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wtcwt (胖七爷·瘦八爷)》之铭言:
: 婚纱照没时间拍 也不打算拍
: 我跟先生也不是爱拍照的人 所以交往到现在的合照不到10张
: 什么成长影片 根本就没列入我们的考虑之中
: 礼服 也不打算更换 决定一套龙凤挂穿到底
: 整个婚宴只有一次进场 然后一次舞台上敬酒
: 新郎跟新娘安稳吃饱 各自散开去亲友旁聊天
: 最后合体敬酒 送客
我们直接从实际的规划开始看这场婚礼的规划:
一般婚礼的最常见流程是:
一进-上台-换装-二进-上台-逐桌敬酒-送客,整场活动约2.5-3.5小时。
(通常一进二进前会搭配影片,一支成长一支交往最常见,近年大多还会包含婚纱轮播)
你们的规划排起来会比较像是:
一进-上台-逐桌敬酒-送客(若只考虑程序执行,这段时间应该会<45分)
就这个规划来说,若希望婚礼简单仍然保有质感,我认为乐团会是最划算的投资,
原因有二,而且都非常直观。
[1] 乐团演出时间特长(划算)
这种案件应该是一般婚礼乐团最不喜欢接的案件,因为演出时间特别特别长
(因为没有其他程序,一般大多1小时左右,这场可能要演到近2小时),
一样的费用却能听到更多的歌,就Cp值来说超划算。
但由于没有程序,所以整场婚礼的质感基本上就是托付在乐团身上,
所以建议要找比较能聊天但又没有侵入性特质的乐团,如果从乐器上来说,
就是找以木吉他为主要伴奏乐器的乐团,这些乐团通常比较清新。
(弹木吉他接案的人比较多,不然找Keyboard也是可以的,但会贵一点)
如果新人妳人在北部,找一些有经验的结头艺人也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且街头艺人很多都是单人成团而且又特会聊天,整体预算会比较节省。
[2] 体贴各种宾客的需求(体贴)
在原来的po文下面有很多人表达乐团很吵或是觉得装熟让人很不适,
但其实这种东西通常可以事先沟通好的,乐手自己也很不喜欢下去走,
带着乐器走在人群里感觉很差,很多时候其实也是宾客要求必须配合。
这点想谈的就是这个,PTT的使用者大多年纪与我相仿,30-40岁之间应该最多,
我们这年纪参加婚宴的目的大多同学会性质,所以聊天是绝对是最重要的事,
这点我完全同意,之前我还遇过宾客跑来PA台要求背景音乐关小声一点。
但婚礼不是只有这群人,这是思虑周密的新人都会考量到的细节。
在婚礼中,新人就是主人,照顾远道而来的客人我认为是应该的。
如果一场婚礼30桌,办过婚礼的都知道,
很多时候新人自己朋友的桌数都不到3分之一,
所以这些说著乐团很吵的人,其实常常都只是意见比较听得见的少数。
父母的朋友、长辈、不常往来但必须出席的亲戚,这些算长辈群组;
从摇篮到高中大学的孩子们则是子姪辈群组,在一场婚礼中,这些人往往占多数,
你不帮他们找重点看、找点互动的机会,
(因为甚至可能连无限反复的婚纱影片都不会有,舞台上一片黑~)
他们真的就只能玩手机玩一整场或是到处捣乱等著把菜吃完赶快回家。
过去的婚礼乐团确实很多是以音量取胜,但那已经是过去式了。
现在如果真心想找,安静不吵闹且有质感的乐团越来越多,
用清新或是acoustic作为关键字应该能找到不少选择。
真心推荐帮他们找点事情做,如果最终规划空白时间仍然这么长,
那一个不吵闹又清新的乐团可能是现有婚礼节目中最适合的,
魔术精彩但表演很难延长(而且费用不低),
单有主持人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程序基本上也很难自己不断地聊天。
单独放音乐在婚宴普遍吵杂的状况下很难起到吸引注意力的作用。
当然,如果希望的婚礼是一场纯粹的聚餐那当然东西好吃酒顺口就没问题,
但如果希望婚礼有一些记忆点或者是希望让宾客宾至如归,
邀请乐团演出会很简单直接的让他们感受到新人的用心关照,重点是新人超级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