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金曲奖的困境:金曲、金音并非 主流与独立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20-10-05 11:46:29
金曲奖的困境(二):
金曲、金音并非“主流”与“独立”的路线之争,两大音乐奖矛盾如何解?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golden-melody-awards-2020/141268
陈玠安
近年,独立创作歌手在金曲奖大放异彩,这个趋势,无疑使金曲奖迎来了新时代,提名/
得奖名单与表扬独立创作音乐为主的金音奖,开始有了重复。于是,在金曲奖或是金音奖
的听众之中,有了“金曲奖金音化”与“金音奖是否会边缘化”的讨论。
讨论这个议题之前,宜先弄清楚两个奖项的基本分野,再思考其中叠合意义何在。
简单的来说,金曲奖以“语言”作为主要分类,金音奖则以“音乐风格”为主要区分。举
例而言,金曲奖有“最佳台语专辑”、“最佳客语专辑、“最佳国语专辑”与歌手等项目
,金音奖则以“最佳摇滚”、“最佳民谣”、“最佳电子”类型项目做为方向。即使金音
奖当中的“不分类型奖项”,如“最佳创作歌手”依然将所有语言的歌曲共同讨论。此外
,金音奖报名者资格为“参与作品创作达百分之七十以上比例”,包括词曲、编曲与制作
等,金曲奖则无此相关“创作比例”之规范。
从前年开始,金曲奖有“年度专辑”奖项,将所有语言的最佳专辑直取,全部放入提名,
是一个“跳脱语言”改变的开始。由于受提名专辑往往多达二、三十张,导致得奖者往往
缺乏注目与论述。“最大奖”的关注似乎总还是落在“最佳国语专辑”,“年度专辑”的
设置立意甚佳,尤其可惜。
从两个奖项的差异看来,金曲奖拥抱创作歌手或独立音乐,是近年台湾乐坛分众呈现之必
然,倒不至于是“追随”金音奖的品味。这里的分众,从音乐串流,音乐现场与整体经济
规模看来,独立音乐,全创作歌手,虽未必能唱一个小巨蛋,但累积的乐迷基础,尤其在
各种音乐文化社群讨论,透过新媒体传播与取向设定,早已无法轻忽,能有与主流资源唱
片发行一拼声量的可能性,甚至超越。
当金曲奖名单中出现各种新兴创作者,或是各种乐风,在这个时代里,是很自然的事情,
如果没有,反而令人担忧。这绝非“主流”或“非主流”的路线之争,而是一个奖项如何
反应时代。更应该思考的是,过去金曲奖的市场与商业价值考量,是否仍是一条必须守护
的路?曾被外界诟病多时的“分猪肉”是否仍然存在?是否仍要相当比例的“照顾”知名
度相对高的歌手及音乐?
做为一个独立场景出身的乐迷,不讳言的说,金音奖本来就不需要背负金曲奖的商业包袱
。所以,金曲奖若有跟金音奖重复的地方,只能证明金音奖经历十年,终于在时代里做出
了自己的性格,更贴近创作场景。
这也并非一时一刻形塑而成,我也曾在较早年的评审讨论会议之中,那份“这个奖还是需
要跟大众沟通”的压力,仍弥漫在讨论之中,深怕选出来的名字全都“没人认识”。当时
我完全不会想到,短短不到几年的时间里,“金曲金音化”竟会成为一个审美讨论。
金音奖早年有点像是“金曲奖二军”一样的被讨论,好像独立创作者仍不够格“端上台面
”,制作不够精良,歌曲传唱度不够等等因素,皆在讨论里。即使被认同,也多因“潜能
”,而非“作品完成度”。
这个“潜能”恐怕就是最直得思考的项目之一,究竟“潜能”该是一种往金曲奖的跳板,
或是能够单独成立其美学价值,在革新的路上,渐渐明确了。
从奖项设计来说,一军、二军的问题本身不该存在,自然也没有“金曲金音化”的忧虑面
向。华语音乐市场的版图挪移,金曲奖的意涵变化,或许仍让部分保守人士认为“商业市
场正在衰败”,拥有这样的思考,可能已经过时了。“如果不让谁得奖,金曲奖就没声量
”的思考,并非完全消失。但更应该思考的是,“让谁得奖才能真正创造声量”。这也得
端看评审如何适度放下“社会责任”。
广纳百川,是金曲奖的使命。作为华人音乐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流行音乐奖项,金曲之所以
受人钦佩,在于其自由与多元的精神,以及反映时代的特质:现今制度里,不需要演唱华
语音乐,亦可报名(然报名者必须拥有中华民国国籍或者居留证)。演唱华语音乐者,则
不需受限国籍。将池子做大,与时俱进,才有方法显示金曲的公信力,在数位音乐的时代
里,将台湾所有优异的音乐创作者纳入,且关照到全球华人的作品。
形式上做到了开放,内容上自然也有所进化。所谓“进化”,指的是专注于华语乐坛的发
展与潮流。灭火器以〈岛屿天光〉拿下年度歌曲,茄子蛋得到“最佳台语专辑”与“最佳
新人”,LEO王夺得“最佳国语男歌手”,草东没有派对得到“最佳乐团”等,都不是“
意外”。他们的作品确实够格,评审团若更进一步提出明确论述,方能达到奖项最重要的
定位。
与其说金曲奖选择了这些独立音乐出身的作品/歌手,不如说这些乐团的确带给了金曲奖
新的可能。类型音乐快速成长,大量独立音乐创作者涉入商业唱片制作,有那么一天,或
许金曲奖会将金音奖的部分奖项折衷,放进金曲奖。语言是否为音乐分类最适宜的方式,
也该再三讨论。用实力原则来看,无论唱的是什么语言,表现够好,放在同一光谱比较,
自然不是问题。
在串流与影音平台窜升,甚至决定品味的时代里,金曲奖将面向扩大,其实没有“向独立
靠拢”的问题,独立音乐也是音乐,也有其产值与论述,即使资源资本与所谓主流依然不
同,在音乐讨论里,不管颁给哪个面向的代表性人物/作品,评审团是否能够给予媒体大
众一个清楚的论述与解说,终究还是金曲奖,当然也是金音奖,最需要做的根本。
当音乐来源与作品样貌更多元,“为什么颁奖给他”的美学考量,金曲奖的责任与脉络应
该更为主动。当金曲奖愿意拥抱更多类型的音乐,作为类型取向的金音奖,会走到哪里,
也是一题。它会因为金曲奖太大,提名或得奖与自身重复,而失去立足点吗?
理论上,因为精神意涵不同,完全不应该会有这种状况。实务上,更是不该去思考“与金
曲奖做出差别”的问题。有包袱的是金曲奖,路线问题让金曲奖去想办法,金音奖更加应
该做好观察,前瞻,胆试。这几年两奖的重复,从美学上,根本不存在“得了金音而后得
金曲”。金音奖是以去年六月到今年六月为周期,金曲奖是年初到年底,时间点上的差异
,会造成“先得了金音再得金曲”的“误会”,先不谈论作品的质量,这是时间点上面造
成的样子。
近三年金音奖的转型,试图将奖项加进“亚洲音乐大赏”的演出活动,“海外创作音乐奖
”改为“亚洲创作音乐奖”,报名资格与时俱进,略有更迭,整个奖项设计与典礼前后活
动,更为靠近“亚洲独立音乐”的概念。
推动起来或许需要时间,但路线很明确,也是一个必然之举。有一天,亚洲的概念一定会
放入奖项中,而金音奖不仅是类型音乐的版图介绍,也会创造国际独立音乐创作人之间的
交流。台湾不仅发声,也应树立角色地位。
事实上,台湾乐团和类型音乐社群往国际走的程度,已经超出许多所谓主流歌手能做到的
“跨国”意图。这是非常自然的需求创造,音乐节也好,论坛也好,到国际影音平台演出
,金音奖的光环在此。靠着音乐,不同于传统唱片工业宣传的方式,独立创作音乐与国际
的连结,更趋近于音乐交流本身,而非大规模打造一个“国际专辑”。这是金音奖最乐意
见到的事情,或许也可提供金曲奖思考。
金曲奖与金音奖,都是官办奖项,金曲奖已经走了三十年,金音奖也历经十年,已经走了
这么远,接下来每一个阶段与时刻,都牵动着台湾对于华语音乐的观点。奖项不是唯一,
但它能被赋予的价值,在“市场”重新被思考的时代里,依然重大。愿金曲奖迎来宽阔的
关注与胸怀,金音奖继续走在风格与类型的前方,时代的大旗舞动,而台湾仍能作为音乐
创作的基地,无论面向哪一种群众,不只迎风而上,更树立美学典范。
延伸阅读 -
金曲奖的困境(一):国语男歌手为何青黄不接?漫谈华语歌坛“阴盛阳衰”现象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golden-melody-awards-2020/141225
金曲奖的困境(三):“族群语言”分类争议如何解?音乐创作者与主办单位面临两难
https://www.thenewslens.com/feature/golden-melody-awards-2020/141351
作者: georgio (乔治)   2020-10-05 12:12:00
不觉得年度专辑可惜欸 这几年下来 确实有冲淡以前那种把最佳国语专辑视为最大奖的倾向
作者: vuvuvuyu (翔)   2020-10-05 12:59:00
至少这两年的确会觉得年度专辑是最大奖
作者: papa7363 (所有的所有都是半调子)   2020-10-05 13:07:00
一篇说了等于没说的文章~
作者: justmine99 (justmine99)   2020-10-05 13:18:00
快要变成年经文了靠邀 那个延伸阅读千万不要点“阴盛阳衰”那一篇的作者连歌手名字都搞错,脸书上大家骂翻了关键评论网的素质真的每下愈况
作者: vuvuvuyu (翔)   2020-10-05 13:21:00
关键评论网的稿子水准一直都是参差不齐
作者: justmine99 (justmine99)   2020-10-05 13:22:00
烂文章不要帮他增加点阅率
作者: gowaa (囧mmmmmmmmmmmz)   2020-10-05 13:36:00
既然有两个不同性质的奖 那就一个语言 一个分类 行吧?只是金曲比较红 金音还不够有影响力这样?
作者: IanLing (小翔)   2020-10-05 14:16:00
老调重弹 大概十几年前开始就一直有这种论点 过了这么久还在跳针 然后金曲奖的地位一样在那里没变
作者: elainakuo (黑黑)   2020-10-05 14:24:00
年度专辑这两年有找到它的位置
作者: pensees (happy ending)   2020-10-05 14:51:00
金曲奖文青化/偏爱创作歌手的状况早已经一二十年了。还在炒冷饭
作者: waynehow (hOw)   2020-10-05 17:15:00
个人在这几年已经觉得金音超过金曲了,不论是奖项或表演,今年主持人是阿爆,很期待
作者: garrickhsu (Pooh.H)   2020-10-05 22:46:00
ㄜ这篇如果没看日期还以为是十年前的文章。真的是年经文+老调重弹。虽然文笔不错但看了实在翻白眼。
作者: tab222777 (阿马^0^)   2020-10-05 23:18:00
拜托别再质量了 作品到底有多重?
作者: love121 (空)   2020-10-05 23:25:00
中文质量一直表两种意,mass和quality都有好吗
作者: tab222777 (阿马^0^)   2020-10-05 23:32:00
Mass 质量 / Quality 品质
作者: sellgd (李先生)   2020-10-06 00:29:00
质量在台湾是指 品质和数量 中国是指 品质quanty and quality。说到物理的时候才是指 mass但现在中国用语入侵 似乎被搞混了
作者: ursaminors (ursaminor)   2020-10-07 00:17:00
质量在台湾从来没有quality的意思 积非成是到这地步..
作者: in09   2020-10-07 14:00:00
很多人因为工作学业的关系必需常和邻国接触,用语难免混淆,可以不要这么挑吗?
作者: thouloveme (赫赫)   2020-10-07 17:42:00
我是不知道为何对中国用词要这么敏感 用了就要被挞伐那要不要干脆其他国家的用语也都审查一下好了不能因为跟中共关系紧张 就这样审查用字的文化层面吧那些爱用英语不讲成中文的 要不要去出征一下???就是所谓职场上那种晶晶体有很多英文单字都是能讲中文却都不讲应要讲英文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