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助学术研究不见效益 张善政痛批滥用公帑
2014年09月16日
记者谭淑珍/台北报导
科技部长张善政昨(15)日批公务员只管“消化”预算,不看成效,不求效益。他说,科
技部每年400多亿预算中7、80%是支援学术研究,然而,“这么多年来花了这么多的钱,
是拗出了一位本土的诺贝尔奖得主?还是有能站在国际学术舞台的研究成果?”
张善政昨日是在三三会中就“科技部施政方向及推动策略”进行专题演讲时,做了上述表
示,他说,学术成果要“入世”:不仅要能站在国际学术舞台上,更要对社会、经济有所
贡献。
但是,国内的学术论文,他直言批评,有些大学已经“走火入魔”的只是盲目追求论文指
标,甚至只要有论文在国际期刊发表,就发给数万元的奖金,“5年500亿的教育经费,是
这样花掉的!”他说,这样的作风不该被鼓励。
为导正学术界盲目追求论文指标的风气,张善政指出,未来学术补助,将由大学校长与包
括生物、工程、自然、人文及科学等领域的学者组成的“学术研究咨议会”进行审核,以
摒除过去过度强调论文发表的统计迷思,并借此让学术论文向上提升,即使拗不出诺贝尔
奖得主,至少也要能与产学连结。
而在产学连结上,张善政忍不住批评起他过去的同事。他说,10多年前,国科会为鼓励大
学布局专利,而有支助各大学院校成立“专利管理办公室”的专案计画,当时,张善政就
对负责的同事表示,大学没有能力管理专利。但是,“公务员的心态,就是觉得预算就是
要消化,钱,消化掉就没事了”,他说,不管有没有成效。
10多年后,张善政还是觉得当年的那些钱,“花的实在可惜”,即使是现在,很多学术界
申请的专利,其实都只是充门面,他直言,专利,申请3年后还乏人问津,可以扔了。
未来,他说,科技部将先筛选重点产业合作领域,并推动“示范型大学研发团队”来带动
其他大学院研发团队,而不是每个学校都拨款,效益却有限。
消化预算的情形,不只是科技部,张善政指出,日前科技部就挡了文化部提出的补助计画
案,结果,张善政连问了好几个问题包括有没有看行销、市场计画?结果,文化部的承办
人员听了不是很高兴,逼得张善政只得跟部长龙应台沟通,他说,“还好我们部长间关系
还不错”。
3.新闻连结:
![]()
4.备注:
是十天前的新闻了。所以该写分析或困惑:
为什么是跟部长沟通呢?部长说算就算吗?沟通些什么?还好部长间关系良好?
关系如果不好的话,又会怎样呢?乡民们怎么看?
之前的另一则新闻
张善政:学术研究 要贡献社会
科技部是分配我国学术研究预算大饼的部会,然而政府财政困窘、资源有限,科技部长张
善政强调,钱应要花在刀口上,强调学研要入世,希望学术界做和民众相关的研究,对社
会贡献更实际,如果离民众太遥远,例如探索宇宙、登陆月球的研究,“我必须坦白讲,
那在国外做就好。”
张善政认为,科技部和其前身国科会最大的不同是,“国科会从下方支持学研、科技部从
后将学界往‘入世’的方向推。”
“入世,并不光只是帮助产业赚钱,和民众相关也叫入世,”张善政解释,文化、艺术与
科技结合,让国家的超级电脑来协助动画制作,或让出版社把人文社会领域的研究,写成
大家吃饱饭后可以看的闲书,都是入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