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日期及地点:一战2018/01/05 台中地球村
考试成绩:一战325 (QVQVQ,V155 Q170),AW3
考试身份:中研院研究助理
英文能力:学测15级
准备时间:11月平日班,10-12月共三个月
准备教材:
10月:OG、红宝书 (想速战速决不推红宝书,短期成效不高)
11-12月:Mason GRE所有讲义、考满分、Quizlet
[前言]
其实我是打算先工作一段时间后再来考虑要不要留学的。
退伍前某天偶然看到朋友在准备GRE的动态,
研究了一下发现原来成绩可以保存五年之久,想说现在有时间不如就先来准备看看,
当作提升英文能力也不错。于是,在10月买了OG和红宝书试着自己读了一个月,
发现这样效果实在太差,自己准备可能要花很久的时间,也没有信心可以考好。
结果11月一退伍我就搬到台北,来Mason门下报到了。
[字汇填空]
虽然几乎没有预习上课的讲义,但就算时间紧迫,
一部份也好一定会设法复习上过的内容,
并且把难记的单字打到Quizlet。课程结束后隔天,我马上就得出国十几天,
其间都是靠之前准备的Quizlet来维持记忆,在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上,
不管旁边在看什么电影,我都在拼命滑Quizlet,幸好回来后写填空本时没有想像中痛苦。
我觉得边写题目边记单字是比较好的方式,一定要熟悉单字的用法和变化,
不然很多单字就算背过到时可能还是选不出来,而且顺便多记几个同义字也都很有帮助。
Mason上课也会配合有趣的图片和影片,还有各式各样令人难忘的口诀来帮助我们记忆,
好好认真听讲可以大幅提高准备效率。
[阅读]
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英文阅读能力还不错,做了GRE的阅读后发现这原来是个错觉。
题目怎么做都做不完,而且正确率也不高。
我把考满分相关的JJ全部做完感觉还是很不好。
后来只好采取务比较实务的策略,几乎放弃长篇阅读的部份,
争取更多的做题时间来提高正确率。根据往年的分析,
Verbal的部份只要对一半就有机会150。因此,确实拿下一些基本分很重要,
当然其它的部份也不能完全放弃,还是要大概看一下猜一下。根据实际做题的经验,
很多题目就算想个老半天到头来还是会错,千万不要浪费太多时间。
看了一篇又一篇又长又难懂的文章是很痛苦的回忆,
不管圣诞还是跨年元旦都和GRE一起渡过,幸好短短几个月就分手了。
不时会想起Kory说过的话,GRE本来就应该很难,
为了别让那些留学意志不坚的人出去受苦,因为不管是到国外求学或是工作,
很有可能会遇到比准备GRE更困难的挑战。不得不说,Kory上课非常精采,
提供很多实用的建议,不管是短期准备考试还是长期提升阅读能力都让人获益良多,
每堂课都是满载而归。
[数学]
因为我本身是理工背景,这个部份相对而言并没有那么危急。
主要就是认真听讲,上课有时间尽量把题目都做一做,考前几天写写pp2练练手感,
并确实检讨做错的题目。其实我在模考也从来也没有满分过,有时写得心浮气躁,
还曾经拿过很离谱的分数,还一度担心这个部份会不会出问题。
不过,仔细订正时发现几乎都是粗心大意,并非真的不懂。
因此,我觉得考前一周左右,每天练个几题,维持手感特别重要。
对题型多熟悉一点就能写快一点,一定要预留充足的时间回去检查有做记号的题目,
才能稳定表现。KH上课还蛮仔细的,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帮我们复习数学的基础。
课堂上有两次模考可以先评估看看自己大概需要多时间准备,
这样到时若发现没有什么时间复习这个部份,
至少心里也会有个底,不至于会觉得太心虚。
[写作]
这个部份我表现不太好,但其实也在预期之中。
我觉得写作的部份是最难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的。
我基本上就是跟着读书会一周写个一两篇,然后每周一次讨论一下,
不过我一直对自己在时限内写出来的东西不甚满意,但也无可奈何。
考前我写了Issue和Argument各五篇最高频的主题,然后把其它高频题也稍微想过,
也研究了一些感觉看起来比较亲切的范文。Mason的教材整理的很好,
各种级别的范文都有很丰富,上完短短两堂课就会对AW整体有比较感性的认识,
知道大致的准备方向。其它部份,我都尽量按照Mason提供的读书计划来准备,
总体来说安排的很不错,按表操课也比较不容易慌乱。
[结语]
感谢Mason和他强大教学团队,让我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准备的方向,
大大缩短了盲目探索的时间。也很感谢读书会的成员们,有人一起讨论一起受苦,
感觉似乎也没那么痛苦了。最后,特别感谢中研院的前辈们传授我很多宝贵的经验,
其中不少之前也是Mason的弟子,算是我的师兄姊。
让我准备到最后开始怀疑自己的时候,可以坚持下来好好打完这场硬仗,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