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与位的关系...

楼主: GOFOR (......)   2003-05-08 18:51:37
“德”与“位”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在两概念的发展中,自有一定的脉络可循,其中或相关涉,本文的目的即在述说“德”、“位”两种概念间的牵连。要说明“位”的概念之前,我们得先就“德”的概念作出讨论。
  
  人在认知的过程中,不停地将自己与外界异化,也将别人与自我异化,进而成为群体之别,“德”或许是上古人类内心观照外在以分别人我区分的一种衡量标准,“德”在《说文》中解为“升”,有时也同“得”字,上古文献中,两者通假普遍。“德”据杜正胜先生的看法,是战国晚期一种与精神与魂魄相近的概念,不是后世所谓令人尊敬之高尚行为的德 。
我们或许可以把最早的“德”字解作“得”,意谓内有所得,也就是说,德为体内之存在,非外表之善行,因此,上古德字前常与形容词连用,而德并非先天便是好的,可以经由后天改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上古常有“明德”,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尚书》<尧典>中也见“克明俊德,以亲九族。”,就是很好的例证。《国语》<晋语>中很有名的一段话:“异姓则异德,异德则异类。……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在初始“德”的概念发展的时候,并没有一个群体共同拥有一种“德”的说法,演变至中期,“德”也作为一种划分群体认知的工具。这或
许是德字于后代渐渐演变成拥有某种道德意义的开端,在德字道德意义形成之前,毋宁将它作较中立的解释。从道家的脉络来看,是偏向于把“德”与精神、魂魄、气等概念放在一起的,如《庄子》<天地篇>:“物得以生,谓之德。”邹衍有五德终始说,将之与德字在战国中期的发展脉络并行来讲,我以为是谈的通的!及至其后,汉代贾谊《新书》<六术>中说:“诸生者,皆生于德之所生。物之所以生谓之德。”可知“德”的概念前后是有传承地。
“位”的概念则是与儒家“正名”的想法不可分,儒家以礼治国,名份是很讲究的,也就是社会阶级的维持,《论语》<子路>篇中孔子说:“必也正名乎!”,在当时孔子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说法
,又说君子素其位而行,这里的“位”,其实就是《礼记》<哀公问>中的“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的位。“位”在儒家来说是一种外在的表现,而非“德”般内在的特质。但两者是相因应的,一是外在社会架构下的产物,一是上天给于的。《论语》<述而>篇中孔子就说:“天生德于予”,孔子是承认德为天赋的,这当然是儒家天命论很重要的一环,但在上古儒家的论辩中,我们却常常见到儒家们想将位与德两种概念混合为一,这应该是战国中期以后“德”涵义被儒家吸收后所发扬的,战国后期儒家有所谓五端的说法,事实上是利用了道家的说法,甚而
我们可以说德在战国是一个普遍的概念,但渐渐为儒家所运用,最终变成与社会运作的秩序合在一起讲,汉代郑玄注周礼便说:“德行内外之称,在心为德,施之为行。”德已经演变成内外兼顾的意义,而非原始的仅于内在一种人格特质,这也可以说是儒家内圣外王之说的一个源头活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