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涂翔文/寻找给奖逻辑

楼主: dream2000 (築夢.逐夢)   2016-11-28 00:21:32
涂翔文/寻找给奖逻辑
涂翔文(影评人)
无论媒体、舆论如何分析猜测,所谓的“大势”,永远不等于评审团十余位成员的品味与
看法,也因此金马奖年年怎么选、怎么颁,总有想像不到的结果。也因为金马奖在精英小
评审团的运作之下,虽然无法等同于多数人的集体意见,但它至少做到程序上的公平,所
有评审一视同仁齐聚审片,经历充分讨论,才选出得奖结果。不管你我认不认同这些选择
,但国籍、呼声、名气、票房,从来不是给奖标准,评审皆从各自的专业领域出发,再依
循多数决制,选出得主。
今年的得奖结果确实和外界猜测落差颇大。入围时明显位居领先的四大影片:“一路顺风
”、“再见瓦城”、“七月与安生”和“我不是潘金莲”,最后只各自最多拿下一项奖。
最佳影片“八月”有其出色之处,无庸置疑;不过它却在最佳新导演、编剧、摄影等其他
重要奖项落空。倒不一定只为台湾的两部佳作叫屈,我想亦没人有资格质疑评审的公正性
,而重点是无论奖怎么评选,毕竟来自同一个评审团、同一天讨论出来的结果,综观整份
名单,总该考量出一个具清晰观点的给奖逻辑。
许冠文的表演几乎带动了“一路顺风”节奏与温度,和过去他自导自演的港式喜剧风格大
异其趣,这也是为什么他一直是最大热门的主因。最后得奖的影帝范伟除了“不成问题的
问题”外,其实今年同时出现在多部入围影片之中,多变的角色形象,或许亦有加分效果
。至于影后破天荒颁出双黄蛋,我也认同周冬雨、马思纯在片中既互补又对衬的演技火花
,不过金马奖采取先入围再决选的惯例,评审总数又总是单数决,显然最终就该是要选出
一位得主,既然如此,我并不认同评审应该轻易选择并列。如果“并列”本来就该是一个
选项,那为什么“树大招风”三位男主角没机会一起入围得奖?毕竟金马奖选制行之有年
,开此特例,恐怕会为将来的评审团带来更多松动规则的可能。
至于台湾电影的各种警讯,总在金马揭晓后才突然变成重要议题,然后吵个两天,一切就
像没发生过。胜败乃兵家常事,但整个创作与市场环境的本质性问题,好像永远都只会化
约成出品国籍的无聊算术。就像陈可辛和吴君如在台上质问“七月与安生”在台根本上不
了片的荒谬情境,别怪大家对得奖结果议论纷纷,当得奖片有一半以上是陌生作品之际,
如何能引起观众产生共鸣?每每因金马奖而激起的申论题与大哉问,从来都不只是得奖名
单本身而已。
【2016-11-27 23:26 联合报】
http://udn.com/news/story/7341/2133196
作者: weiike (绿岛人)   2016-11-30 01:08:00
德布西到底有多糟?
作者: wwpuma (puma)   2016-11-29 13:50:00
应该是不爽德布西入围少没得奖
楼主: dream2000 (築夢.逐夢)   2016-11-28 21:01:00
当过两届金马评审的门外汉 XD
作者: felixgm (爱~是关心关怀)   2016-11-28 20:04:00
影评人? 感觉像是从报章猜测热门人选的门外汉吧~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6-11-28 13:05:00
树大招风三位主角是各自演出,几乎没队到系~~对 戏
作者: cching1021 (ching)   2016-11-28 11:08:00
金马入围片根本很多场都没满啦...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6-11-28 09:28:00
我想各大新闻 影评也都没说并列不好吧只是并列 前例 还是多轮僵持 没有新论点 评审强制喊停的妥协
作者: qwe622679 (fan)   2016-11-28 09:27:00
他去年也是评审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6-11-28 09:23:00
那是五个人事先拟稿的吧
作者: jackmike63 (AIR)   2016-11-28 09:22:00
德仔再马得奖时就有说“角色内心层次很深,表演难度高”在周得奖时说“成功吸引了所有观众”代表评审看他们俩也有从不同方式切入演技
作者: book8685 (快活人生)   2016-11-28 09:13:00
1.黄渤 张家辉那年 也是有人替吴彦祖 陈文彬叫屈2.周马虽然是角色合一 但就演技 还是可以选出周只是马的演出 并不见得比周差 很大一部分还是周的角色外放突出 是比较可马上被接收到 但没有马 这样的突出会显得太理所当然 对周 全片也少了一些层次
作者: jackmike63 (AIR)   2016-11-28 08:48:00
七月与安生这次会并列我认为已经不只是拿演技作为依据,而是他们两个演成了一个人才是重点,的确没那么容易并列,马、周、范在当时讨论只有周领先但没过半数,直到第四个选项周+马才过了三分之二的人同意,他们两个太成就彼此所有就是这个结果因为在片中角色的设定她们俩个的关系就是那么紧密
作者: goodcial (日子)   2016-11-28 08:35:00
质疑影后规则正常,只是人家也解释过了,金马奖原则上不鼓励,是经过了三分之二的评审同意才有这样的结果,以后只要有三分之二的评审同意而给并列,结果也能说服人的话,也没什么不好
作者: edd740404   2016-11-28 08:28:00
评审团制的奖本来就可能会搞并列,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
作者: payeah (大佐)   2016-11-28 00:24:00
逻辑就是评审多数喜欢啊拿树大招风三个男主角来说双后不合理,实在是太牵强
作者: aubyKDDI (aubyKDDI)   2016-11-28 00:27:00
52金马冯小刚的拿奖是演出了本色,却变成今年许冠文的硬伤
作者: payeah (大佐)   2016-11-28 00:28:00
讲白了就当届多数评审喜好罢了,双后还是2/3通过的
作者: doris413   2016-11-28 00:43:00
觉得应该要在台上映所有入围的作品才对
作者: yanabi   2016-11-28 00:49:00
金马影展有上这就不提了,一个片子得奖前好推还是得奖后?没人代理的呢?排不进院线的呢?抽不到配额的呢?
作者: doris413   2016-11-28 00:57:00
希望典礼后能够排除配额,开放上映这些入围的好片子
作者: pattda (無聊的人生)   2016-11-28 01:07:00
可不可以多开放一点 最起码四大奖有得就开 也可以多考虑两个剧本奖 摄影等等 只开放最佳影片跟导演很...
作者: chihcsck (xxxxXD)   2016-11-28 01:13:00
双影后那边是不是太多虑了
作者: sergiorossi (那个男子)   2016-11-28 01:48:00
这影评是在闹脾气是不是树大招风连一位都没入围 遑论得奖变成三影帝 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那段是在发什么疯
作者: twpost (我的偏见)   2016-11-28 02:50:00
瓦城 全部摃咕, 一项都没有
作者: nicholasJCF ( )   2016-11-28 03:21:00
涂的意思是 影后讨论时就把周和马绑在一起当做一个选项和其他入围者竞争 而不是最终两人厮杀讨论不出结果才给双蛋黄 这点的确违反金马一定要选出一位得奖者的精神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