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刺客聂隐娘》和《醉。生梦死》的大获全胜,
有太多文章在提,在此就不多说,
展望明年,有赵德胤的《再见瓦城》(非常想看导演如何改造柯震东)
还有几位尚未公布的中生代导演新作撑场,
加上郭承衢首部作,全片只有桂纶镁、陆弈静两人对戏的《德布西森林》,
(光听就觉得完全是把两人送上影后候选人的片子)
尽管今年大师杰作接连出手,
看似明年精锐出尽后又将委靡不振,
但展望片单却还是值得令人期待。
其实觉得这几年的金马奖,
以至于作为先导的金马国际影展,
都一直在做改变,这是很好的事情,
也代表台湾是个很宝贵地,能兼容并蓄所有影片的地方。
以往我们看这些入围作品,
其实几乎没有管道看到这些片,
所以某些片的得奖,我们会觉得莫名其妙。
后来我们都可以从影展的竞赛单元放映中看到,
这几年甚至会把主要影片放在大厅播放,
甚至不只播放一场,让更多观众理解这些作品的特出之处,
而也多亏金马奖一路以来秉持这样的路线,
让台湾观众越来越不只是关起门来一昧只挺自家台湾片,
甚至对各国优秀华语片的胜出,都能心服口服。
举例来说,今年的《烈日灼心》
和《德兰》都放了三场,而且场场客满
而以往入围影片的放映,大都只是为了给评审看,
所以在小场地播放一场,剩下的位置再卖票给观众。
甚至连《塔洛》的放映都一票难求,把乐声影城的800人大厅挤满。
讲《老砲儿》的胜出,在媒体圈和影评圈从来都不是爆冷,
冯小刚的演出一直都是大热门,只差在他没出现在现场而已。
大家引颈期盼的李鸿其,也和《德兰》的董子健一起被拿来讨论。
因为工作的关系,几乎所有入围影片都有看到,
记录片部分很明显地,唯一台湾代表不管在力道和呈现面向,
说老实话,都比香港、大陆的代表弱上不少。
(今年北影最佳纪录片《如歌的行板》没入围真的太吊诡)
《大同》以不用多说,导演的前作《棉花》也是金马得主,
这部片甚至可以给台湾那些推动都更的官员好好看一下,
电影纪录大同市场要拆掉10万住宅,迁移50万人口,
让居民纷纷群起抗争请愿,格局之大,让人看了心想,
台湾拍得出来这样的电影吗?
广告一下,11/24会有《棉花》的放映会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52115618474059/167967260222228/
《我的诗篇》把中国多达数万人,
边在社会底层工作边写诗的“工人诗人”生活呈献地丝丝入扣,
更别说还有一位拍到一半就跳楼自杀的富士康工人许立志,得年仅24岁。
拍摄精致、寄情于景,每一场拍摄都是一首诗。
《明天会更好》的冲突很厉害,很难想到会有一种拍摄经验,
是两边对立的人马都把导演当自己人
(长年耕耘偏乡的无照教师/从城市带来新观念的志工学生),
掏心掏肺对着镜头就是霹哩啪啦说不停,某方面来说完全是奇观来着。
再讲到演员部分,
对冯小刚的演出,看过的人应该会完全心服口服
(当然应该也有人喜欢其他演员的表演),
我自己压宝李鸿其或董子健,虽然很可惜没得,
但这样的选择作为观众也完全能够接受。
小八卦是:颁奖典礼后现场评审们都跑去找董子健,
希望他一直演下去,因为他演得很好,以后一定有机会。
(看过金马的人应该都有深刻印象,因为他演的戏有三部片入围,
而三部片的表演完全是不一样的三个人)
至于先前媒体报导,他是被放到最后跟冯小刚一起讨论的事情,
就不多说了。
(老实说我不知道这样有没有让他更难过XD)
看了很多报导,大家应该都知道影帝和影后的态势真的扑朔迷离,
尤其是影后的部分,
每人在戏里都各有得奖场(展现精湛演技的场次)出现,
你抓不住到底评审要从哪个方向来看。
但因为金马奖不是大众电影奖项,不是人气票房奖,
也因此地位之崇高,才难以被撼动。
尽管私人不是投给林嘉欣而是张艾嘉,
但今年能让影后创下大满贯记录(女主、女配、新人)是让人很开心的事情。
总之觉得,今年金马奖的开奖结果应该已经是大家能够接受的名单了
(尽管自己有拥护的片子没得奖,但是觉得这个名单也完全让人服气)
而这两年金马的典礼几乎都控制在准时(11:30前后)结束,
相较其他两金颁奖典礼,已经是很令人值得鼓励的地方了XD,
可以理解星光大道会这么赶的原因,
而且,就算典礼上雪凤姐讲了八分钟,
后面的时间都还能补回来,这完全可以给主持人和节目单位掌声鼓励XD。
这次许多人说的“不过不失”、“没有惊喜”
对我来说都太过严苛,
不论是入围动画也好,对得奖者的尊重也好,
金马还是三金当中的排名第一。
不论是介绍视觉效果时出现特效制作过程
剧本奖出现剧本台词内容,都太美妙了
不过真希望这些得奖片都能让更多观众看到。
但现实是中港电影在台湾仍还不算是主流,
尤其中国电影还要抽签才能上映,
上映了也不见得有那么多观众买单
到最后对电影公司来说,终究只会是赔钱生意。
至于要怎样改善如此观影环境,
培养观众更多元品味,
而不是只当一日影迷希望奖留台湾,
目前好像还没能想到一个确切的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