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 古生物学家的八卦?

楼主: Nostradamus (诺斯特拉德姆斯)   2014-09-15 07:20:21
※ 引述《Resd (不容青史尽成灰)》之铭言:
: ※ 引述《craniata (嘴泡哲学家)》之铭言:
: : 真不巧,我刚好就是古生物学家。
: : 我主要是研究鲸鱼化石的,目前在新西兰进行研究,念博士班。
: 有啊! 我舅舅就是古生物学家、催眠学家
: 苹果电脑某方面的专家(哪方面我不清楚,应该是跟中文字型还中文电脑有关的)
: 不过他本人大学念化学、博班念生药,为什么会变成古生物学家我真的不清楚过程
: 他主要研究恐龙但是也不只恐龙
: 对了,上次去找他
: 他的最新主张是他认为"大部分"的化石都有有机物残留
: 而不是像目前认知的只有极稀少的化石有有机物残留
想必你舅舅就是鼎鼎大名的黄大一,硅谷电脑工程师,中年转行当古生物学家,成为将
台湾的古生物学界推向国际舞台的最重要功臣。
不知道他是谁的,请直接去翻看黄教授的wiki条目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BB%83%E5%A4%A7%E4%B8%80
1990年之前在苹果电脑工作,开发纯中文接口电脑,同时也是早期电脑系统中文字母编码
的建构者之一。
之后对考古有兴趣,还参与甲骨文的数位化。
他最有名的,莫过有一次到云南去挖恐龙化石,无意间捡到一个石头,后来用X光照了之
后,发现是一颗恐龙蛋,而且最惊人的是,里面的恐龙胚胎也变成了化石。
这是古生物学史上发现完整恐龙胚胎年代最久案例,开创了恐龙胚胎学,之后发表了多篇
Nature讨论恐龙胚胎发育和育幼行为,震惊全世界古生物学家。
去年的一篇新闻
http://0rz.tw/w3SDQ
另一篇介绍更完整,原文贴在下面。
http://0rz.tw/p5fgP
台湾黄大一 改写恐龙演化史
作者江昭伦 | 中央广播电台 – 2013年4月28日
今年4月11日出刊的国际顶尖期刊“Nature” 封面故事,刊登由一份国际两岸研究团队共
同发表的“全球最古老恐龙胚胎骨床含有有机残留物”论文,首度开启国际上“恐龙胚胎
学”新篇章,提供恐龙演化史重大线索。这项研究成果的幕后最重要推手就是来自台湾中
兴大学荣誉教授黄大一!因为他,原本在古生物界没没无闻的台湾,现在有机会在恐龙胚
胎学研究领域抢占先机,领先全世界!
国际“Nature”期刊登出“Embryology of Early Jurassic dinosaur from China with
evidence of preserved organic remains (含有被保存有机残留物证据的中国早侏罗纪
恐龙胚胎学)”的第一天,当天网络搜寻则数高达500多万则,显示科学界与关注恐龙研究
议题的各国恐龙迷对该项发现的高度兴趣。
◎黄大一“惊鸿一瞥” 10年寒窗后轰动国际
这项研究起始于黄大一2003年在中国大陆云南禄丰县,发现世界上最古老的恐龙胚胎化石
骨头。本身是玩石家、也是业余古生物家的黄大一说,2003年他带领了一群化石玩家前往
云南禄丰采捡化石,当时大陆中央电视台特地前往采访,就在访问空档几秒钟,他偶然看
到自己左下脚旁有一个小化石,当时只觉得有些奇特,随手捡起来放在口袋。
回到台湾后,黄大一查了一些资料,觉得该化石可能是早期哺乳类动物,但也不敢确定。
直到2008年底碰到一群德国波昂大学来访的古生物学者,他将手中的化石交由对方进行微
型电脑断层扫描分析,结果发现,它竟然是年代距今约1.95亿年前,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古
老的恐龙胚胎化石。
黄大一警觉到该化石的重要性,2010年春天,他找上了古生物界研究恐龙胚胎权威专家─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罗伯赖兹(Robert Reisz)院士,并由赖兹院士成功带领一支国际两
岸研究团队,陆续在云南禄丰县挖出超过20只恐龙胚胎,总计有200多根不同胚胎发育阶
段的恐龙骨头化石,它们都属于不同发育时期的原蜥脚类禄丰龙胚胎个体,是侏罗纪早期
最常见的恐龙。经过3年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重量级期刊上,轰动全世界。
◎台湾与国际首创“恐龙胚胎学”
为什么这项化石研究成果如此重要?黄大一说,研究团队分析恐龙身体内最长的骨骼“股
骨(大腿骨)”,显现禄丰龙在蛋里的成长速度非常快,换句话说,禄丰龙的孵卵期很短。
研究团队也发现恐龙和现代鸟类一样,会在蛋里面动来动去,这也是首次有证据显示恐龙
有这类动作。
另一个重大发现就是在这些胚胎骨头内,发现了被保存快2亿年前的有机残留物证据。黄
大一说:‘(原音)这个也是台湾团队值得骄傲的地方,因为在这么古老、靠近快2亿年前
的化石里头找到有机残留物,这是到目前为止这是纪录,没有比这个更古老的,这个暗示
一个问题,过去大家对于化石的认知需要作一些修改。’
这项研究成果在国际上首度开启了“恐龙胚胎学”研究的全新机会。赖兹教授指出,这是
全球第一次看见恐龙胚蛋内的胚胎如何发育,并追踪其成长发育过程,对于了解这类群动
物的生物特性,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另辟蹊径:看进骨头里!
因为这一篇“侏罗纪胚胎学”论文发表,包括黄大一在内,共有5位台湾学者破天荒同时
登上Nature国际期刊封面。黄大一说,台湾并没有相关古生物研究学者,对于恐龙研究根
本无置喙余地,因此当确认手中的化石是将近2亿年前的恐龙胚胎化石时,他决定另辟蹊
径,利用台湾相关设备仪器,“看进骨头里面去”,让台湾在古生物研究领域有发声的机
会。他说:‘(原音)这种传统的古生物学,我们绝对玩不过Reisz,因为他是权威,但是
传统古生物学者,他们是看骨头的外面,我提出来我们看进骨头里面去。台湾虽然没有古
生物学者,但是我们有相关学科的学者和设备,我们走另外一条路,看到骨头里面去,我
们才有讲话的余地嘛,我们才能打开一片天地。’
黄大一解释,传统的古生物学研究,相当重视化石型态的完整性,不会任意切割,完整还
在蛋壳里面的恐龙胚胎,根本不容破坏;他们团队发掘的胚胎骨头化石原本就是零散的,
反而因祸得福,透过红外光谱显微实验站分析,以及国家同步辐射中心制备比发丝还要薄
的样品试片,台湾才能在微观化石样本中成功发现有机残留物。
◎荣耀背后 台湾学术制度暴露缺失
不过,享受荣耀的背后,黄大一也感慨,整个研究过程中,曝露出台湾学术制度真的出了
大问题。黄大一说,微软创办人比尔盖兹没有博士学位、苹果创办人贾伯斯连大学都没有
毕业,他个人虽然没有完成博士学位,但包括这次在内共有两次登上Nature期刊的纪录,
但台湾过度重视文凭,依台湾僵硬的制度,他无法向国科会申请经费补助,向国科会人才
库登记时也一度遭到拒绝。黄大一:‘(原音)为了让我能够申请、拿到这个研究经费,照
他的规定,必须到国科会的人才库去登记,结果我上网去登记,不给我登记,我真的是气
死了!我就写一封信给(前国科主委)李罗权主任,我跟他说,台湾有多少学者曾经在
Nature发表论文,我这是第一个,我2004年已经有第一篇了,我不被你这个国科会认为是
个人才,台湾还有人才吗?我说士可杀不可辱,你这个制度出了问题了嘛!’
黄大一批评,台湾不是没有投资经费,5年(新台币)500亿的卓越大学计划也花了,但5年
累积上到Nature期刊的次数,却是亚洲排名倒数第2,成效大打折扣。他说:‘(原音)根
据Nature统计,我们台湾过去5年总共在Nature跟它的一级到第三级(期刊)整个集团里面
,发表了38篇论文,如果以亚太地区来讲的话,前几名排下来,我们是倒数第二,我们只
比印度好一点,连新加坡都在我们前面,钱有没有花?花啦,1年100亿,人家Reisz院士
他的多伦多大学一年79篇,我们5年加起来还没有人家一个大学的一半,那这个钱到哪里
去了,有没有用在刀口上?’
◎走出白色恐怖阴霾 开创新人生
不按牌理出牌的黄大一,在家人朋友眼中是个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1988年,他接受
苹果电脑邀请,回台湾从事中文电脑研发,后来又成了专研催眠的专家,就连玩化石都能
轰动古生物界。但事实上他也是白色恐怖受难者家属,父亲在他6岁时遭枪毙,他一直等
了58年又2个月,才在2011年从马英九总统手中拿回父亲当年遗书,心情感慨万千。
黄大一说,成长过程中,家人始终活在被贴上台湾黑五类标签的阴影下,人生大受影响,
不过靠着玩化石,推广恐龙科普推广工作,他逐渐走出过去阴霾。现在他最想做的,就是
募集更多经费,并好好利用剩下的时间,与赖兹教授一同带领团队在恐龙胚胎学进一步作
出更多贡献,也希望台湾政府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思考建立更好的制度、设置相关科系
或研究中心,培养台湾古生物研究人才,不要错失大好机会!
作者: Riya520 (GO!!!!!!)   2014-09-15 07:23:00
台湾高等教育烂掉很久了
作者: officina (officina)   2014-09-15 07:24:00
还好 大学生比较可爱 烂掉就少念点研究所就是了理工的比较难要实验室 论文本来就要自己写的可以当兴趣
作者: lereage (小可可)   2014-09-15 07:34:00
关于黄先生倒是有非常多八卦....
作者: Epimenides (No.13)   2014-09-15 07:35:00
没弄错的话她舅舅的确就是黄大一 白色恐怖受难者遗族
作者: Piin (过去 现在与未来)   2014-09-15 09:04:00
黄先生呀... 争议很多的一个人物,在国外学界的评价...我个人是觉得现在已经不是19-20世纪的Bone War了很多野外的东西可以记录的更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