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抗议“神话学”硕士生跳楼亡

楼主: playerscott (playerscott)   2014-05-21 12:14:33
原文恕删...很遗憾发生这样的事情。
看到一系列的讨论串,从关于同志议题、学校制度到灵异故事,
有震惊、有生气、有失落
似乎每篇文章都是在试图回答:为什么他要这么做?
也许这件事情跟我们没有太大的直接关联,
但其实在看这些文章时隐隐约约都会影响我们...
“自杀的人任性地把身旁的人跟自己绑在一起,
然后开车冲撞一面名为死亡的高墙,
撞上的瞬间他穿过去了,但被绑在一起的那些人却没有,
大家都只能被迫碎了一地倒在在墙的这一侧,
         静静地思考,为什么,到底为什么他会这么做?”
============首先是关于新闻报导自杀可能会带来的影响与伤害====================
自杀新闻停看听-自杀是多重原因造成的 (撷录自自杀防治网通讯第五卷.第一期)
台湾自杀防治学会暨全国自杀防治中心 陈彦伶
http://tspc.tw/tspc/portal/know/know_content.jsp?type=article&sno=105
  根据多项研究的发现,事件经新闻报导披露后,媒体的报导取向与方式对读者有一定
程度的影响,以“自杀事件”的报导来说,媒体详细报导自杀的方法、以戏剧手法报导、
或刊登当事人的相片、用明显标题予以突显等,都将影响民众对“自杀”事件及议题的认
知,甚至有刺激自杀想法的可能。
  有鉴于此,许多国家都订定了自杀新闻的报导原则建议,世界卫生组织(WHO)更从
2000年起制定自杀防治策略,其中一项工作重点便是减少自杀事件的报导,另外还包括报
导自杀新闻【“六要”与“六不”原则】,期待透过媒体的参与,将自杀防治相关概念传
递给民众。
==============================================================================
“六不”:
.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杀遗书。
.不要报导自杀方式的细节。
.不要简化自杀的原因。
.不要将自杀光荣化或耸动化。
.不要使用宗教或文化的刻板印象来解读。
.不要过度责备。
“六要”:
.当报导事件时,与医疗卫生专家密切讨论。
.提到自杀时,用“自杀身亡”而不要用“自杀成功”这样的字眼。
.只报导相关的资讯,且刊登在内页而非头版。
.凸显不用自杀的其他解决方法。
.提供与自杀防治有关的求助专线与社区资源。
.报导危险指标以及可能的警讯征兆。
==============================================================================
  当然,自杀并非单一因素可造成,自杀的成因与当事人的状况十分复杂,难以在短时
间内完全掌握,以当前媒体的工作型态与市场竞争情况,要尽力把采访得到的资料深入分
析,再呈现给读者,并不是一件容易的工作。因此本中心除了提供媒体自律的原则,如建
议媒体减少自杀新闻的报导、做好查证工作、即时向自杀防治相关单位或精神医疗专业人
员咨询以避免过度渲染,并且适时传递自杀防治之概念等,也期待透过提供民众关于“自
杀”议题之正确概念,减少民众受到自杀新闻的冲击。
  如前所述,自杀的成因非常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可造成,我们常在自杀新闻报导中看
到这样的标题:“缴不出房租夫妻烧炭亡”、“房贷压力大 失业想不开”、“疑久病厌
世 独居汉棉绳上吊”…等,如未深入了解,很容易就将自杀原因归因为单一因素。事实
上,一个自杀行为背后,可能影响的因素包括有社会文化的影响、精神状态、生理因素以
及社会压力等,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才导致了自杀行为的产生。
  因此,民众在接触自杀事件相关报导时,应理解自杀成因之复杂性,勿以讹传讹,导
致对自杀议题之误解,譬如失业与自杀,遭遇失业问题的人,并不一定会产生自杀的想法
,若将自杀新闻聚焦于此,对失业者可能产生污名化的冲击。更进一步来说,民众在关怀
遭遇相似问题的亲友时,也应从多面向去思考如何帮助对方,自杀防治守门人1问2应3转
介的核心意义即在于用心倾听。
==============================================================================
一问:懂得辨认自杀高风险的指标
二应:对自杀高危险群做适当回应
三转介:懂得寻求适当资源协助或做转介
http://srv5.mlsh.mlc.edu.tw/~guidance/e-paper/31/president1.htm
=============================================================================
当然,人人都可以是自杀防治守门人,关怀亲友的同时,也要记得关心自己的情绪健
康,切莫给自己太大的压力,适时转介相关资源,寻求专业资源的协助,都是关怀他人、
保护自己的小撇步。
那要怎么再事情发生后关心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要先认识我们可能会出现的一般反应,并留意强度与长度,敏感于自己的状态,
再一定时间内出现这些反应都是正常的,随着时间与社会的支持,我们都会慢慢复原。
哀伤反应
1.情感方面 悲哀、愤怒、愧疚、自责、焦虑、孤独感、疲倦、无助感、惊吓、
苦苦思念、解脱感、轻松、麻木等感觉。
2.生理感觉 胃部空虚、胸部紧迫、喉咙发紧、对声音敏感、一种人格解组的感觉、
呼吸急促、有窒息感、肌肉软弱无力、缺乏精力、口干。
3.认知方面 不相信、困惑、沈迷于对逝者的思念、感到逝者仍然存在、幻觉。
4.行为方面 失眠、食欲障碍、心不在焉、社会退缩行为、梦见逝者、避免任何回忆
及逝者的事物、寻找与呼唤逝者、叹息、坐立不安、过动、哭泣、旧地
重游、随身携在遗物、珍藏遗物等。
哀伤反应阶段:
否认: 拒绝接受将死的事实。
愤怒: 为命运独独挑上“我”的事实而痛苦不堪。
讨价还价: 尝试着使死亡延后,或藉著自我欺骗式的约束、否定、祈求以及承诺来试图改
变已预测的死亡时间。
沮丧: 对不可避免的死亡感到绝望、断念。
接受: 能以平和的心境面对。
遗憾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地继续活下去,
关心自己也关心身旁的人,也许这次的事件会唤起某些重要的社会意识,
但在捍卫自己的观点之余千万别忘了要好好地照顾自己。
共勉之!
作者: rxsmalllove (偕人爱)   2014-05-21 12:15:00
认真文推
作者: usebbs (ptt)   2014-05-21 12:15:00
作者: ranney889 (兰尼)   2014-05-21 12:16:00
喔什么阿 认真文推
作者: asadoioru (俺样)   2014-05-21 12:20:00
想说前面怎么那么文青,不过后面做法写的十分具体,要推
作者: Jassss (Jass)   2014-05-21 12:22:00
作者: kageo101 (kageo)   2014-05-21 12:30:00
作者: imoimo ( )   2014-05-21 12:32:00
推自杀不是单一原因
作者: collaborate (妄南风)   2014-05-21 12:35:00
谢谢你的认真文
作者: NaaL (Skyline)   2014-05-21 12:38:00
推 认真诚恳文
作者: wuhoho (不是我在说)   2014-05-21 12:47:00
认真
作者: laughmaker (laughing)   2014-05-21 12:53:00
推认真
作者: alienfromy (阿莲奈拉)   2014-05-21 14:04:00
作者: cul287 (希悠)   2014-05-21 14:41:00
好文推
作者: angelcehugo (56)   2014-05-21 17:23:00
推认真文
作者: linjemin (JEMIN)   2014-05-21 19:13:00
认真推 CD...
作者: Gavrilo (Ferdinand)   2014-05-22 09:25:00
推清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