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wer0916 (wwer0916)
2014-09-29 19:39:13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9551
公民话语的所指错位
台湾的知识界由于长期以来不曾面对反中、亲美与日本殖民的这一丛结问题,因此这个丛
结便成为笼罩在政治心态与话语之上的无意识巨伞。在这个巨伞笼罩下的各种“进步概念
”,从而取得了特定的诠释学意义,而与原初西方脉络下的所指有了巨大差异。“公民”
即是其中最显著的一个例子。
在太阳花运动所揭示的现实中,“公民”,既非传统自由主义之下的程序性概念,也非市
民社会论或是公共领域论下的规范性概念,而是一个动员与排除的暗喻。“公民”一词的
真正具体所指,是置于“公民”这一名词之后的动词,而“公民”也者则被那个特定动词
所界定。例如,公民反媒体垄断、公民反黑箱、公民反服贸、公民反核四、公民反死刑…
…。这也就是说,在台湾,一个人(成年人)只要他反这些被规定的事物,他才是公民,
也同时才是“运动”的合格召唤对象;在召唤的另一面则是排斥:你若不反这些,你就不
是公民,或你的公民身份可疑。
以上这些装上“反”这个字头的复合动词,又无例外地可以归结为“反中国因素”。“中
国因素”是一把大黑伞,罩着“服贸”、“核电”、“媒体垄断”、“儒家伦理”、“死
刑”……,凡此,都具有暗地(黑箱)操作的、与中共私相授受的、道德上见不得人的“
私”的特质。因此,所谓“公民运动”所召唤的并不是什么“公共论辩”、“审议民主”
或“基进民主”,就如同反服贸所召唤的其实并非反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一样,而是直接或
间接的恐中与鄙中的心理。要说明“公民”这个概念与“审议民主”或是“公共论述”这
类概念无关,其实并不费劲,只需指出林义雄以绝食禁语为手段达到政治目的的“死亡政
治”恰恰是审议民主的逻辑对反就可以了,但在当代台湾,这就如同指出国王没有穿新衣
一样的困难。
“公民”因此是反中运动的动员与排斥话语的核心构造,具有文明主义、族类主义以及二
元对立阶序观等内涵。在这个阶序观里,凡是因对那些“反”表态支持的人们都可以立即
获得沛然无比的正当性感觉,同时以此感觉傲慢地对他们的抗争对象及其支持民众(被否
定“公民身份”的公民)进行毫无克制的鄙夷,因为相对于吾等公民,尔等是“私民”、
“贱民”,或是“外来贱种”。恰恰是因为“公民”必然默认了一种公私二元对立的内部
构造,因此这整个反中运动采用了“公民”而非“人民”,因为公民更有效地表达出一种
道德阶序:公与私、阳与阴、善与恶、义与利、文明与野蛮,而后者都是这个共同体的极
危险因子,合当排除。因此,“公民”在太阳花的语用学理,已经成为了一种高度排他主
义的国族统合暗喻,在这个暗喻下,各种“人民内部矛盾”都需要重新统整在国族统合的
光明大伞下头。台湾从1980年代以来的社会运动史于是矛盾地成为它自己的取消者。阶级
的、(原汉)族群的、南北城乡的、性别的不平等或差异政治…….这些原先多少企图在
自身的社会性逻辑(而非国族逻辑)下的操作,如今皆要收编在“公民”这个最大的保护
(指导)伞下──是体制外老中青台独的最大共识,也可称为“太阳花共识”。于是,真
正的“贱民”是拒绝被统整到这个“公民共识”(即“太阳花共识”)之下的异议者,例
如统运,或与统运有组织或思想联系的社会运动。
2014年的“台北之春”,让一个经典的政治理论问题重新得到现实意义:在何种条件下,
以何种方式,自由主义现代性(liberal modernity)会神移甚至形变为法西斯?
不少人指出,此次太阳花学运的核心菁英不少是来自社会学系。这并不意外,因为长期以
来,倡议“公民”、“民主”以及“社运”这些概念的就是台湾的社会学界。但是历史地
看这个倡议,也是有一个不均质的、起伏巨大的过程。在1980年代下半叶,台湾的社会学
界在反对国民党、支持社会运动,与支持李登辉的本土政权上都曾风光一时,时谓显学。
但是在李登辉政权在总统直选之后快速巩固,以及之后长达八年的扁政权时期,原先生龙
活虎的台湾社会学界却进入到一种伏流状态,要等到2008年马英九政权成立,台湾社会学
界的政治活力才再度冒出地表,并以同年的野草莓运动为它的标志性现身事件。今天,社
会学再度成为显学,但很明显的是,它是否是显学取决于外在的形势:当“本土”政权在
位时,它闷不吭声;当“外来”政权在位时,它以“公共”、“社运”、“民主”之名活
力四射。
公民、公共、社运、民主…….这些概念是台湾社会学界在1980年代从西方社会科学界(
尤其是有自由左派或是新左倾向的学界)所套袭过来的;笔者本人也是一个套袭者。这一
套概念的核心是一组非历史的、在西方实践无效大致属于校园左派的政治正确姿态,其核
心是近乎教条地反国家机器、反阶级压迫,以及反父权,所谓“三反”。但这个姿态并非
“普适的”,而是,如前所论,有选择性的,也就是它们并不适用于对民进党的批判,或
至少,并不热烈地如适用于国民党般地适用于民进党。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这个“三反
”意味着反中。这个“反中”其实是直接承袭于西方现代性立场的(不管是自由派或是新
左),因为在西方左右现代派的思维结构中,“三反”是建立在不需论证的自由主义现代
性的前提上,也就是说,你首先必须是在一个立宪的民主的民族国家体制中,然后你才有
资格进入到“三反”。这里头不言而喻的是一把西方筛子,把他们所认定的“东方专制主
义”、“东方社会主义”或“东方传统主义”,一致视为是前现代的体现。对他们而言,
资本主义现代性是需要一些这里或那里的修补,但总体而言,它只需在一些局部方面,以
社会运动或公共领域,节制国家机器、克制男性霸权,以及追求社会正义。因此,既然西
方自由派或新左的理论意识中已经包括了这个未言明的西方中心主义以及对第三世界非西
方文明的体制的敌视与鄙视,那么台湾的社会学界克绍箕裘,以此为职志,把西方的隐前
提转化为此地的显针对,即是,把三反扩充到“六反”,成为了青年台独的理论武器库,
而这个武器库,既不妨说是“佩里安德森”牌的,也不妨说是“柄谷行人”牌的。社会科
学的学生菁英在这样的理论空间中,舒服地进入到一种高等的反叛自觉,且常常不厚道地
看着那些走不出当年国府迫害阴影的老一辈的,有着不可化解的省籍情结的,吟哦著“黄
昏的故乡”的台独边缘人,只因年轻的他们如今是有理论、有世界观、有地缘政治谋略的
台独了,于是他们自称“台派”,有以区别于老耄之“独派”。但是无论台派或是独派,
不变的核心仍是反中、亲美,用理论的术语把“中国”等同于“东方专制主义”、“文革
非理性”与“六四镇压”。这样一个“中国”,是台湾的民主、经济与文化的最大阴影,
是必需要走出的阴影。
或者粗略 白话一点的讲,吱吱只是在消费
对你们来说,所谓的民主 就是 你是民我是主
所谓的言论自由 就是我有权力讲我想说的话 而且别人必须要接受
但是人类的民主,不光是我有说话的自由
也包括了,我讨厌的人 他也有说话的自由
然后你们又不能面对 中国崛起的现实,缺乏面对现实的能力
你们只能讲:我不要和中国靠在一起,马英九在卖台
但是,你们没有能力去 发展一个 可以拒绝中国 但是台湾还能过的更好的模式
或者你们没有能力 说服别人,你们的模式 是可行的
唉
你不能因为疯子 在人群中比较显眼,就因此解释 疯子是人群里的多数
你们是台湾人的一部份,但是你们不代表整个台湾人
而且你们
作者:
shukevin (被毁容的武大郎)
2014-09-29 19:40:00我只觉得他们的经费和时间太多了
作者:
minoru04 (华山派巴麻美)
2014-09-29 19:41:00不要自介好吗
作者:
chx64 (雪人)
2014-09-29 19:43:00是有说的权力阿 但不代表讲完不给嘘吧? 然后哭哭说没权力
作者: DAVID1989 2014-09-29 19:46:00
前面那篇类比天堂叫人出去pk的才是正解..你跟小屁孩说一堆废话是有啥用..
作者:
QQfat ( )
2014-09-29 19:47:00反过来不也是蛆蛆无法说服其他人靠拢中国对台湾更好吗?
作者: CoolboxXD (预约未来) 2014-09-29 20:16:00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