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清大资工二战325 进步19分 感谢MasonGRE

楼主: brayce1996 (brayce)   2019-09-28 17:27:46
求学背景:国立清华大学 资工系毕业
英文能力:TOEFL 97 (2018/11), TOEIC 830 (2018/5)
准备时间:2019/5月平日班 - 2019/8月共三个月
考试成绩:
一战 306 V143 Q163 AW3.5 (VQVQV) 2019/7/15
二战 325 V156 Q169 AW3.0 (QVQVQ) 2019/8/17
[前言]
在去年毕业后,开始准备托福时,就有看到一些考高分的朋友透过Mason GRE发文领奖学金。当时还不知道GRE的考试方式还有实际难度,只有耳闻单字很多又很难;由于自认为英文底子不算很好(高中毕业时多益考635),大学时也只有看看原文书、查资料会使用英文,觉得全部靠自己准备应该不太行,心里就已经决定准备GRE时想透过Mason GRE拉我一把。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我觉得Mason GRE主要是帮我省很多时间,也把整个考试的入门门槛降低,并让我在准备的过程有迹可循,再加上有那么多学长姐的成功经验,让我更能放心的照着Mason的读书计画准备而不用去担心这个计画是不是足够周全。
会想要写心得文主要还是因为第一次考很糟,而第二次有幸能够拿到高于自己期待的分数,希望可以分享给更多对自己能力没把握、没考到自己满意分数的人,因此我的心得文主要着重一战到二战期间我所做的事。
[单字]
在准备考试的前期,单字填空题的困难点在于:选项的单字看不懂或是句子中的关键提示字看不懂,这个困难的解决方法只有背单字,把不会的单字都学起来。而Mason的前几堂单字课,在比较难的单字旁边都有标注中文,辅助我们在没有单字基础的前提下还是能够学习填空技巧,同时也代表:若单字不是问题,那其实这些题目我们都可以答对,进而强调背单字的重要性。我觉得这个编排对我的帮助很大,避免我只因为单字不会而受挫到信心全失。
除了课本编排的巧思,Mason上单字课时也提供各种记单字的技巧,并且针对大部分的高频单字讲解记忆法,核心概念就是“跟自己已知的概念挂关系”,像是谐音(flair飞儿乐团=有才华, paucity跑整个城市找=缺乏)、字根字首(subvert=sub下面vert转=翻桌=推翻,颠覆)、电影影集字(Sheldon
Cooper说idiosyncratic)等,这些方法都能够帮助我在看到字的时候,能够透过回想当初背这个字的情境而推出字意,经过频繁的反复操作之后,就能够反射性的连接中英意,甚至看到英字就能直接意会这个字的概念。而我是透过Quizlet来完成反复操作的这个阶段,透过搜寻可以找到很多前人已经建好的单字集;我个人比较习惯小范围反复操作,而把2000单分成100个为一组的小单字集最能符合我的需求(作者是TsungKai_Wang)。在背单字的同时搭配填空练习、考满分机经,能够更熟悉这些单字使用的情境,常考的字也会一直出现,辅助加深记忆。
到了准备后期,单字渐渐不再是问题,几乎所有的单字都看得懂,但难的填空依然不容易答对,像是三格填空,常常第一个空格三个选项代进去都可以读得顺,必须知道第二或第三格才能决定第一格,而三格的相对关系又有各种可能。后期的准备就必须靠Mason上课提到的解题技巧,利用因果、转折、对等、抽换词面等技巧来完成,我觉得也是这堂课的价值所在,不用在没有基础的前提下自己去整理或意会各种题型的逻辑关系,把学习门槛降低同时也节省时间。
[阅读]
GRE的阅读在时间限制下,真的变得超难。Kory在阅读课上说过:“到最后大家单字其实都差不多,要分胜负就看阅读。”
课堂上,Kory告诉我们要怎么练起一个主动式阅读的习惯,并且实际操作我们练习的时候该做的每个步骤,我觉得收获很多;之前准备托福时也知道主动式阅读的重要性,但就是不知道怎么养成这个习惯,光靠脑袋想着“我要主动阅读”是没办法达成的,而Kory要求我们在准备时,看完一段句子时要停下来想想看接下来文章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考题可能会怎么样出,并且在看完文章后,从头到尾简要的整理整个文章架构跟逻辑,如此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对文章的掌握度。
[数学]
KH的讲义把数学切成三份,大概是这样分类的:题型介绍跟基础(基础数学)、考题分类(数一)、模拟练习(数二),每一本的功能都很明确,也都真的一定要练完,才能足够熟悉题目的考法跟用语。
一战的时候因为我对自己的数学满有把握的,加上练了数一的前50页几乎没错几题,以为这就是传说中简单的GRE数学,所以就没有多做练习,因此一战遇到几个问题:题意不懂不确定,以及时间掌控问题,而这两个问题都可以透过多练习解决,于是准备二战时我把所有的教材都仔细做过一遍,并且做数二时计时20分钟内要完成,模拟在不能检查的情况下的稳定度。此外为了维持对题目的敏感度跟解题模式,每天都有抽空练习(后来题目都做完了,就找猴哥难题来练)。
另外,每次练习我都会把做错的题目记在记事本里面,这样考前一周的时候就可以把曾经错过的题目都拿出来做,提醒自己哪些题目是自己的弱点,哪些地方一定要做检查或特别小心处理。
[作文]
我一直认为写作文是一件很烧脑、很麻烦、很难的事情,所以我都会在开始读书之前花30~40分钟写一篇,免得拖到晚上,就会因为读了一天书很疲惫就直接不写了。考完一战到二战期间几乎每天都写一篇,Issue跟Argument交替写,如果写完以后没时间检讨至少是保持手感;如果觉得写得不好或是超过时间,透过仔细检讨或参考别人的范文就有机会进步。我也有请朋友帮我看作文是不是足够好理解以及是不是有错误用法等,透过别人的角度来检视自己的文章也有显著的帮助。因为一战后是天天练习(有时候一天写两篇),所以总计Argument,
Issue约各写了25篇,不过我觉得自己的作文还是需要更多练习,二战前30分钟写完后大概剩不到一分钟,没时间检查文法跟typo,且成绩也不是很好,所以心得的参考价值也比较有限。
Argument:
Mason上课有说过这算是投资报酬率较高的一个项目,的确只要照着Argument讲义上的步骤练习,就能明显感觉到进步,讲义内提供各种参考模板、攻击切入点、用词转换等等技巧,都是可以在练习的时候直接引入使用的,如果觉得好用就直接纳入自己的麾下,用不顺手就换一个。举个例子:像是看到讲义中有提到攻击“错误推论”的写法,那我就会在下次写Argument的时候使用这个攻击法。因为Mason也常说不要用自己不熟的句子或单字,我认为有自己固定的攻击套路是必须的,所以在考前我也尽量只用自己熟悉的攻击工具包。
Issue:
Issue真的很不好写,如果没有自己先想过题目,要临场想真的非常困难,一战的时候没有把Issue讲义翻完,到二战前才知道原来Issue讲义后面有把大部分题目的想点整理好,如果自己没办法想出很好的点,可以从这边参考到很多优良的考量点跟写法。我觉得收获最大的是练习完高频题以后
可以直接对照Issue讲义的范文,看看别人是怎么把自己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表达清楚的,或是别人是用什么方法来切割正反面的观点。
[时程与检讨]
虽然第一次没考好,不过也不算是没有功亏一篑,至少让我在准备二战时不会那么辛苦,可以不用为单字不足烦恼、专注在解题技巧,所以没考好也千万不要放弃,因为读过的东西短时间不会消失。
一战的失败主要在于:没有把Mason说必练的东西练完,考完当天点开“考差咨询表单”后,就完全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考差了...
以下是一战前的努力:
- Issue跟Argument大概各写了10篇左右 (以高频题为主)
- 逻辑阅读从头到尾写两次
- KH数学一写了大概前50页
- Mason2000单全部背过一遍 (一天20页+复习昨天背的20页,考前约记得5~6成)
- 单字填空本+单字填空1~6 (背完单字后才开始练习)
- PPII-1
一战没做的:
- KH数学一、二全部完成
- Mason 1000 99%看懂
- 阅读机经
- 填空机经
- PPII-2
二战准备时则是把这些全部做到(包含一战前的也再做一次)
[总结与感谢]
真的非常感谢Mason GRE让我能够在三个月内拿到自己满意的分数,也很感谢准备时帮我看作文的朋友,还有支持我全力准备GRE的家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