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电子发票明细不见了 消费问题一箩筐

楼主: MafuyuShiina (椎名真冬)   2014-05-26 17:48:00
电子发票明细不见了 消费问题一箩筐
记者陈美珍╱专题报导
从今年起,政府统一纸本电子发票格式,交易明细也不再主动打印。不过,在很多人还搞
不清楚啥是电子发票之际,明细骤然取消,引发很多抱怨。本报推出“电子发票无纸化路
迢迢”愿景专题,从消费习惯革命、城乡落差、数位落差等角度探讨问题,盼能让电子发
票无纸化推动更顺利、民众权益也能获得保障。
摸不到发票与看不见交易明细,对民众而言,是一场消费习惯的革命。家住新北市的钱先
生说,他能够理解,电子发票是为了减纸,为环境永续着想,不过,电子发票看不见交易
明细,还是让他很紧张,不知道店员有没有算错帐。他问:政府要减纸,只能从消费明细
想办法吗?
电子发票推动三年,钱先生也被动适应了三年。他说,政府宣传不够,说改就改,对消费
者不够尊重,“以前长条型(指收银机发票)的发票有什么不好,明细、发票号码清清楚
楚。东西买得多时,中奖机会提高很多。”
无纸意识抬头 财政部推动改革
电子发票已经创下一年38亿张的辉煌纪录,但真正“无纸”的电子发票仅区区2亿张,比
率5%;九成五的发票,还是以纸本型态存在。
无纸成果不彰,先求“减纸”的意识因而抬头,财政部决定,从今年起,四大超商、加油
站,不再主动提供消费者交易明细。
尽管消费者并不习惯,财政部不否认,这是为了达成发票无纸化任务的战术之一。财政部
赋税署营业税科科长李志忠说,民众反映纸本电子发票(现已更名为电子发票证明联)长
短、宽窄不一,让人眼花撩乱,连保存都很麻烦,因此从今年起,电子发票证明联限长、
定宽。“鼓励民众少拿消费明细”,也是种有效的减纸方式。
不过,发票是发票、明细是明细,两者分离,不再打在同一张,出现不少质疑。钱先生反
问,以前买几十样东西,发票、明细合一,品项多,一张发票打不完,就会出现连号发票
。政府拆开发票与明细,买一件跟买100件,可以拿来对奖的发票仍只有一张,“电子发
票岂不是变相让中奖率下降? ”怀疑减纸效果没出现,消费权益却已受损。
新政今年试办 操作模式待摸索
“没有明细,退货怎么办?”家住宜兰、在台北上班的业务员刘小姐,经常两地消费。没
有消费明细最让她最困惑的问题是:如果要退货,就算发票还在,少了明细参考,不知道
该拿哪一张去退换货。
有消费者向媒体投诉,超商处理明细的做法并不一致,有的“高度”配合政府不打印明细
,即使消费者要求打印,店员也误以为不能提供;也有超商业者,不管顾客有没有开口要
明细,即使只买一样货品,还是会主动给两张凭证,一张是纸本电子发票、一张是明细,
反而更费纸。财政部财政资讯中心科长刘醇锟说,政府对于电子发票无纸化“自然导入”
,不会强迫调整消费者习惯。
消费明细今年担纲带头拉高无纸比重的角色,究竟该如何存在,未来又要以哪种方式淡出
?看来,不只消费者,政府、店家也都还在摸索。
http://ppt.cc/9Oud 图/经济日报提供
【2014/05/26 经济日报】
http://vision.udn.com/storypage.php?ART_ID=3066
作者: O800092000 (漸升中醫診所)   2014-05-26 17:48:00
楼下表示都存在载具
作者: Workforme (目標當個業績轉機股)   2014-05-26 17:49:00
可以上网查不是吗
作者: WalkFish (Wayne)   2014-05-26 17:49:00
啊是天天在退货吗 载具印一下很难?
作者: WeAntiTVBS   2014-05-26 17:50:00
自己用手机刷啊
作者: kutkin ( )   2014-05-26 17:50:00
不方便就是不方便
作者: WalkFish (Wayne)   2014-05-26 17:50:00
拿着那张 对奖才叫不方便 现在对奖刷一下就好啊
作者: denispeter (allen)   2014-05-26 17:50:00
标准的越改越烂。财政部烂政策又加一笔
作者: johnny3 (キラ☆)   2014-05-26 17:51:00
家里能印吗
作者: ie875131 (游侠)   2014-05-26 17:51:00
我喜欢传统的,明细一清二楚,尺寸也统一好收纳
作者: WalkFish (Wayne)   2014-05-26 17:51:00
你退货在家里退吗?
作者: carnie   2014-05-26 17:52:00
如果我是有钱人 就算差几十元我才不会在意咧(可惜我不是XD)
作者: tontonplus (东东不拉屎)   2014-05-26 17:52:00
买之前先算好多少钱很难吗????
作者: BlueBlaze (Blue)   2014-05-26 17:53:00
还蛮难的啊
作者: Workforme (目標當個業績轉機股)   2014-05-26 17:54:00
我也喜欢传统的 不知道干么要改~~
作者: johnny3 (キラ☆)   2014-05-26 17:55:00
跟以前一样大张不就好 至少也省一半的纸了
作者: Newtype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2014-05-26 17:55:00
barcode 扫一下就有明细了吧
作者: denispeter (allen)   2014-05-26 17:56:00
马政府有用纸恐惧症,殊不知,纸是环保物质现在反而不环保又让人民跑更多程序
作者: anzerise (1324::安萨莉丝)   2014-05-26 17:57:00
浪费纸? 国军表示:
作者: SinosaiAgi (菩提本无树)   2014-05-26 17:58:00
退货那个,讲的是没有用载具 都拿纸本发票的人的困扰
作者: DIDIMIN ( )   2014-05-26 17:59:00
我喜欢传统的,很容易辨识几月到几月的发票 = =
作者: snownow (雪纹)   2014-05-26 18:01:00
传统的每两个月没用完的空白通通要丢掉,很浪费
作者: pigwayne   2014-05-26 18:01:00
就消费者行为来讲..电子发票的配套是政策失败的经典案例
作者: wanghong (pp)   2014-05-26 18:02:00
是比以前复杂,但电子发票还是有所成长
作者: rainsilver (00)   2014-05-26 18:03:00
纸根本就不用担心 不知道在做啥的政策
作者: snownow (雪纹)   2014-05-26 18:05:00
我觉得还是不够适应的问题,我很喜欢电子发票,不过政府的宣传应该更贴近民众一点,网站上那些说明看都看不懂
作者: chiutepiao (阿飘。)   2014-05-26 18:10:00
说扫一下barcode的 人人都买的起智慧手机嘛0.0?
作者: deepsummer   2014-05-26 18:11:00
存在载具不好吗,多开的对奖号码中奖率超高
作者: tdkblur (☑☜′▽‵σ☞☂)   2014-05-26 18:12:00
Newtype:barcode 扫一下就有明细了吧 <--真的有扫过吗?为何我扫出来的是发票上本来就有的资讯 如发票号码= =...?
作者: snownow (雪纹)   2014-05-26 18:14:00
barcode不用智慧型就能用喔,智障型手机很早就有这个功能了。不过是应该请超商ibon设个查询功能可能更好
作者: iamstrapless (Sprache!Q)   2014-05-26 18:15:00
所有电子发票开立场所应该要像7-11收银机有萤幕能够
作者: coolda (cool)   2014-05-26 18:15:00
我喜欢传统的+1
作者: lovejamwu (阿发我爱你!!!)   2014-05-26 18:16:00
传统好.
作者: iamstrapless (Sprache!Q)   2014-05-26 18:18:00
宣导也是要看萤幕 不是什么去刷QRcode 麻烦死了
作者: ru899 (爆米花)   2014-05-26 18:19:00
减这个纸是能减几张...每年因为改版被销毁的教科书 上百万本
作者: euphoria01 (我是小明我瞎了)   2014-05-26 18:24:00
本来就本末倒置 发票的传统就是要明细 退换货方变结果现在只搞发票号码给你...奇怪了 明细才是重点啊 对奖又不是!!!!
作者: DomainT (DomainT)   2014-05-26 18:25:00
减纸是假的,说穿了是配合财团让民众无法检视算错帐
作者: euphoria01 (我是小明我瞎了)   2014-05-26 18:26:00
我要当下确认品项对不对 难怪一堆餐厅又改回传统发票
作者: steven869200 (ぜよ)   2014-05-26 18:28:00
电子发票到底是三洨 还是搞不清楚 无纸又给纸本我是不知道从长的变成宽的是有省多少纸啦
作者: Ratalie (Ratalie)   2014-05-26 18:30:00
喜欢传统的+1 电子发票反而觉得不方便了
作者: yaya (喔耶比)   2014-05-26 18:33:00
传统好用
作者: yuting90 (yuting)   2014-05-26 18:35:00
传统的格式统一好整理+字不会那么快消失
作者: sp123008 (将军)   2014-05-26 18:36:00
妈的 智障政策 干
作者: LeFilsDuVent (Le Fils Du Vent)   2014-05-26 18:38:00
圣洁马清廉的伟大政绩!传统发票还比较没有毒
作者: olli   2014-05-26 18:42:00
买不起智慧型手机就该死吗
作者: Cj3636736   2014-05-26 18:45:00
还是传统好用 方便 电子发票还不是要给你一张纸刷QRcode
作者: tfgrace (Babu)   2014-05-26 18:45:00
我有扫过QRCode 是真的会有明细出来 只是排版很烂超难看
作者: tist (杂草)   2014-05-26 18:47:00
爽到官员艰苦到百姓
作者: kaet (ambrosia)   2014-05-26 19:12:00
坐在冷气办公室想出来的跟现实脱节政策
作者: arhuro (什么都没有)   2014-05-26 19:13:00
对有记帐习惯的人 没有明细是很困扰的
作者: kahabu ( )   2014-05-26 19:14:00
想到这政策的肯定是天才啊!!!!
作者: tokyoto (东京京都)   2014-05-26 19:16:00
建议大家以后都要求店家提供明细 只要数量多到店家觉得烦这个政策才有机会夭折走回头路
作者: cateyes   2014-05-26 19:16:00
错误的政策难道不能改回来吗
作者: pupuputtt (黄鹂鸟)   2014-05-26 19:16:00
传统较好+1
作者: cateyes   2014-05-26 19:18:00
每张大小不一 月份不能由颜色区分又不环保 而且臭臭的
作者: WeAntiTVBS   2014-05-26 19:34:00
退货在家里退? PCHOME表示:
作者: countrysong (Peace Within)   2014-05-26 19:45:00
我觉得要给明细阿
作者: n64tw (APTX-4869)   2014-05-26 19:50:00
整天乱砍树 现在跟我计较这 淦你妈的
作者: eno03 (健康很重要)   2014-05-26 20:08:00
可以用阳具加载吗?
作者: mrlinwng   2014-05-26 20:22:00
超级扰民政策政府为了消化预算的文宣纸品更浪费纸张 好吗
作者: vickyshan (疯狂小精灵)   2014-05-26 21:22:00
电子好用啦,传统对发票要对很久,中奖换钱又要搞很久现在只有三分之一纸本的要对,大概10分钟就对完电子中奖也不用再填资料去邮局或7-11排队,直接转到户头明细便利商店不会主动给,如果买一两样自己知道价钱,干嘛要印?买很多的时候再主动叫店员印就好了
作者: alphaii (When the stars go blue)   2014-05-26 21:28:00
但真正“无纸”的电子发票仅区区2亿张 2亿也很挺多的吧
作者: vickyshan (疯狂小精灵)   2014-05-26 21:28:00
嫌大小不一的,一定没有去申请载具,载具搭配归户超棒载具也不用智慧型手机阿,随便手机号码就能申请了好多都还不是电子发票超可惜,全国加油和A+1就没有
作者: dslee (滴斯理)   2014-05-26 21:46:00
推个便利超商驻点可扫描查询呢?
作者: kcl0801 (kcl)   2014-05-26 21:55:00
电子配网络超好用好不好 消费一律存载具 发票自动帮我对还自动汇到户头里 发票也不会因为塞口袋不小心不见或拿去洗糊掉丧失对奖机会 不过可能很多人不太会善用工具吧...中老年人就算了 年轻人很难找到不会用网络的吧
作者: zzxcasd (吓吓有名)   2014-05-26 23:51:00
未看先推有政府工读生在脑残护航
作者: dingcross (一颗布丁*叮)   2014-05-27 01:35:00
38亿张换成传统发票的话商家那边还要多一倍总共76亿张耶想像了一下突然觉得很恐怖XDD
作者: Elende (皮皮犬)   2014-05-27 05:52:00
政府印一堆垃圾文宣用的纸就多到你无法想像
作者: spfd (啊~就~暱称啊)   2014-05-27 10:13:00
其实至少要做到能够一消费就能即时上网查得到明细现阶段超商虽然大多24小时以内 但还是太慢 没办法即时查询有没有算错帐 还有明细没列悠游卡余额也不太方便
作者: Kamiya (暂停 ninimiga 发言7天)   2014-05-27 10:51:00
大卖场连有发票都可以给你算多钱了不给明细是会怎样自己想
作者: cxiii (113)   2014-05-27 12:52:00
推电子发票,连记帐都不用了,会自动统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