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倔强的金马

楼主: tomonori (阅读 旅行 棒球)   2014-11-26 11:58:20
倔强的金马
梅雪风
在11月22日晚举行的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颁奖典礼上,电影《推拿》拿下了最佳剧情片
、最佳摄影、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新人、最佳剪辑、最佳音效等6个奖项。
本片将在周五即11月28日公映,小说原著作者毕飞宇和电影导演娄烨通过一场对谈,还原
了从小说到电影的“对磨”过程。
金马奖再次证明了它的固执,这是一次完全爆冷的颁奖。明显可以看出,它既不想被某种
精英趣味引导,也不想被某些因政治引起的大众情绪所裹胁。也就是它既没有那种曲高和
寡的做作心态,但也不想去迎和那些通俗的大块头电影,它更愿意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
本届金马的大赢家,是娄烨导演的《推拿》,它收获了包括最佳剧情片在内的6项金马奖
。它无疑是娄烨电影生涯中最为温暖的一部作品,但同时他又没有丢掉他的犀利与敏感。
观影过程中,我们似乎真的进入盲人缺少光明却并不缺少活力的世界,当上帝拿掉了这些
人的视觉之后,却让他们的触觉及情感格外发达,在这部电影里,我们似乎有了蝙蝠的触
觉,那些情感的暗涌似乎有了实体,它们不动声色却波澜壮阔。这是一部在叙事方式上相
当中国化的电影,这部电影看起来没有主角也没有主线,而且里面的情感状态也太过细腻
,所以难怪在年初的柏林电影节上并未得到多少赞誉。有意思的是,曾获得柏林金熊奖、
最佳男演员银熊奖的《白日焰火》在金马上颗粒无收,和《推拿》刚刚相反。《白日焰火
》这部阴郁、暧昧的电影,看起来更像欧洲文艺电影的孩子,它所描绘的人与人的疏离以
及存在主义的倦怠是欧洲电影中很熟悉的调调。金马这次做出与柏林完全相异的选择,更
多的是反映出他们捍卫东方文化阐释权的决心,这里面有一种为自己的文化张目的自觉性

这届金马的很多奖项看起来更像是一次宣言,它以坚决甚至稍显极端的方式宣示著自己的
价值观。比如在《推拿》中没有表演基础的盲人张磊获得了最佳新人奖,虽然相对于《归
来》张慧雯等人,她确实演得更为细腻且生动,但张磊的盲人身份,也确实强化了金马奖
一直声明的纯粹以作品论英雄的基调。也正是这一点,当结果出来时,整个新闻中心被一
片惊呼与鼓掌声淹没。
还特别能证明这一点的是,一直在台湾呼声极高的某片在最佳影片上的落马。这部由魏德
圣监制的大热片颗粒无收,这让很多人都觉得有些诧异,金马主席张艾嘉在台上特意要感
谢本届的台湾籍评委,因为他们做了会让他们处以危险境地的决定。但他们用他们特立独
行的选择,再一次向世人宣示他们只想以电影本身为唯一评判尺度。
在这种强烈的好恶中,它选择出来的奖项或多或少显得有点情绪化。为了洗脱他们从来不
分猪肉,就给了陈建斌最佳男演员、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新导演三个奖项。为了表达在这
个金钱时代对许鞍华仍然有着胆识和雄心去探索电影新的叙事方法和可能性的敬仰,就对
她以最佳导演相赠,以至于许鞍华本人都措手不及,她上台之后的第一句话就是,“本来
我已经做好准备为艺术牺牲了,拿到奖反而不知道说什么。”
在一些小奖上面,本届金马也同样不愿从俗,比如将最佳动作设计颁给《救火英雄》的黄
伟亮,这同样让很多人惊诧。因为《绣春刀》的桑林,以及《一个人的武林》的甄子丹、
元彬等人显然更为大众所认可。曾参与好莱坞电影制作的桑林,将街头巷战风格引入古装
武侠片,一新这些年武侠片的风貌,而甄子丹等一票香港顶级武指则维持了港产动作无新
意但确实一流的水准。但从产业本身来说,得说金马奖这个决定有着积极意义,当动作特
别是香港动作成为脱离电影语境和整体成为一项纯粹的杂耍时,这个奖项提醒,动作应该
是整体艺术中的一分子,它是为剧情服务的,任何超出剧情需要的炫丽都是耍流氓。
相对于内地电影的大获全胜,台湾电影显得相当寂寞,高冷的金马并没有因为它的出身而
对于台湾电影有所偏袒。台湾电影仅有的两个奖项是易智言的最佳原创剧本《行动代号:
孙中山》、《回光奏鸣曲》陈湘琪的最佳女主角,这两人身上寄托了太多台湾电影的期望
,所以两人得奖的反应都相当激动,易智言在后台采访间跳了起来,而因杨德昌的《独立
时代》出道、与蔡明亮多次合作的陈湘琪,则流泪不止。在这个内地电影越来越强势、整
个电影中心移往北京的时代,台湾电影的失落感在所难免,而台湾电影人相较于香港电影
人显然更有文化自尊心,于是这种失落也就有了一种悲壮感。被评为年度台湾杰出电影工
作者的黄志明被称为“台湾电影之肺”,他最感人的事情是到处借钱拍出《赛德克巴莱》
等一批电影,在颁奖现场,他还给魏德圣签了800万的账单。说实话,看到这里你很难不
被感动,有这样一群人,让你知道,理想主义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因为他们的存在,你
从内心深处愿意相信他们将实现新的电影复兴。
除了本届评奖的激进,另一个现象也相当明显,那就是新一代创作力量的崛起。比如《殡
棺》的忻钰坤、《少女哪吒》的李霄峰,包括《推拿》的摄影曾剑,以及短片《锤子镰刀
都休息》的导演耿军,无论获没获奖,这些年轻的创作者显示了他们独特的创作力,而他
们的路才刚刚开始。这些人的存在,让本届金马显得相当年轻,也让它不只是一个竞赛,
而成了一个平台,预示了未来华语电影的大略样貌。
说实话,我很喜欢这一届金马,虽然就像前面所讲,它有点太任性了,但在这个普遍平庸
普遍噤声的年代,有一个奖愿意张扬自己的价值观,愿意在价值观上引导整个行业,已属
难得。更何况在整个华语电影圈奖项中,它是最为公正和透明者之一,从这个角度来说,
我们得珍惜这个它任性的存在。(来源:北京青年报)
http://news.163.com/14/1125/02/ABS6CUIV00014AED.htm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