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奖与新闻报导的转型正义
【联合新闻网/野岛刚/专栏】
2016-07-06
今年金曲奖的颁奖典礼,我在台湾文化部的好意招待下,几乎是坐在最前排的位置,共襄
盛举这长达四小时的乐坛盛事。在日本,每年除夕固定举办的唱片大赏,顶多两个小时就
结束了。相较之下,我看到台湾民众对于参加这种长时间的活动有着惊人的体力与毅力,
不禁心生佩服。
还记得上一次是2010年参加了金曲奖,当年歌手张惠妹以阿密特的新形象荣获多项大奖。
她在台上的感性致词:“坚持是对的,改变是对的,爱唱歌是对的。”直到今日,这段话
依旧深烙在我的心中,有好几次遇到人生的重大抉择时,让我有勇气去坚持自己认为对的
事。因此,我对于这次的金曲奖也寄予了高度期待。
不过,对我来说这次金曲奖的焦点,既不是阿妹动感的摇滚演唱,也不是蔡康永与小S一
搭一唱的桥段,更不是最大赢家乐团苏打绿的登场,还有张清芳那一段让现场来宾(包括
日本人的我)尴尬的高姿态发言就更不用提了。
最让我感动的瞬间就是在金曲奖开办以来的27年历史里,舒米恩以《不要放弃》这首原住
民母语歌曲首次夺下“最佳年度歌曲奖”宝座,跌破了外界眼镜。老实说,这次吸引我从
日本远道而来参加金曲奖的最大因素,就是冲著入围名单里的这首歌,希望自己有幸见证
这历史性的一刻。
其实,我和《不要放弃》这首歌有些渊源。近几个月来,我集结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积极地在日本推动国片《太阳的孩子》的上映计画,而舒米恩的《不要放弃》正是这部电
影的主题曲。6月24日,刚好是金曲奖颁奖典礼的前一天,在东京的台湾文化中心里举办
《太阳的孩子》的日本首映会,当晚除了电影导演郑有杰莅临现场之外,新任驻日代表谢
长廷也拨冗前来,现场观众也很踊跃,让首映会圆满成功。
想要将电影《太阳的孩子》引进日本的原因之一,是电影本身带给我的感动,让我迫不及
待地想要分享给其他的日本民众。对我来说,这部电影的最大魅力之一,就是在电影接近
尾声时,舒米恩的《不要放弃》随着钢琴伴奏的旋律缓缓哼唱出浑厚有力的歌声,淋漓尽
致的诠释直入内心,久久不能忘怀。
参加颁奖典礼之前,我反复地在YouTube上听这五首入围歌曲。虽然音乐的喜好深受主观
影响,但是我认为和其他歌曲比起来,舒米恩的《不要放弃》不仅毫不逊色,甚至还略胜
一筹。不过,综观台湾媒体的报导,大多数是强调《小幸运》、《母系社会》、《不为谁
作的歌》、以及《下雨的夜晚》的各自优势,却对《不要放弃》只字未提。这些报导让我
的心凉了半截,原本是希望《不要放弃》能够获奖的,看样子99%是没有胜算了。
但是,当典礼上揭晓最佳年度歌曲为阿美族语的《不要放弃》时,那一瞬间,我除了怀疑
自己的耳朵之外,同时也为能亲自参与这音乐史的新一页而心怀感激。果然,金曲奖这个
活动,继阿密特的感动之后,再次带给我难忘的记忆呢。
隔天一大早,我仍陶醉于昨晚的幸运里,急忙前往饭店附近的超商购买报纸,当然是为了
金曲奖的报导。不过,当我打开报纸之后,头版新闻都是彭佳慧、苏打绿、以及林俊杰等
人的获奖消息,不管是那一家报纸,没有一篇是《不要放弃》的得奖报导,甚至有些连轻
描淡写的一行字也省略了,真令人不敢置信。最后,我终于在第几版的小小版面中,找到
了这首歌的相关报导。
基于对多元族群文化的尊重,金曲奖分为原住民语、台语、客家话、以及国语,并个别选
出最佳男女歌手,这样的台湾社会共识对我们外国人而言也值得学习和尊敬。同时,国语
歌曲的获奖歌手通常在台湾社会拥有高知名度以及大批歌迷,也就自然地成了众所瞩目的
焦点,这也是我可以理解的。
但从理论上来看,获得最佳年度歌曲的作品应该是超越语言界线的奖项,也就意味着该得
奖作品在这四种语言之中拥有最高的评价才对。但是报导篇幅比“国语”歌手少很多,完
全不受重视。今年,《不要放弃》为原住民语歌曲第一次入围,甚至第一次获此荣膺,加
上金马金曲双赢,是值得在台湾的文化史上名留青史的一件大事。
我也不是为了《不要放弃》没登上头条新闻岔愤不平,我强调的是在报导份量上的平等待
遇,应该有更加详细的介绍。令人遗憾的是,就连电视节目,也几乎看不到聚焦于《不要
放弃》的报导。当然,小S与张清芳的不当言论确实值得思考,但如果媒体肯将报导这些
新闻的十分之一篇幅和时间给《不要放弃》的话,或许更能引起台湾民众对于原住民的重
视和正面鼓励。媒体工作需要追求两种价值,娱乐性和公益性的平衡点。光是投读者所好
的新闻报导,是否欠缺了媒体应该追求的社会正义和公平性呢?
台湾媒体对原住民文化的报导,我经常听到原住民朋友说:“没有充分完整的评论”“不
关注不报导”等诸多抱怨,当下我虽然可以理解他们的心情,但是台湾社会里国语毕竟占
优势,商业导向的媒体在价值判断上选择了读者爱看的,的确是无可奈何。不过,经过了
这次媒体对《不要放弃》的态度,我不得不好好地反省,自己以前的观点是否也仅止于表
面而已。
我在此向这次投给《不要放弃》的金曲奖评审委员致敬,他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与决定,
然而,台湾的媒体却对于得奖背后的历史评价,表现得过于迟钝。我想这件事情的责任归
属,其实不是那些习惯优先掌握具话题性的娱乐新闻记者,而是应该检讨上头负责新闻取
舍和版面配置的编辑们。
有听闻蔡英文总统为了实现台湾社会的“转型正义”,考虑对过去的原住民政策表达歉意
。其实,台湾社会并没有将全体国民应该拥有的尊重与尊严,同等地赋予给原住民,这是
最大的问题所在。虽然透过修改现行制度或原住民政策,多少能够改善不平等的状况,但
是深植“人心”的差异性歧视却无法轻易改变。
基本上,我认为以外国人的立场来评论他国的制度,不免有多管闲事之嫌,因此把这个问
题端上台面也有点犹豫了。但还是想要指出,以一个媒体人的角度来看,这次台湾媒体的
报导方式并没有给予《不要放弃》应得的尊重与尊严,让我怀疑台湾媒体是否在原住民议
题的报导上缺乏“转型正义”重要性的认知。
http://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8906/181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