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nnakarina (新浪潮旗手)》之铭言:
: ※ 引述《amix (^^)》之铭言:
: : 麻省理工以台湾女生洪瑀名字命名一新行星
: : 【大纪元2014年09月09日讯】(大纪元记者钟元台湾台北报导)2010年台湾
: : 北一女高三学生洪瑀,在Intel国际科展勇夺第一名,高中毕业后如愿进入美
: : 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就读的她,MIT让一颗新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 板上的大学生2010年应该还不会用批踢踢吧?
: 我刚刚做了一个梦
: 梦到当年这新闻出来时 本板乡民在争论科展与台湾教育的真谛
: 当时有人爆料 她科展得奖这一件事 案情并不单纯
: 那至于不单纯在哪 我梦到这里就吓醒了
小弟曾经指导学生参加过数学科展 几次得过县赛第一名
代表县参加全国赛 分享我自己的经验
一个好的科展作品 其实就跟论文一样 我认为分两个面向
第一 好的idea 好的问题 有趣有创意的问题
第二 这个idea 这个问题 能实际执行的程度
有些作品 idea非常好 讨论的问题非常有创意
但可惜他在执行的时候 做不太动
也就是说虽然问题很好 但最后他回答不了他自己的问题
有些虽然执行程度很高
但回到他原始的想法与想要讨论的问题 其实都是陈腔滥调
大家讨论到烂的东西 说穿就是冷饭热炒
这种作品意义也不大
身为一个学生 能够在这两个面向的其中一个做得很好
其实就很了不起了
就我自己的经验 我虽然可以带到学生参加全国科展
但我自己的学生 没有一个可以在这两个面向做得很好
都是我在后面一直push
说穿了 整个作品大概我占了百分之95以上吧
虽然是这样
我在指导的过程 并非要他们囫囵吞枣 强求速成
一切都是从最基本的概念去建构
再来把整个作品的想法一点一点放出来
会这样做 是因为我还是期待他们在这种刺激之下 可以激荡出什么更好的想法
不过真的还是有执行上的困难
因为学生有他们的课业要顾
其实能再拨时间顾科展这一块
(从参加科展前的预备到比赛结束 大概要一个学期以上的时间去培养)
对他们来说已经是很沉重的负担
他要吸收老师教给他的知识已经很辛苦了
(以数学来说 科展的问题所需要的预备知识 很多都是超龄的)
要去执行这个问题 甚至创新 更是难上加难
家长有时候也不一定能够完全支持
(因为很多时候都要用到课余 甚至假日 会影响学生课外补习)
但整个过程下来下来 学生会学不到东西吗????
我是不知道其他老师怎么指导
但就我的指导的过程
他们那个点突破不了 我会一直旁敲侧击 跟他说这问题还可以怎么去思考
这样的思路有什么缺点 是否可以换个其他的想法
如果真的不行 才会告诉他们到底应该怎么做
即使大部分的idea 以及后续问题的延伸都是我去做出来的
但你会发现学生后来会渐渐跟得上你的思考节奏 可以开始跟你对话
更甚者 有些开始对你的想法提出质疑 他甚至觉得他有更好的想法了
但很可惜 到这个时候 大概就是比赛的时候了
但这整个过程对他们来说 不是一个相当扎实的科学训练吗???
不过有没有那种完全独立制作的 我敢打包票 绝对有
这种学生大概在明星高中很多
因为明星高中很多那种对数学物理化学的偏执狂的学生 老师其实只要起个头
定期看他们进度到哪 中间提供一些建议 后面就等著看他们的作品就好了
我知道有些乡民对科展的东西不以为然
很多都认为这些东西很功利 都是拿来做升学
的确拿来当升学 就会造成很多所谓的作假
(我所谓的作假 是那种完全把成品砸给学生 让学生囫囵吞枣的吸收
而非一点一滴的引导)
这种情况只能说无可厚非
而科展这东西
某种程度 也算是老师实力的延伸 很多老师都很想用这个证明自己的本质学能
所以部分的老师 会很热衷于科展(当然大部分还是避之唯恐不及)
整个科展办到现在已经54届了 还是有它的必要性
其实一届 只要能够培养出一个优秀的科学家 真的就够了
再回到文中的洪瑀
也许他当时的科展作品 或许有些是假指导老师之手
但从事后诸葛来看 看她现在的成就
我相信当初整个科展的过程 她也学习到很多 也造就现在优秀的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