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DNA 定序发展打破摩尔定律,依基因量身

楼主: sky419012 (fly)   2014-08-24 23:41:50
DNA 定序发展打破摩尔定律,依基因量身打造的个人化医疗非梦事?
作者 Ribowsone | 发布日期 2014 年 08 月 23 日 | 分类 生物科技 , 医疗科技
“摩尔定律”不是科学上什么艰深的法则,它只是预言积体电路发展的一条线,是由英特
尔创始人之一的戈登·摩尔于 1965 年提出来的,简单地说,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
能,将每隔 18~24 个月翻两倍以上,而这样的趋势已经维持了半个世纪,预估将至少可以
持续到 2015~2020 年。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21.png
所以当电脑价格越低、效能越高、使用越简便,其普及程度就会越广,对产业及生活的影
响也越大,所以摩尔定律也用来预测其他产业的发展。这里借用吴念真脸书上的一段话,
来描述这个时代的变化最为贴切,吴念真说:“刚刚在一本书里看到的一段 : 1968 年
NASA 最高档电脑的计算能力大约等同现在的手机。那时候一群人用它来发射火箭,登陆月
球。现在我们用它来发射一只愤怒的鸟去撞无辜的猪。”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31.png
基因体与个人化的医疗
一般医学诊断、体检等都会取得一些基本的数据,例如:身高、体重、血压、体温、心跳
、体液生化数值……,如果再先进一点去照个电脑断层扫描,你全身由里到外的立体结构
都会无所遁形,这样够彻底了吧!但其实还漏了最重要的一项--遗传自我们父母的基因
(血型也遗传自父母,不过可以测得)
目前人类的基因预估约有 20,000~25,000 个,而“基因体”指的就是这 20,000~25,000
个基因。我们每个人的基因体都不同,也因此体质也都不一样,所以对一样的病吃同样的
药,有的人副作用大还吃不好、有的人却没事?甚至有人感冒吃个抗生素就引起发烧、全
身起水泡、眼角膜受损失明,后来经基因筛检才发现是因为罹患“史蒂文斯–强生症候群
”(对药物过敏的基因缺陷疾病,此类患者用药需慎选或控制剂量)。
所以如果事前能做基因筛检,就能事先预防。基因体内所隐藏的讯息也绝对不只用于药物
过敏、副作用的预防,其中还可以发掘先天的缺陷,预估未来患病的风险(目前争议很大
),作为预防的依据。因此基因体资讯最好每个人一生下来就做,之后只要健保卡一插上
,医生就可以调阅个人的基因资讯,但这可能吗?
基因体(DNA)定序的价格
过去 Celera 公司投资 3 亿美元,选定 5 位代表性人种,预计不到五年就是在 2003 年
完成全部人类基因体定序,如果我们以此为据,那就是每个人要花 6 千万美元,这一看就
知道全民基因体定序是不可能的!但那是 2003 年的事了,现在呢?
按美国国家基因体研究所 NIH 公布的资料,在 2007 年之前,基因体定序价格发展趋势还
贴近摩尔定律,在此之后就分道扬镳了!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41.png
就网络上查得到的报导,2005 年全基因体定序要 30 万美元,到了 2011 年降到 5,000
美元,2014 年一月 BBC news 报导一台一天能做 5 个人,花费只要 1,000 美元/每人 的
机器。按这种速度发展,未来价格降到 10 美元是可能的,这意味着全民基因体定序的时
代快到了。
http://img.technews.tw/wp-content/uploads/2014/08/05.png
消失的基因体公司?
从最早(2003 年以前)想独霸基因体专利、富可敌国的 Celera,在 2000 年 6 月美国总
统克林顿宣布,所有人类基因组数据不允许专利保护,且必须对所有研究者公开,至此
Celera 不得不将数据公开,这一事件也导致 Celera 的股票价格一路下挫,就此不回头,
之后 Celera 就像完成阶段性任务一样的结束了。
基因体数据库完全公开了,定序基因体的设备也在微型化,如同随身碟大小的设备也被开
发出来,这种随身碟大小的装置目前还无法定全基因体,但是否也宣告未来透过行动装置
、APP 来上云端数据库比对、运算是可能的?况且行动装置也在演化,APP 未来也可能被
新的概念取代。摩尔定律在 2007 年被基因体发展给打破了,预估可精准到 2015 的期限
也接近了,之后的科学发展会不会一整个“失速的快”?
看看现在做基因体服务相关的生技公司,将来是否会被缩小成医院医学检验室里的系统、
系统再缩小成设备、设备再……请自行想像,这样还需要公司吗?也许会说,那医学咨询
与诊断报告还是需要吧?没错,不过这些也在云端化、自动化当中,只是还没办法想像未
来的轮廓?
这样的发展趋势使我想起 2000 年之前的网络热潮,当时只要有网站随便弄个 .COM 就叫
网络新贵、高科技公司,然后就烧钱有理、赔钱无罪。时至今日,路边摊都有网站了,架
网站也由需要专家到如果不要求太高,Google 协做平台、WordPress……都可 DIY。
http://technews.tw/2014/08/23/dna_sequencer/
作者: qq12555 (qq)   2014-08-24 23:42:00
5F奈米屌有救了盖
作者: wcontainer (watercontainer)   2014-08-24 23:42:00
盖盖 UCCU
作者: yonbun (永邦)   2014-08-24 23:43:00
盖他马的
作者: vintw (阳光好青年)   2014-08-24 23:43:00
NGS很神没错,可是后面分析跟不上资料再多是有屁用...
作者: Cold5566 (Cold5566)   2014-08-24 23:44:00
定序不能改变奈米屌的事实
作者: shippai   2014-08-24 23:47:00
我不懂耶... 为什么感觉Intel i7 CPU卖很久了没出新的?
作者: jehow (疑)   2014-08-24 23:47:00
人也要基改了吗 改成只需睡1小时 只吃一餐 老板需要更多的
作者: ZhouGongJin (ZhouYu)   2014-08-24 23:49:00
就算能改变,阴道长度也有限,是要当皮诺丘鼻子用?
作者: jehow (疑)   2014-08-24 23:49:00
硬件早研发好等著 至少超前10年 软件跟上才会释出 赚换机潮
作者: ckpioneer (风)   2014-08-24 23:51:00
看看 "白金数据"........ 惊惊
作者: OAzenO (すごいにゃ~)   2014-08-24 23:52:00
用能发射火箭的科技技术 来发射生气鸟撞绿色猪 XDD
作者: Sam0907 (列)   2014-08-25 00:11:00
GATTACA
作者: Sweet83921 (中兴李敏镐)   2014-08-25 00:15:00
批欧弯弯 有救了
作者: mmzznnxxbbcc (黄囧龙)   2014-08-25 00:41:00
我觉得个人电脑性能已经停滞很久了吧...价格甚至还变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