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删
在台北市主打外国人的议题是对的
因为台北市确实有很多人急切的想让自己跟外国发生关系
但是用外国人座谈这种议题的震撼性其实不大
因为跟多数市民生活无关
反而被人家在便当问题上做文章
如果我是连的话
我的做法是去拜会美国学校
然后主动说愿意租借更大的校地让他们扩校
然后可以招收更多的学生
接下来去拜会教育部
希望放宽法规让没有外国护照的台北市学生也能递补入学
然后把这个过程拍成影片
说这是让台北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以上内容是否实现无所谓
但只要这些动作搞一下
ccr的票就可以100%掌握入袋
这不是效用更大的一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