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文理分组的教育制度已经很久了,
也是学生在上高中后都必须面临的重大人生选择之一。
不光是各自领域与所学上有着极大的分野,就连哪种性别选择哪种领域都有话题,
比方说文组男、理组女这种少数稀有的族群(但这不是重点)。
主张文理分组的人的说法是: 现代知识太深太广,普通人的能力有限,
除极少部份精英,一般人不可能探究知识全貌,
因此就专业分工的概念应该划分出文组与理组。
虽然如此,欧美国家也没有实施文理分组,也能培养许多跨领域顶尖人才
反观文理分组真的好吗?
造就出无逻辑概念的文组人,和无人文素养的理组人
两者互相攻击之外,到底有什么好处?
台东小弟的新闻,有些讨论根本失去焦点
已经是导向文组和理组之间存在已久的歧视和误解
教育制度分化族群,再让不同族群产生代沟,
该探讨的是文组生没有逻辑,理组生没有人文素养
还是这种怪异的教育制度?
(喔,别质疑我是哪组跳出来要护航,我是第三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