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章)质字指人的
真面目、真性情,文则指后起的礼乐文章、风俗制度等。孔子鉴于文胜之弊,故尚质直而
恶虚伪,于论语中屡言之。质偏于真、文偏于美。先有内在的真,方有外在的美。两者必
须相辅相成,均衡调和,方能达于至善的境界。重本源而忽外表,是为质胜文则野,野即
俗所谓土包子之义;重外表而忽本源,是为文胜质则史,史即所谓官样文章。两者过犹不
及
请问孔子,讲这句话,有什么含意?或者,预知了哪些八卦?
难道孔子是神人,预知了两千多年后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