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weiching5566 (就酱子吧)》之铭言:
: 推翻满清政府的
: 是孙中山....
: 可是袁世凯也是出了不少力
孙文想推翻满清,袁世凯则是被迫而顺水推舟得了好处。
在推翻满清上,孙是先知先觉的造反者,从甲午战后的1895就开始了。
真的,原来孙文倒满最早是自称“造反”,后来会有“革命”一词,
是孙文看到日本报纸新闻将他的行动称为“革命”,就吸收采纳而正名了。
可是孙文刚开始发动的事件,并没得到支持,甚至没得到关注。
刚开始几年,在当时一般中国人眼中的印象,孙文大约就是一个发动暴乱的恐怖份子。
直到1900的八国联军事变后,才有愈来愈多的中国知识份子趋向革命倒满。
到了1905的日俄战争,因为日本胜利,许多知识份子想学习日本,而使留日人数暴增,
因而在日本的革命人士亦是暴增。所以作为统合革命力量的同盟会也就在日本成立了。
同盟会是当时革命团体的大杂烩,不是孙文所创,只是孙文被推选为同盟会的领袖。
以当时对外国及国际的熟悉,以及革命资历的先行经验,孙文的确是领袖的不二人选,
但即使没有孙文存在,因为情势发展,1905年还是会有同盟会的革命团体出现。
孙文早先发动暴乱的武装革命,其实缺乏社会力量响应,也对整体发展影响不大。
整体革命情势的不断发展,其实是清廷本身一连串错误政策所造成。
革命情势在1908慈禧死后,因为接班的满清权贵犯了更多政策错误,遂使局面不可收拾。
清廷若能廓然大度重用汉人,尽速推动立宪政改,社会就不会支持革命。
但清廷却是相反,排斥汉人,延迟立宪,还要加强中央集权,惹恼了所有汉人。
结果是汉人社会痛恨清朝,没有汉人支持清廷,而满人早已腐朽不堪。
所以武昌革命一起,很快就全国汉人到处响应,清朝统治也就土崩瓦解了!
如果硬是要找出导致革命成功的一个人物,其实应该是当时的满清摄政王载沣。
他是宣统皇帝溥仪的父亲,正是他的连串错误政策,导致摄政两三年就让清朝灭亡。
据说他的政策是八国联军后为了赔罪访德时,发端于一位德国亲王的建议。
袁世凯就如曹操,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袁在甲午战前,久任清廷驻朝鲜大臣,表现杰出。后又编练北洋新军,成效卓著。
袁为了防止革命党混入北洋军,一律不用留日人物,所以北洋军新军军官多是留学欧美。
像段祺瑞就是留德。
载沣排斥汉人大臣,袁世凯也是被赶下台的汉人大臣之一。
其实清廷本来是要杀袁,袁算是韬光隐晦,侥幸逃过一劫,但也种下了他倒满的原因。
我们现在看过往历史,好像都是必然,但实际上往往是一连串的偶然。
譬如武昌革命如果是照原计划进行,其实成功机会不大。
因为革命党人最多的新军部队已经被调往四川去镇压保路事件。
可因为革命党人在发动革命前,就先装配炸弹出了意外,搞了爆炸事件而被查获总部,
而武汉总部那群革命党人又都保命要紧,各自拔腿先溜,出事就马上跑得一个不剩,
没有一个像烈士陆皓东那样留下来销毁党员名册,结果就是党员名册通通落入清廷手中。
而当地清廷大臣又做了最蠢决定,先抓了几个人砍头,还恐吓说要照名册继续抓人。
这下武汉新军就都人心惶惶了,因为没人知道党员名册是怎么编的,到底登录了什么人?
连认识革命党而没加入革命党的士兵也担心自己在名册内,而会被砍头。
所以,反正横竖都是一死,干脆就豁出去拼了,搞不好还有活命机会,结果成功了。
清廷派一个无能的满人大臣统率北洋军南下镇压革命,那位大臣根本不敢上阵,
他拖而北洋军也跟着拖。最后清廷只好请袁世凯重新出山掌握军权,
北洋军训练装备精良,很快就打惨了滥募充数的武汉革命军。
袁也从此,在清廷与革命党之间两面要胁,终于取得了总统职位。
不过,当时袁任总统并非不得人心,在许多人心目中是信任袁多于信任孙,
毕竟袁本是政坛大臣,又已经有很多新政建树,而孙则只是一个造反人物。
但袁当年也不一定就会成功,他是有可能被暗杀,而北洋军也有可能发起革命。
暗杀袁世凯车队的行动,三颗炸弹爆了两颗,扔向袁车的那颗没爆,使他逃过一劫。
北洋军将领吴禄贞联络军中革命党人要发动兵变,占领北京,但吴在起事前被暗杀。
只能说历史有许多偶然,袁世凯最终活下来,而北洋军也没有兵变。
: 当年袁世凯是满清倒了之后最大的军阀
其时南方革命党不是没有军队,而是革命之后的混乱风气,让军纪瓦解而不堪作战。
不堪作战还是比较好的,更等而下之的则是骚扰百姓,鱼肉乡民。
所以孙文为首的南方政府在清廷下台后就着手解散许多军队,因为留着多是盗匪而已。
像法国大革命初期一样,许多军队士兵认为革命后就该平等了,便不服军官命令。
举例为证,革命后南方有个部队受命要去从事任务,大多士兵都不愿出动,
军官无奈,只好带了一些服从士兵出动,结果到了当地,全员被当地土匪俘虏缴械。
所以孙文讲三民主义到自由问题时,要强调军人没有自由。
各位!这是革命过程中切身受害的肺腑之言啊!
毛泽东在辛亥革命后也去加入新军士兵要从事革命,结果大多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书。
想想!像这样训练随便军纪荡然的军队,真能从事什么像样的战斗吗?
更糟的是,
因为革命党起事联络了会党,用现今的话,就是黑社会,所以很多地方革命成功后,
黑社会公然横行,地方政府也不敢管。甚至军队与官吏也要和黑社会搞在一起。
想想,就如现在台湾忽然闹革命,黑社会帮派是革命元勋,所以各个帮派都公然打出
各帮旗号招兵买马,搞的将领到各级军官也要去拜堂口论辈份。而黑帮事业干脆就公
开作业,赌场在街上公然营业,而且三不五时为了抢地盘还互相斗殴。
南方军队在这种混乱情势下,根本就是自身难保。
连自己的内部问题都管不了,哪还管得了外面的问题。
南方革命党人控制的省份只有有李烈钧稍有力量,可他是怎么做到的?
他是组织了一批精锐服从的机枪部队,用机枪火力将那些不服从的帮会力量扫平。
要这样搞才能成事,就可以知道南方革命党所控制的省份是乱成什么样子。
所以二次革命时,北洋军一下就扫平了南方,连场像样的战役也没有。
当时社会一般大众,在革命后的混乱情势下对袁世凯寄望很深,
希望他能力挽狂澜,重建社会秩序。
这就是为什么他一直扩权到终身总统,社会上都没太强烈的反弹的原因。
要知道,因为革命后的混乱情势,不仅使一般大众失望,也使一些革命党人失望。
像支持袁称帝筹安会六君子之一的李燮和,本来也是同盟会会员,和陶成章友好。
辛亥革命时,他率军起事,救出被清军抓获的陈其美,但陈其美后来却排挤他。
陈其美在江苏革命党人开会时带着一群帮会人士叫嚣恐吓,硬是夺去领导权力。
而李的军力其实比陈要强,却只能忍让。而后陈其美又指使蒋介石暗杀陶成章。
种种事端,让李对革命情势失望,或许才造成他的反而支持袁任皇帝,虽然后来后悔。
要知道,当时支持袁世凯的,并非都是利欲薰心之辈。
有许多是眼见革命后的混乱情势,为了挽救中国,才出此下策。
: 也是在国民党和共产党争天下之前
: 最先统治中国
: 可是后来称不了多久....
为什么称不了多久,因为逆时代潮流而动,会丧尽人心。
正如孔子所言:“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大家不信,就很快崩亡了。
袁千不该万不该就是称帝,称帝以后,大失众信,就完蛋了。
政治就是基于“信”,信仰、信念、信心......。
人要相信他的牺牲是值得的,才愿意不顾一切去冒生命危险。
而一群不顾自己生命的人,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推翻满清就是一群相信满清崩亡就可以建立民主共和而挽救中国的人,不顾牺牲才成功。
可辛亥革命后的混乱及革命党人的争权夺利,让一切都泄了气,没人想再白白牺牲。
后来北伐又掀起一股救国信仰,相信三民主义及共产主义可以挽救中国
大批党人又疯狂牺牲,才能导致北伐成功。
根据当时历史记载,北伐军不顾牺牲英勇作战,哪里枪炮声密集就群起冲锋过去,
打得后来北洋军都不敢放炮或打机枪,因为一旦开火就会吸引革命军冲杀过来。
国民党军的牺牲信念在中原大战,同志操戈后就崩盘了。
虽然在抗日战争中为了抵抗日本而又起牺牲精神,但在内战上则是缺乏信念了。
而共产党军则是在分共后的坚苦卓绝情势,一再勇猛牺牲。
最终在抗战后,在相信共产主义的信仰下,打败了国民党的军队。
但中共在大陆胡搞,再加上共产主义实践崩盘了。
现在台海两岸的军队,大多都没什么真正的信仰或信念了。
就和当年的北洋军一样,是领钱作战的职业军人罢了。
尤其中共军队现在更是腐败到底了,成了当官捞钱的途径。
: 有没有当年袁世凯为何无法统治中国
: 建立新的中国的卦?
袁从来都没有要建立新中国,他是要在立宪体制下恢复旧中国的皇帝传统。
他和支持他的人都以为恢复旧中国才能挽救中国,结果在众叛亲离下死去。
据说袁要称帝,是与一项家族迷信有关。
有个传说,袁家男人都活不过某个岁数,所以有人提议称帝可以冲煞,就可逃过一劫。
袁要死时,最后一句话是:“他害了我”。
这个“他”,很多人都认为是指袁的长子袁克定。
袁克定本人无能,惹人讨厌却又野心勃勃,却自比为开创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
不断鼓动袁世凯,并捏造许多假消息与假新闻欺骗袁世凯。
更可笑是,据说在袁称帝前后,他还曾阴谋计划要发动“玄武门事变”除掉两个兄弟,
以让他自己个人可以唯一继承帝位。
他显然是个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白目公子哥儿,所以北洋军将领们也讨厌他。
冯国章就曾公开骂说:“我可受不了那个曹丕!”
所以光是想到袁克定会继承帝位,北洋军将领就不服气了!更何况其他呢!
袁世凯死后,当然中国更陷入大乱。乱中各地军阀什么花样都有,最后举个有趣例子。
云南是反袁的护国家的发起地,护国军的领导人蔡鄂在袁死后不久也病死了。
云南后来落入唐继尧的手中,唐是个崇拜古罗马的人,所以他搞来一堆古罗马盔甲阵仗。
所以在当时云南,每当唐要出现,就有一群古罗马武士阵仗与乐队随行压阵,蔚为奇观。
这就是清亡以后民国初年混乱政局下的一段乡野奇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