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台湾作家书写沪台《双城故事》重温两岸文

楼主: r107620966 (Survivor)   2014-08-18 17:53:11
台湾作家书写沪台《双城故事》重温两岸文化渊源 中央日报 140818
 “1949年以后的台北,很上海;1987年以后的上海,很台北。”可以说,从上海到台北,
文化跟随着历史的脚步来了一场华丽的平移,而这其中的细枝末节悉数被收录进台湾作家车
守同与白中琪合著的《双城故事》中。18日,两岸作家齐聚上海书展,围绕该书的出版重温
这次文化迁徙。
 《双城故事》的两位作者均与上海有着浓浓的情结,车守同直言写作此书“与从小受到身
边长辈们经常谈及上海有关”。另一位作者白中琪多年来精心收集当年从上海至台北的船票
、两地往来的电报、信函、商业凭证等珍贵历史资料,佐证了上海城市文脉早在上世纪隐入
台北的历史对照。
 大陆媒体中新社报导指出,据不完全统计,1949年以后,大致有1.6万余名上海精英来到
台湾,他们的举手投足都对台湾社会带去深远影响,“可以说1949年去到台湾的都是非常精
致的上海文化,而由台湾走出去的上海文化几乎就是全世界对中国人的认知,”车守同说。
 行走于台北的街头,其实也能很轻易地发现与上海千丝万缕的联系,大到商务运作、产业
发展,小到米面点心、鞋袜纽扣,无处不有上海的影子。“上海”一词也在那个特定的时代
,成为台北人眼中“时尚”的代名词。书中记载,成立于80多年前的上海功德林素食迁台后
,成为台湾素食餐厅的鼻祖;司麦脱衬衫、三枪内衣、明星花露水、王开照相馆、上海铅笔
厂、上海银行等在沪耳熟能详,在台北也深耕发芽。上海的徐汇中学、复旦中学,在台北也
有同名学校,且拥有相同的校徽、校训、校歌,原来是一脉相承。
 当天,台湾曼都理发的创始人、在沪台商赖志郎也说起自己与上海的渊源。原来,在当时
的台湾理发界,但凡与“上海”沾边都是时尚的象征,许多台湾的理发师傅也乐衷于到上海
迁台的理发店如白玫瑰、紫罗兰等学习技艺,这当中也包括赖志郎的父亲,他用了上海话发
音“客满”的两个字作为招牌,就是今天所见到的“曼都”。赖志郎说,2004年当第一家“
曼都”在上海开业时,父亲用饱含特殊感情的一句话形容自己兴奋之情:“终于回到了这里
。”
 《双城故事》一书中不乏这样的故事,它以详实的资料,多角度地解读上海与台北的关系
,以及台湾与大陆不可分割的文化血脉渊源。http://goo.gl/0h66Lw
作者: colorbest (暱称怎么取)   2014-08-18 17:54:00
作者: lebiged (lebiged)   2014-08-18 17:55:00
黑暗大陆?
作者: jajujo (尚未通过认证)   2014-08-18 17:55:00
两岸一家亲 开心
作者: chihchuan (Andy)   2014-08-18 17:55:00
人在支那,无感。
作者: TaiwanSpirit (█████)   2014-08-18 18:00:00
何必委屈自己 快回上海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