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时报
美国不愿为香港局势与中国失和
华盛顿——奥巴马总统计划于下月访问中国,眼下在香港街头聚集着数以万计的亲民主抗
议者,因此,人权问题可能会以多年来所没有的方式,成为美中间难以回避的一项议题。
当然,首先要提醒的是,到了11月10日奥巴马和环太平洋20国领导人齐聚北京,参加亚太
经济合作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领导人会议时,香港街头的群情激
昂可能早已平息。那当然会让中国东道主习近平主席松一口气,而奥巴马可能也一样。
自25年前中国的天安门广场血腥镇压以来,人权问题在两国对话中一直不是主要话题。华
盛顿希望在一系列重要事项上与中国合作——从气候变化到遏制伊朗核计划——两国官员
都希望保持这种状态。
“我们有我们要宣扬的原则和价值观,但是我们不打算把美国拉到这个问题中来,”一位
奥巴马政府高级官员说,由于涉及内部的会商,这位官员要求匿名。
这位官员说,白宫无意改变奥巴马访华的计划,不过他们正在琢磨一种最佳的方法来表达
对香港抗议活动的担忧,这场抗议者挥舞着雨伞的运动,在上周日遭警方粗暴对待后变得
愈发激烈。
香港的这场因一项选举法提案引发的纷争,在中国看来是完全是内政问题,美国清楚自己
对中国无法起到多少影响。包括本周访问华盛顿的外交部长在内的中国官员,已经向美方
对应的官员礼貌地表示,不要多管闲事。
美国在立场表达上的困境,在周日冲突发生后的反应上可见一斑,当时警方对抗议者使用
了催泪瓦斯和胡椒喷雾。美国驻香港领事馆发表了一份声明,呼吁双方克制,但完全没有
提到民众争取更多民主的愿望。
“在香港的政治发展讨论中,我们不会选择站在哪一边,”声明称,“也不会具体支持其
中的任何个人或群体。”
由于担心会被人看成是在想方设法避免冒犯,白宫派出新闻秘书乔希·欧内斯特(Josh
Earnest)向香港当局呼吁,要展现克制,并重申美国支持“候选人是出自真实的选择,能
够代表人民和选民的意愿。”
有人问白宫是否希望看到香港的民主志向会能移栽到中国大陆,欧内斯特说,“简单的回
答,是的。”
这个回复肯定会激怒中国官员。他们认为,香港的抗议具有很大的威胁,因为他们害怕抗
议会蔓延到中国其他地方。部分中国官员指责美国应为这场骚乱负责,称美国在煽动学生
。美国领事馆最初的中立态度可能与此有关。
“领事馆的声明笨拙且片面,”2011年前一直担任奥巴马中国事务高级顾问的杰弗里·A
·贝德(Jeffrey A. Bader)说。“然而,他们有一种可以理解的冲动,想要发声,否认中
国对他们是抗议背后的黑手的担心。”
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部主任芮莎菲(Sophie Richardson)表示,人权
活动人士总体上对白宫的应对表示满意,尤其是因为它将香港民主的滞后,与中国民主的
滞后联系在了一起。
但其他一些专家表示,在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新的选举法后,白宫应更快发声。新
选举法要求香港行政长官候选人获得一个提名委员会的认可。该委员会实际上会排除被中
国政府视为不可接受的任何人。批评人士还指出,美国几乎未谈及习近平对公民自由的广
泛打击。
“中国现在正经历着自1989年以来最严厉的政治压迫,”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中国政策计划主任沈大伟(David Shambaugh)提到的是天安门广
场大屠杀事件发生的那一年。“从胡锦涛到习近平,形势每况愈下,奥巴马政府却不公开
谈及。”
从中国咄咄逼人地对待自己在东海和南海的邻国,到美国指责中国军方黑客侵入美国公司
,中美关系摩擦不断。气候变化政策也可能导致中美关系紧张。奥巴马还需要与中国携手
,以便同伊朗达成核协议。
部分中国分析人士表示,即使抗议平息下去,抗议者也很可能会抓住在北京召开峰会的机
会,再度表达他们的不满。
鉴于议程上有这么多敏感事务,中美官员都在艰难地防止香港劫持奥巴马的访问。白宫在
一份声明中表示,周三当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E·赖斯(Susan
E. Rice)会面时,奥巴马总统顺便前往现场,以“突显他致力于构建稳定、有建设性的美
中关系”。
奥巴马提到了香港问题,但声明明确表示,他是在谈到了包括埃博拉疫情的爆发,以及针
对伊斯兰国(Islamic State)的军事行动在内的一长串其他事情后,才提到香港问题的。
在美国国务院(State Department)与王毅会晤时,国务卿约翰·克里(John Kerry)也提到
了香港,表示“殷切希望香港当局保持克制,尊重抗议者和平表达意见的权利”。
然而,王毅清晰无疑地表明,中国不欢迎这种关注。“香港事务完全是中国的内政,”王
毅使用了久经时间考验的辞令。“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不会允许这种无视法制、损害公
共利益的非法行为,”他说。“美国的城市如此,中国的香港也如此。”
http://cn.nytimes.com/china/20141004/c04post/zh-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