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请写出完整媒体来源!例如中国时报、TVBS等,没写者一率删除。
风传媒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查气爆祸因 杜紫军:权责属高市府
高雄气爆造成重大伤亡,油、气等地下管线为肇祸元凶。经济部次长杜紫军表示,
气爆的调查权和处分权均属高雄市政府的消防和劳检部门;外界关切地下管线埋设
状况,相关资讯必须由高市府公布,经济部一定配合。
至于地下管线的安全及管理,杜紫军表示,经济部将在下周一邀请学者专家,就高雄地下
管道分布以及平常维护情况,与高市府进行讨论,协助高雄市政府清点地下管线。
高雄气爆事故让油、气地下管线隐含的公共安全问题浮上台面,经济部能源局表示无法
公布管线埋设位置,也引发外界质疑。杜紫军2日上午在中央灾害应变中心表示,只有
经济部主管的事业埋设管线时会向经济部申请,因此经济部只能掌握所属中油等国营事业
的油管、天然气等管线;至于其它事业机构埋管,只要经地方政府同意即可布建,
毋须向经济部申请,因此经济部也无法了解相关资讯。
杜紫军指出,即使是经济部主管的行业埋设管线,也必须经过高市府的同意,
“因此相关资讯都在地方政府手上”,若高市府要统一公布相关管线资讯,
经济部绝对配合。
在地下管线的安全及管理方面,杜紫军表示,地下管线布设的权责在地方政府,
但过去云林麦寮管线火灾经验中,发现牵涉环保、消防、劳安等单位,中央也邀集
学者专家及主管机关,协助地方政府加强检查督导。
杜紫军说,针对此次高雄气爆事故,经济部也将于下周一成立平台,邀请学者专家,
与高市府共同讨论地下管道分布和归以及平常维护情况,并协助高市府进行管线清点;
其它县市政府若有需求,亦可循此模式协助。
至于在管线清查后是否将进行迁移?杜紫军表示,必须视清查结果再做决定,若管线
保养良好、无安全顾虑,是否迁移就有讨论空间;如果管线有安全疑虑,就必须和
高市府讨论后续是否汰旧换新或采取其他处理方式。
媒体关切高雄气爆发生时,中央与地方的处理时效。杜紫军仅表示,全案正由高市府
消防和劳检部门进行调查,经济部也由次长沈荣津和主管单位及专家前往高雄了解状况,
调查结果应由高市府说明。
3.新闻连结:
4.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