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站/入围的大陆片 许多看不到
【联合报╱记者王雅兰】
隆重办完金马51,金马奖抱持着从“1”开始的心情打造全新气象,大陆影人和作品拿下
很多大奖,难免遭讥“又是金鸡百花奖吗?”金马奖主席张艾嘉心知肚明,主动在台上说
,佩服其中的台湾评审,“他们是冒着生命危险才拿出这份名单的”;但不执著“奖留台
湾”,更证明金马奖的无私、在华语影坛的权威性。
今年入围金马奖主要奖项的影人作品,约一半来自大陆,因大陆片在台上映每年只有十部
配额,入围金马奖不见得能上映,因此金马奖往往变成电影圈与媒体的一头热,观众看不
到电影,参与感也降低。
文化部十月底宣布放宽限制,大陆片只要在奥斯卡、坎城、威尼斯、柏林影展竞赛各单项
获奖,以及在金马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项,即有资格在台上映;既然鼓励好片,
美意何妨多一点?
其实,文化部应该开放大陆片“入围”金马奖主要奖项,就不受配额限制;因为金马奖评
审总比抽配额的运气牢靠,能入围就表示经过审核,有一定的品质水准,为何台湾观众对
好片,只能望片名兴叹呢?
再者,配额抽出的大陆片良莠不齐,缺乏口碑,观众兴趣缺缺。这两年配额抽出的大陆片
票房都很惨。今年更惨,抽出十部竟然只上映了六部,最低的“一江明烛”只有六万元票
房;“致青春”也只有八十五万。
但本届影片包括张艺谋“归来”、陈可辛“亲爱的”,都没入围最佳影片或导演,但值得
推荐给观众;入围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的“闯入者”、“一个勺子”,也不符上映要件
,观众岂不扼腕?
大陆有不少批判社会的犀利作品,无法在大陆上映,例如去年贾樟柯的“天注定”,去年
入围金马奖但未拿到大奖;若非文化部特准以影展方式在台上映,就埋没了好片。台湾能
上映在大陆受到箝制的好片,更能彰显台湾的多元与包容,这不正是电影该传递的价值?
文化部可再大方一点。
【2014/11/23 联合报】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2/908413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