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hawnInHK (卍龘龘龘卍)》之铭言:
: 小弟在台中住了20年了 搭乘大众交通工具也算丰富吧
: 大学到外地去念书 暑假回到台中发现火车站前多了个奇怪的棚子
: 才发现原来是快捷公共汽车
: 台中市区汽机车也是非常多 交通非常拥挤
: 路上不外乎可以看到一堆公共汽车在那边跑
: 台中的公共汽车网本来就已经很丰富了不是?没什么到不了的地方吧
: 8公里内免费也实施两三年以上了
: 我想很多人也习惯搭公共汽车出去了吧
: 但我觉得BRT架上去之后不是会让道路变窄 车辆更多变得更拥挤吗?
: 难道原先的公共汽车网不够用吗?
: 有没有跟我一样
: 宁愿等10年让台中捷运盖好 也不要BRT的人阿?
台中唯一一条MRT是文心绿线,当初是配套高铁核准兴建的。
当时政府的态度就是“你不要,以后就没得建。”
从现在看起来,当时扁政府其实对台中还不错,因为之后真的一条也建不起来。
在08年变天以后,市政府继续送中港蓝线MRT的案子就不断被打回票。
“盖捷运,必先有运量”变成马政府的对外县市盖捷运的基本原则。
意思就是“你要先证明给我看盖下去会人坐、有效益,其他都别想”
这条界线守得很严,也完全没有通融空间,他的历任交通部长也都反复强调。
“连中港路这种运量也不行吗?”你没听错,就是不行。
你拿数据给他看,证明使用率不差、会有人搭也没用,
它就换跟你讲整体城市大众运输人口不足、没有相关配套...等等。
说穿了就是不想让你盖真正的MRT,不让你盖的理由还一大堆,冠冕堂皇。
台中市这几年为何卯起来积极发展公共汽车?还有蓝线为何要以BRT作为先导?
基本上都是在同一个脉络下的产物。 无非都是要向中央反复证明:
“我有大众运输人口,我有盖轨道捷运的价值”
说来很悲哀,有些城市捷运一条一条盖,有些城市努力说服还不一定有。
很多人说文心路盖MRT、中港路盖BRT,是头壳坏掉、是老胡恶搞。
却忽略了这段发展的历史背景,个人是觉得有失公允。
(虽然他其它建设做得很烂是事实,但大众运输个人觉得还算用心)
回到主题,台中能否盖MRT,最后、最终还是要取决于中央的态度。
毕竟没有一个城市可以负担动辄百亿、千亿的建设经费。
而目前中央的态度就是不让你盖,10后可能结果还是一样的。
这也造成了台中在蓝线建设上,只能以自身预算可以负担的BRT先行。
虽然个人本身也不看好BRT(因为他忽略了中部地区庞大的用车人口)
但如果没有这种类捷运的运量数据,我看要中央点头答应盖MRT却也难。
因此,BRT即使不是一个好决定,却也变成了无奈且必要的产物。
回顾许多台中的的交通建设,其实都是在这种和现实妥协之下的状况下产生的,
台铁高架化(原捷运红线)、文心路MRT、中港路BRT,哪一个不是如此?
试问看看,你可否有看过这么畸形的、载具多元缤纷的路网?
https://docs.google.com/file/d/0By_Kcij2tY94bTlrM2RNZW5XWEk/edit
(引用自网友Jimmy Chen)
身为一个台中人,却早也习惯了。只能说身为老三,就要认清老三的命运。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