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硕_GRE Optional,谁会交成绩?

楼主: liamasso (字神帝国)   2023-05-27 19:00:46
大家好,我是字神帝国的李硕老师!
今天要来跟大家分享底下这篇我最近读的 Paper (去年 2022 刚发表!),这是文献上第
一篇有调查申请者特质与 GRE Optional 关系的文章,觉得很适合给不确定要不要交 GRE
成绩的同学一些参考!
如果你也想知道谁会交成绩给 GRE Optional 的科系,那就继续看下去吧!
▍文章标题:Who Sends Scores to GRE-Optional Graduate Programs? A Case Study I
nvestig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atent Profiles of Applicants’ Undergrad
uat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pensity to Submit GRE Scores
▍重点摘要:
1. 本研究主要调查在一间美国研究型大学中,GRE Optional 的 Programs 里申请者的背
景 (请注意本研究有剔除国际生,data 都是大学在美国念书的申请者)。这些申请者“所
毕业的大学”可分为三个类别:More / Moderately / Less Selective (高 / 中 / 低严
格筛选性)。
2. 研究发现,毕业自 less selective 大学的申请者,相较另外两类别,更倾向提交 GR
E 成绩。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有二:一是 less selective 的学生可能对于 GRE Optional
的政策“较有疑虑”,他们觉得不交成绩可能影响最后录取;二是这些学生可能认为自己
“大学名声较低”,若提交成绩,可弥补校名问题,也展现自己对于做学术已准备好了的
积极心态。
3. 从有缴交成绩的申请者来看,less selective 的成绩明显高于 more selective,分
数如下:Verbal (158.32 vs. 154.94)、Quantitative (153.38 vs. 150.70)、AW (4.41
vs. 4.19)。
▍启示:
虽然这个研究的 data 没有国际生,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它的研究结果,再综合其他文献
,来获得一些 insights:
1. 校名在申请上占有一定重要性
其实在南加大教授 Julie Posselt (2016) 的专书 Inside Graduate Admissions: Merit
, Diversity, and Faculty Gatekeeping 中 (超多 GRE 单字的一本书XD),就有针对多
所名校 Admissions Committee 做过满深入的研究,发现教授在筛选申请者时常有“菁英
情节 (Elite Homophily)”,亦即教授们偏好来自自己母校或知名大学的申请者。Commit
tee 常会认定名校毕业的申请者有一定的学术训练,因此倾向录取。所以上述研究中,校
名不好的学生会想要交 GRE 来展现自己的学术能力,似乎满说得通。
而美国教授又听过台湾哪些大学呢?我相信一定不多,我是政大毕业,至少当初在美国时
真的没什么教授知道政大 (系上也没有台湾教授),而唯一知道政大的是一位博士生,因
为他曾经到政大语言中心学过中文哈哈。
2. 量化资讯加速 Committee 审查:热门校系每年都会收到海量的申请文件,所以 Commi
ttee 在做审查时也会经过很多 round。Posselt 一书提及,为了要增加整个筛选效率,
跟数据相关的申请资料就常扮演关键角色。这些资料包含了 GPA、TOEFL/IELTS、GRE,以
及上面所说的学校排名。因此,把标准化测验考高 (GPA 跟大学排名已无法努力),先抓
住审查者的注意力,不要很快被刷掉,其实是很有道理的策略。
3. GRE 分数是很可以努力的:上述研究中,满惊人的一个发现是 less selective 的 GR
E 分数是高于 more selective 的。所以这边满需要鼓励那些自觉申请体质不佳的同学,
不要放弃这个能增加你申请强度的考试 (尤其又知道 Committee 容易有前面所述的两点
状况)。而若本身申请体质就很不错的同学 (校名好、语言成绩高、有研究或工作经历等)
,恭喜你,已经有很棒的立基点,若加上一个亮眼的 GRE 成绩,可以发挥锦上添花之效
。我自己教过特别多不同程度跟背景的学生,相信 GRE 是个很能短期冲刺、掌握方向拿
到理想成绩的考试。
-
虽然我们从很多网络资讯或身边朋友的意见,会感觉研究所对 GRE 的重视程度越来越低
,不过在看了那么多文献后,我认为仍有一定比例的教授会默默对这个量化数据有一定程
度的自我解读 (没办法,刻板印象永远存在)。
当然,每个研究都有可以吐槽之处,我这篇所提到的研究也不例外 (就像我们不知道那些
有提交 GRE 成绩的申请者是不是最后有成功录取等),但至少这研究是发表在教育领域很
不错且有 peer review 的期刊上,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种种文献得
知一些有别于他人经验的资讯,藉以建构更完整的留学申请面貌,而这正是我撰写此文的
目的。
希望这篇文章能对大家有些启发,尤其如果你对于要不要准备 GRE 感到很茫然的话,这
篇资讯很值得你参考。此篇文章欢迎分享给你身边可能也需要 GRE 的友人,也欢迎追踪
我的 Dcard 卡称和 Instagram,里头有更多学习资讯提供给各位唷!
感谢大家很有耐心阅读至此,我是李硕老师,美国 Indiana University 应用语言学硕士
(GPA 3.97),喜欢用科学的方式进行 GRE 教学与趋势分析。我们就下篇文章见啦~
李硕老师 IG:https://reurl.cc/GXY15A
李硕 Dcard 卡称:https://reurl.cc/QWoM5o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