入都给了受饥儿;音乐会上,担任嘉
宾的七巧板人声乐团,不只用温暖歌声温暖听众,还不向主办单位收费!
十月底罗斯特将举办第三场音乐会。
寻根节目 揭开人心深处
纪录片往往与关心社会、弱势有关,曾宝仪更体认到拍纪录片的意义,“我
不需要将往事说的多么清楚明白,只要有人看过纪录片,就会有收获!”
曾宝仪今年也参与了纪录片的拍摄,由于“寻根”议题在两岸都有热度,
人们到了一定的年纪就对自己从何处来、要往何处去感到迷茫,所以当大
陆央视表示想找这样的人做节目时,曾宝仪就答允了,她说,虽然纪录片
式的节目不见得多吸引观众,但开播以来没有得到一个负评。
“虽然我的家族不一定有多显赫,但我愿意去找根源。”曾宝仪在今年三
月,与制作团队到外公家乡江苏淮安及南京探访十天,揭开外公从来不愿
多提的神秘过往。曾宝仪的外公不是军人,只是印刷工,为什么会跟着国
民政府来台,令人不解。
旅途拜访了住在南京的“刘奶奶”,因为外公曾返乡访她两次。
奶奶说:“当时我们联亲,我和妳外公是表兄妹,从小就有娃娃亲,在我
二十一岁时还到他家住三年,后来以为他在战乱中死去才离开。”
在南京市档案馆,史料中更找到外公年轻时的户籍卡,只是信息记载的与
外公说的有出入,几经查访,得到外公当时身分是总统府印刷厂谭姓主任
家中仆人的真相,后被提拔为印刷工人,西元一九四九年的除夕还印过最
后一期公报,隔日被迫离开南京,辗转逃到台湾。
爱不会要人背负仇恨
了解外公的故事后,曾宝仪回到台北,把此行收获一一说给外公听,“我
愿意参与拍摄,不是想分享家族史,而是让观众知道,心里有爱的人,不
会让纷争延续。”当年外公逃到台湾,留在大陆的家人背负很重的压力,
文革更有数不尽的苦楚,对外公多少有怨恨,但是长辈私下对她说,“都
过去了,算了,我们不恨了。”曾宝仪坦承自己听了立即大哭,理解到
“真正爱我们的人,不会让我们背负仇恨,而是用爱往前走。”
外公曾在父母坟上趴着、哭了很久,制作团队希望她仿照趴着哭,她却没
有照作。“我想更自然些。”她解释,公益节目和公益活动不一样,前者
更重视娱乐效果,曾宝仪有所选择,更有自己的坚持。好友赞她是知道自
己要什么,随性但不随波逐流的人。所以她把公益看得这么重要,不令人
意外。
“我觉得那个制作团队有点傻,付出这么多心力,成果一定不符成本。”
但能为一个地方留下些东西,曾宝仪还是很向往的──录片的片尾,停留
在外公捧著妈妈常用的胭脂盒上,一直说著:这很珍贵。无形中也有了东
西在外公心里。
3.新闻连结:
http://www.merit-times.com.tw/NewsPage.aspx?unid=37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