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风传媒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性别窠臼助长“性侵文化” 3影片看传统迷思
因下药性侵、偷拍女性遭判79年又7个月徒刑的阔少李宗瑞,法庭纪录显示,他始终否认
强迫性交,坚持受害人全都自愿跟他发生一夜情。他否认性侵、下药,顶多后悔自己拍下
影片。他不能接受,那些女性明明隔天跟他一块享用鱼翅,怎么能事后告他性侵,一直为
自己“独立”承担罪责而忿忿不平。
“性侵受害人怎么会没责任?”有这种想法的人、甚至女性不在少数。每22分钟就会发生
一件性暴力犯罪的印度,地方议会女性议长亚莎(Asha Mirje)就认为,妇女遭性侵自己
也要负责,一定是服装、举止的关系。她公开谈到2012年12月新德里女大生遭性侵致死案
,甚至反问:“为何晚上11点还跟朋友外出看戏?”
CNN也维护性侵犯
不光是亚洲社会偏袒男性,欧美国家也常帮犯错男人卸责。像是运动明星性侵粉丝,即便
罪证确凿,舆论、甚至媒体评论,总听得到责备受害人行为不检、勾引犯罪的言论。若大
学明星球员性侵球迷,拒绝和解的受害人,甚至会成为群众攻击目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013年3月报导一则高中橄榄球员性侵案,16岁与17岁的嫌犯
性侵失去意识的16岁女孩,之后还散布少女裸身倒地的照片,受害人直到网络上看到照片
,才知道自己遭侵害报警。2男随后以少年犯身份受审,获判最大刑期,必须入间服刑到
24岁。
CNN女性资深政治记者克劳利(Candy Crowley)在主持的新闻时段,对于性侵犯深表同情
,与现场采访记者一搭一唱,强调2个优秀橄榄球明日之星,前途就这样毁了,强调他们
喝醉了才乱来.....记者还强调,两人法庭上如何谦卑认错、泣不成声,听到宣判后又如
何崩溃,不能接受自己人生就此毁了。
鳄鱼眼泪
少女报案之时,已经无法确认是否遭下药,因此无法细究案发时失去意识的原因。辩方律
师却找了2个认识被害人的16岁少女,指控受害少女自己喝多了、平日爱说谎,想把性侵
责任推给被害人。其他在场球员没有阻止犯罪,还协助拍照,则未遭起诉。
美国性亲防范组织“学生主动终结性侵”(SAFER)负责人维契斯(Tracey Vitchers)曾
经表示:“我们必须认真想想,为什么总要女孩承担(预防遭)性侵暴行的责任。”
责怪性侵被害人引诱犯罪、认定性暴力无法避免的社会观念,就是所谓“性侵文化”(
Rape Culture),像是新加坡夫妻性侵另一半通常不会遭起诉,或像是多数社会,认定醉
酒女性行为不检、不值得被尊重,而穿着清凉、举止不够保守的“坏女孩”,则活该遭郎
吻,就像下列这部片子呈现的情况。
Rape Video from AVInteractive on Vimeo.
除了帮性侵行为找理由,传统社会加诸女性的性别窠臼,同样助长性侵文化,让男性自认
有资格“教训”不检点的女性,以至于无论多保守的社会,都无法根绝性暴力。2012年底
性侵印度女大生致死的6名凶手,事后就有人表示,自觉“应该教训”深夜不回家、跟男
人外出的受害人。干涉看不顺眼的男性、或女性行为,我们可以称作“性别纠察”。
性别纠察/Gender Policing
“性别纠察”(性别监管)的定义是:强迫个人行为举止必须遵守社会传统性别规范,像
是男人一哭就被骂“别像个娘们”,女生最好参加合唱团而不是足球队…..,男生举止阴
柔(娘娘腔)、女生不够害羞保守,就会招惹他人“好意”纠举、惩罚或强行“矫正”。
“性别纠察”绝不代表认同性侵,但确实形塑特定社会氛围,惩罚行为不合社会期待的男
女,若社会文化要求女性纯洁,举止不够淑女的人就会遭丑化,甚至被污辱为荡妇,性侵
受害人也会被视为活该,甚至助长性侵犯罪发生。
印度女大生遭性侵身亡的不幸新闻传出后,2名就读美国布朗大学的印度女学生(
Shreena and Ria),决定推动不一样的性侵防治运动“女性险境”(No Country for
Women),从文化面探讨性侵议题,尤其是性别纠察观念,希望从学校开始讨论传统性别
规范、思索性暴力文化,。
她们制作的研讨会材料,包括以下纪录片,想要帮助大家正视性别纠察的负面影响,即便
出于好心,仍然或多或少助长性暴力,这样讨论也许无法彻底禁绝性侵暴力,却能逐渐消
解性侵文化下的诸多犯罪正当性,读者不妨参考看看。
3.新闻连结:
http://bit.ly/1tfU5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