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事对我说:“身为一个设计师,自己的喜帖当然要自己设计呀!”
于是我便傻傻入坑了。
无音乐网志图文版:
http://blog.yam.com/enidnew/article/139366379
能作出这么美的喜帖,真的超有成就感的啦!
那为什么要说它是个坑呢?因为这喜帖一份的成本价就逼近百元,
从发想到完成则花了两个多月时间,不但肉痛而且磨人,
没耐心的人千万别轻易尝试,且听我娓娓道来~
喜帖不是手工卡片
一开始我还真的朝手工卡片的方向去发想,
因为之前逢年过节都是自己做卡片送老公,
累积了不少经验,还特别偏爱立体卡片,
幻想亲朋好友收到手工喜帖会像老公收到卡片一样(?)开心...
回头想想如果一张卡片最多花三天做完,
那么70张喜帖就要...呃...210天,还没做好婚礼都办完了...
只得返回印刷老路,那么来看看别人的喜帖都长什么样子吧!
(https://www.pinterest.com)
![]()
还是不死心的找了很多立体卡片,
不过老公说中间和右边比较好看,就把方向定下来囉~
首先还是要画画
翻出久违的铅笔和水彩笔,不用画得太精致,电脑可以帮妳处理很多细节。
周末下午画了几张小花卉框,选出最满意的扫进电脑调色加工,
再发想内文keying编排,就完成内页挡案~
接下来才是大工程,得把人物草稿,
花草树木素材全部丢到向量绘图软件里面去编排描线,
加上我们俩的字母缩写还有结婚日期,给厂商打样的图稿要是线稿。
之后选纸试样,开始无止境的打样。
一开始画得太细,割出来焦的焦,断的断,
几乎每周都要跑一两次厂商拿割好的纸样,
再回电脑前调整图的粗细度,再打样,再调,
来回磨了一个月之久。
![]()
令人难以抉择的选纸,最后还是采用了较厚的褐金色。
浅谈雷射雕刻
这些喜帖这么细的镂空线条,
没办法像传统印刷做刀模,一刀了事,
得用雷射雕刻一张一张割。
因此雷雕的计费方式是以时间(图面镂空繁杂度)为主,
数量才是其次。
雷雕的高温会让纸张的切割边缘炭化焦黑,
所以选纸和试纸,也是输出时重要的一环,
基本上选择较深色,成分较单纯的纸材,会比较保险。
台湾,尤其是中部这边,自己做雷雕的厂商很少,
我找了许久只在台中找到两间,
第一间厂商自己还有卖雷雕机台,
但我询问后把初稿寄过去便石沉大海。
第二间算是一人厂商,老板很忙碌,
反倒热血地陪我磨耗了许久。
雷雕喜帖当然也有公版,已经计算好排版与纸材的公版喜帖,
从中国大量制作运送来台湾,成本是我自己独立输出的一半,
若不透过厂商自己上淘宝买,价格还会更低。
大量输出前仔细校对内容
大量输出前仔细校对内容,
大量输出前仔细校对内容,
这点很重要,所以要讲三次。
不要像我的夯夯老公写错婆婆名字,让我含泪重印。
而既然要重印,我便把内页底色从白色改为浅粉红。
免不了的家庭代工
拿到的成品并不会如图美好,一叠内页与一叠封面,
得一张一张把内页嵌入外封面,
而且我们没有开刀模压折线,
所以也得自己手工划折线,折好勾紧~
这喜帖让我肠思枯竭,
信封就值接选公版来印(也没时间自己设计了),
印错的内页也想办法废物利用,裁下有用的资讯来后加工,
再写个喜饼提领券什么的,整个和式桌就是我俩的代工厂~
看了这么冗长的过程,妳还会想自己设计喜帖吗?
虽然是被同事推坑,
但也有其他同事在我水深火热的时后奉劝我放弃,
遥想他当年结婚时也曾自己设计喜帖,
烫金烫银又打凸什么的,送到印刷厂一估,
一张竟然要花将近三百元
(到底是什么样的设计让我超好奇的)...
所以他便很干脆的放弃了~
听了之后我便咬牙定一个底价,超过一百老娘就不做了,
可惜估价时没有超出预算,人算不如天算,
内页重印后还是超过了,这就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