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录][心得] 丝路游记(三) 文化

楼主: NEWO (小狐狸)   2007-08-27 23:35:45
※ [本文转录自 China_travel 看板]
作者: mikeleon (阿亮) 看板: China_travel
标题: [心得] 丝路游记(三) 文化
时间: Sun Aug 26 10:00:51 2007
虽然横越亚洲大陆看遍奇异地形并不是开创丝路的原意,
但却因为丝路艰苦难行的各种地貌才造就了丝路的特殊。
而在不同地域上生活的人们,为了与自然奋斗,或为了与其他种族争夺资源,
于是在丝路上留下许多人类活动的遗址,这又是丝路令人向往的另一灿烂焦点:
历史古蹟与文化。
从繁华的起点:长安,迈向遥不可测的西亚国度,
对古人来说,也许就是一次无法返回的旅程,所以对长安的记忆会十分怀念,
在孤寂无人的沙漠里,想像自己重回热闹长安城的快乐情景,
也许是旅途中能支撑自己活下去的最大理由。
所以出发前在城内享受一场极尽奢华的歌舞,就当做是给未来的自己一线生机吧!
走出城门,频频回首,走在古代丝路的人们都在回望着什么呢?
走进青藏高原后,天气开始变幻无常,前一刻还艳阳高照,
此时竟然能开始下冰雹!在台湾从未见过冰雹的我,兴奋地拾起米粒大小的冰粒,
殊不知这冰雹若再大一些,就有可能砸伤人车了。
在青藏高原上,人们主要信仰为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的格鲁派(俗称黄教),是藏传佛教中的后起之秀,由宗喀巴大师创立。
宗喀巴的诞生地"塔尔寺"据说是他诞生时剪脐带滴血的地方长出的一株白旃檀树。
且树上的十万片树叶,每片都显现出狮子吼头像,
宗喀巴长年在外整顿教务,为解母亲思念之苦,于是写信告诉母亲,
以这株旃檀树和宗喀巴所寄狮子吼佛像为胎藏,砌石建塔,形成塔尔寺最早的建筑。
其后有新塔包覆原塔,又有寺院建于塔上,因此形成:
“殿中有塔,塔中有塔,塔中有树”的奇妙建筑。
塔尔寺的“转经轮”,每顺时针转动一次转经轮就是诵读一次真言,
能积功德、消灾解难,为来世增加福报。
进入河西走廊后,首先抵达的是号称"河西粮仓"的张掖市。
张掖古称甘州,西元前121年由汉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战败匈奴后始设张掖郡,
取“断匈奴之臂,张中国之掖(腋)”之意而得名。
因地处边塞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而被称为“金张掖”。
张掖有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西夏建筑"大佛寺",创建于西夏强盛时期,
寺内有一个身长约三十五米的释迦牟尼佛涅槃像,
木胎泥塑(木材骨架覆以泥塑,内部中空原藏有经书),彩绘金描,
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室内泥塑卧佛。整个西夏和元代,大佛寺都是皇家寺院,
野史上有忽必烈降生于此、南宋末代皇帝吊死等传说。
可惜刚好寺庙整修无法一窥全貌。
继续西行即抵达古称肃州的酒泉。相传,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兵远征得胜归来,
驻军于此,汉武帝遣使携酒犒赏。酒少兵多,霍即下令倾酒于泉内,与士卒开怀共饮,
酒泉因此得名。
由酒泉再往西就到了明代长城最西端关口,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
它与内地所筑的砖造长城有所不同,主要是由泥土与糯米汁夯筑而成,
所以历经数百年戈壁强烈风沙也尚称完好。
嘉峪关内城
城关两翼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以守住丝路的交通要冲位置。
在古代出了嘉峪关就算是出国了,因此嘉峪关有着现代海关般的任务。
关外的戈壁一望无际,骆驼队准备带领出关的人们穿越荒地,迈向异国城镇。
所以有民谣唱着: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向前看,戈壁滩;向后看,鬼门关。
足以描写出古人出关时的复杂心情。
其实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孤立的城墙,而是由大量建筑组成的严密体系。
体系中设置有大量烽燧(烽火台)可一直延伸到长城以外很远的地方,
它所发出的狼烟或烽火警讯可传递敌人情报由长城通往京师,比快马传递还快。
出嘉峪关后有个享誉中外的著名景点: 敦煌莫高窟,
它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的记载,
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僔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
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
后来石窟建造得到王公贵族们的支持,发展较快。
现存北魏至元的洞窟735个,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均有壁画或塑像。
北区则是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雕塑,故多以壁画为主。
其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原已散失的重要实物,
同时也展现了从北魏到元代的各种艺术风格,令人叹为观止。
可惜由于游客日增与天气变化因素,因此有些洞窟已不再对外开放。
最高的一座洞窟"096号"内藏大佛,为武则天所建,
其外附岩而建的“九层楼”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原本只有五层,巨大佛像的头部外露于山壁,易受风雨破坏而需时常整修,
民国后才修成九层将佛像完全保护住。
参观了将近10个洞窟后,就深深为各朝代的艺术创作所吸引:
美丽的西夏莲花砖,绚丽的盛唐时期壁画,反弹琵琶的飞天画像,
比例完美且依透视法绘成的宫殿,简朴印度风的男飞天连续舞蹈像等等,
这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呀!可惜清末的破坏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现在敦煌文物流落世界各地不知凡几,令人心头纠结感慨不已.....
(石窟内禁止拍照,所以请大家亲自前往探访吧!)
再继续向西深入戈壁,就会抵达新疆的东缘:哈密地区的星星峡,
从星星峡收费站开始,所有的文字与路标就开始有汉文与维文同时标注的现象。
小时候听说这附近有个地名叫做"一碗泉",如今亲身抵达这里,
虽不至于像以前听闻那样只有一口井,但附近确实几乎没有房舍与人烟。
这里的居民仍是游牧民族,并无固定居所,平常住在可移动的毡房,
冬天为了避寒才会住在纯粹以木材组合而成的冬窝子。
进入火焰山区之后,有着另一个特别的佛教石窟: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它始凿于曲氏高昌国(公元499-640年)时期,历经唐、五代、宋、元的漫长岁月,
现存洞窟83个,分列3层,主要有中灯柱式、长方形纵券顶式、
方形穹庐项中堂带回廊式三种形式。不过因为历代破坏与掠夺,
目前已残破不堪,壁画中少许残存的金箔象征着它曾经辉煌美丽的岁月。
虽然曾有人企图洗去恶意泼上的泥浆,但却因氧化与湿气加重了毁损程度。
在狐尾锯所留下的锯痕上,人类贪婪无知的历史被一道道地刻划下来。
在吐鲁番地区的历史古蹟还有"交河故城",其为车师前王国都城,
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它处于雅尔乃孜河谷中一个高出河面30公尺的梭形土台岛屿,
四周由两条古河床交叉环抱,几乎如刀削般陡峭,就像是天然的城墙。
整个城就从土台向下挖出来,十分特别。内有居民区、寺院区、手工业区等。
佛寺内墙上仍隐约可见半身佛像。
高于土台的部份亦可用挖出来的泥土往上盖出建筑物。
吐鲁番地区另有新疆境内现存最大的古塔"苏公塔",是座造型别致的伊斯兰教古塔,
塔身花纹分层变化而上,颇有伊斯兰几何图案的趣味。
它是由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的次子苏来满为纪念他父亲对清朝的忠诚与功绩所建,
位于其旁的清真寺可容纳千人作礼拜。
在吐鲁番往乌鲁木齐的途中,有个"轮台城"遗迹,
是唐、元代古建筑遗址群之一,大约建于公元六百四十年前后,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到达新疆最热闹也最现代化的城市:"乌鲁木齐"之后,
可以发现它与内地城市最大的不同是维吾尔文与汉字并列,
而且街道上常常可见西方人脸型的维吾尔族,真的像是到了国外一样。
维文的"家乐福"
维文的"肯德基"
这里的国际大巴扎与二道桥大巴扎是两个相邻的热闹市集,
"巴扎"是维吾尔族语,意即市场、购物中心。
其中国际大巴扎是2002年建立的商业购物中心,具有浓郁的伊斯兰建筑风格,
里面卖的东西琳瑯满目,只要进来之后就会觉得钱与时间都不太够用。
在乌鲁木齐还有个买不完吃不完的"五一星光夜市",
热闹程度与台湾各大夜市完全一样,而且还有许多外国面孔却讲普通话的摊贩,
让人有点错乱的感觉。就算不买东西来此逛逛也是十分有趣的。
在新疆因为纬度加上时差的关系,所以晚上十点了天还没黑,
大家在天色微蓝的夏日夜晚,用力地享受新疆的快乐气息吧!
http://tw.myblog.yahoo.com/liangou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