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喆:种一颗黑白色的种子 我在武大教围棋
文章来源: 喆理围棋
两百一十六份试卷堆在书桌上,我有些踌躇。不知为何,读学生的卷子让我想起十五
六岁时收到未曾谋面的笔友回复的长信,急匆匆拆开信封,瞄到第一行,立刻翻过来看看
落款结尾,然后把信纸摊平在桌上,竟一时忍住不读——是怕太快读完了。
因是体育课,不留作业,平时都是我一人在台上讲,学生们听取技巧,在棋盘上对弈
练习;讲文化内容,现场的问答交流并不多,唯有期末试卷能看到学生们的细致反馈。技
术题目之外,开放的论述题(五选二)占到五分之二的分数,学生们的思想在此间流露,
我心怀忐忑,把阅读这部分当作对自己一个学期工作的奖赏。
思考围棋的同学们
大部分是零基础的学生,我时常想,围棋课对于他们的大学生活将意味着什么?每个
学期200多位学生(十年就是4000人次),来自全校几乎所有的专业,又将走向五湖四海
,二十年后,他们会怎样回忆围棋?
四十年前,围棋在大学里的风行成为围棋走向大众的时代契机;而今,围棋只在少数
大学里能拥有专门的教室空间,极少数大学里才有高质量的围棋教学。经过一两个学期的
课程,学生们在课上感受的围棋,与这个时代塑造给他们的围棋形象,是否还能有所不同
?
在课程感想里,有许多学生说最喜欢的一次课是“AlphaGo的回音”,那确实是我整
个学期讲得最有激情的课程。在听众面前滔滔不绝讲一个半小时,以前我并不相信自己能
做到这种事,但这学期竟然感觉没讲够,还有许多话题、知识与辨析没有时间展开。课后
的沉默寡言中,我对自身感到惊奇。
学生看《AlphaGo》纪录片的片段
近来一直在研究和写作的问题是围棋的知识结构分析,围棋技术未来的进步方向和围
棋与人类大脑思维结构的关联这两大领域皆与此问题紧密相关,而最优解与人工智能构成
此问题的背景,这两次课也成为在学生反馈中被提到最多次的课程内容。为了吸引学生注
意,我狡猾又真诚地宣称这两次课的内容在别的地方都听不到——这也并非虚假宣传,就
在两个月前KataGo作者公布了当前AI认为的9路棋盘最优变化集合,并宣布其平衡的贴目
数是6而不是7(即贴6.5目为白胜),在我看来这是围棋领域的特大新闻,但未见任何一
篇相关报道。
现代围棋走入竞技之门已久,围棋之为竞技的颓势亦显露已久,缺乏造血模式的竞技
围棋在近几十年来始终未能形成真正市场化的竞赛结构,而社会的碎片化与不断加快的节
奏进一步遮蔽著围棋的内在魅力。这些年来,随着日韩围棋人口的不断减少,相关经费资
源的不断削弱,围棋发展需要寻找新的动力。是去迎合碎片化与快节奏浪潮,还是想办法
呈现围棋内在的魅力与价值(甚至两条路如何并行),已是摆在眼前的问题。
相比于日韩,中国围棋的发展有一个潜在的巨大优势,就是经过魏晋南北朝到唐宋的
建构而形成的“琴棋书画”传统,使围棋被认为是一门艺术并具有教育价值,这是围棋培
训机构能够遍地开花的理念基础(在日韩,围棋培训机构远没有这么多)。据说围棋培训
的经济规模占到围棋行业的95%以上,至今仍然红火,但是长期以来这些培训都是自发的
市场行为,缺乏来自体系(行政体系与学术体系)的支持。就学术体系而言,“琴棋书画
”四艺之中,围棋的学术体系显然最为薄弱。无论是音乐、书法还是绘画,都有相当厚重
的学术研究体系作为基础(其中有多少水分暂且另当别论),不同的流派与历史,不同的
理念与解释对应背后不同的哲学思想,不同的艺术门类在人类活动中所占据的位置与意义
等等,构成了这些项目的学术根基,也成为项目持续发展和作为教育内容的核心基础。而
围棋学术似乎长期以来被窄化为技术,仅仅成为关于围棋怎么下的问题,由此围棋培训也
往往局限于技术的灌输,而弱化教育的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对此问题的克服显然需放眼
于大学,与哲学、数学、人工智能、教育学、心理学、神经科学、社会学、艺术学等等学
科形成一些扎实的学术联结,构建出围棋真正能够作为“教育”的理论基础,才能使广大
的围棋培训行业更好地发挥出围棋的教育功用和人文价值,使围棋扎实地成为一项有益身
心的活动。
当然,这样的愿景需多方努力才有实现之可能,眼下我所能做的是思考具体每一堂课
的内容及其教育价值,做好感兴趣的研究。这学期的论述题,有关于王国维论博与弈的辨
析,有AI算法与人类思维的比较,有围棋的影视与文学作品相关等等供学生选答。继续读
学生的反馈,看到许多充满新意或让人感动的内容。论述题的优秀文章就不公开了,且将
一些学生的课程感想分享给朋友们,感谢那么多可爱的学生对这门课的支持与鼓励!
种下围棋的这颗种子,未来会长成什么样呢?
https://sports.sina.com.cn/go/2024-01-01/doc-imzzyuwh680186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