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三国志:中日韩围棋故事
2023年07月20日 17:16 新浪体育综合
中国是围棋的发源地,早在4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围棋了,而日韩的围棋是在隋唐时代
才从中国传过去的。
围棋的兴盛,与国运是息息相关的。作为围棋的“祖宗”,中国在历史上一直是棋坛
霸主,直到清朝末年,中国围棋开始走向衰落。
说到中日韩国围棋的崛起问题,先来说点小知识:
中日围棋规则不同之处
1、执子先后顺序
唐朝围棋是黑先,明清以来中国围棋习惯是白先,这点可以从《忘忧清乐集》棋谱中
看出来。
2、“目”的由来
“目”并不是日本自创,中国的古籍中也有“目”。汉桓谭《新论》中说到围棋时有
“下者,则守边隅,趋作目”(也有作‘罫’与目同义);
梁武帝《围棋赋》中有“方目无斜,直道不曲”,用“目”表示一个方格是中文中常
见的,如“纲举目张”。现在口语上还常常习惯把数叫做数目,目即数,点目即点数。
另外,“目”和“道”、“路”一样都是中国古代的军事单位,“目”是最小一级军
事单位,古代军队中所谓的“头目”即是“目”这个单位的头。围棋模仿战争。以军队的
名称借用是很正常的。
唐以前多用“道”,宋以后通用“路”,唐朝时大约多用“目”和“枰”,日本围棋
传自唐,因此不用中国在宋以后才流行的“路”。
《敦煌棋经》中棋写作“碁”,而宋朝的《忘忧清乐集》中是“棋”,现代为“棋”
。日本用“碁”正表明了它传入时的特征。
3、计算方式不同
中国大陆围棋采用数子法,吴清源老先生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科学的方法。
中国台湾省围棋则采用数点法,目前只在台湾岛上使用这种规则,极为麻烦。
日韩均采用数目法,也是目前争议较大的方法,存在许多不合理性。
目前通行的方法是:在哪个地方比赛,就采取哪个地方的规则。在中国大陆比赛时就
采用数子法,黑棋贴7.5目,在日韩比赛就采取数目法,黑棋贴6.5目。
回到正题,中日韩围棋崛起之路。
中日韩三国围棋水平,早期当属日本围棋水平最高。
日本围棋对中韩围棋给予了很大的帮助,中国围棋也因此在上世纪80年代,可以和日
本分庭抗礼,甚至于超过日本。
韩国围棋也一样,在日本和中国的帮助下,现在也达到世界上顶尖的高度。
中日韩围棋对抗,就是现代版的“三国演义”,上至国家,下至庶民,围棋都受到重
视,也体现了三国间的围棋文化交流。
日本围棋崛起之路
很多人相信,国运与棋运是捆绑在一起的,由日本围棋发展史便可见一斑。随着日本
国力超过中国,日本的围棋也处于领先地位。
在经历了“明治维新”的短暂低潮期之后,日本围棋又再度兴盛。而随着日本国力的
发展,国民生活愈发富足,日本围棋越来越普及。
黄遵宪在《日本国志》中曾这样描述道:“围棋最多高手,豪富子弟风雅士夫无不习
之者,良朋夜宴酒酣兴豪则楸枰罗列矣。”
日本围棋发展,大致经过了几个发展阶段
一、成立棋院,确立段位制,日本围棋迎来了黄金时代。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涌现出一批围棋棋社,如裨圣会、中央棋院、六华会等,
这些棋社在1925年春合为一体,成立了日本棋院。
日本棋院本部设在东京,并在各地设若干分院。棋院发行围棋杂志、书籍,培养棋手
并确立了段位制度。
日本棋院的成立,结束了少数世家垄断棋坛的围棋门阀体系,鼓励棋手们自由争锋,
有力地促进了棋艺的提高,这是日本围棋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不久若干棋手退出棋院,推雁金准一为盟主,结成棋正社,并说服《读卖新闻》社,
向日本棋院提出挑战。
本因坊二十一世秀哉为棋院一方与雁金准一的决战,使全国的围棋爱好者欣喜若狂。
以此为契机大大刺激了围棋界,使之进一步兴旺起来。厮杀结果,秀哉获胜。其他的对战
也因棋院有一批以木谷实为首的年富力强的新秀,致使棋正社败北。1927年《朝日新闻》
社登载了大手合(日本棋院的升段赛)比赛情况,其它报纸也纷纷开设了围棋专栏。
围棋在日本一步步扎根于一般群众之中,确立了稳固的地位,迎来了黄金时代。
二、吴清源时代标志着全盛时代的来临
1928年只有14岁的吴清源东渡日本,去日本学习围棋。1933年与59岁的秀哉名人较艺
,破天荒使用了第一、三、五手下在“三三”、“星”、“天元”的新布局,这是对道策
以来日本传统布局理论的一次挑战。
这场颇有对抗气氛的恶战历时三个月,在日本轰动一时。但是,除本因坊一门外,大
多棋手公认吴清源应该是真正的胜者。
此战之后,吴清源打破了日本传统围棋理论的束缚,成为当代围棋理论的开拓者。
上世纪的四五十年代,围棋界称之为“吴清源时代”,吴清源也被誉为“昭和棋圣”
。
1937年秀哉名人引退,把本轩坊名号转让给《每日新闻》社,《每日新闻》社又决定
捐助日本棋院,设立由全体棋手参加以实力争夺本因坊称号的冠军赛,这就是现在每年一
度的本因坊战。
1939年《读卖新闻》社筹备的“打入制十局棋”,也以木谷实与吴清源的交锋开始了
。
出人意料,吴清源在第六局就以5:1一边倒的成绩击败了木谷实。
所谓“打入制十局棋”就是双方积分相差4时(如4:0、5:1、6:2)即使不满十局
,比赛也算结束,积分高者为胜,败者要降低棋分。
吴清源与木谷实的“镰仓十番棋”是围棋史上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笔,二人打破常规,
采用新布局法,以全新的思路挑战传统的布局,奠定了现代围棋的基础。吴氏每年要与应
届本轩坊冠军下三局棋,这几乎成为定例,而且总是吴氏取胜,吴清源成为高居于日本棋
坛之上的超级棋士。
三、职业棋赛的举办,让日本围棋蓬勃发展
随着围棋事业的发展,每年一届的本轩坊战已远远不能满足棋手们的夺魁欲望。
1962年《读卖新闻》社举办了首届由职业棋手参加的“名人战”,这是与本因坊同等
级的冠军赛。
其它职业棋手赛还有:
《产经新闻》1963年开始主办的“十段战”、
新闻三社1975年联合主办的“天元战”、
1977年《读卖新闻》社创立的奖金规格最高的“棋圣战”、
以及五十年代开始的“王座战”、
1976年开始的“碁圣战”(为区别于“棋圣”,中国一般称其为小棋圣),
合称为日本七大头衔。
中国围棋的崛起
一、聂卫平开启了中国围棋崛起的第一次高潮期
上世纪八十年代,聂卫平在中国棋坛的崛起,开启了中国围棋的崛起之路。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聂卫平以一己之力,连败日本“超一流”棋
手,其中就包括了当时日本围棋界第一人,一代棋圣藤泽秀行,帮国人扬眉吐气了一把。
之后三年,聂卫平九战九捷,中国三连胜。
聂卫平可以说是中国围棋的领军人物与灵魂,无论多大的风浪,都无法对他形成威胁
。这不仅是因为他是围棋界的一哥,更多的是形容他对中国围棋的贡献。
聂卫平对中国围棋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举办中日围棋擂台赛、成立中国围棋棋
院、创办聂卫平围棋道场等,让中国围棋从无人问津的尴尬地步一下子兴盛起来了,为中
国围棋发展培养了后续人才。
二、曹薰铉的崛起让中国围棋再次消沉下去
曹薰铉的崛起,破灭了中国围棋重回巅峰的美梦。
1989年,曹薰铉在首届应氏杯决赛中3:2击败中国棋圣聂卫平九段,夺得冠军,从此
开启了韩国围棋统治棋坛的时代,中国围棋再度被压制,开始了漫漫“抗”韩之路。
继曹薰铉之后,韩国棋手李昌镐、李世石等人代表韩国围棋界,统治了棋坛二十多年
。
三、中国围棋再度崛起
直到2013年,中国围棋后起之秀彻底成长起来,在那一年围棋界6大国际比赛的冠军
,全部被中国选手包揽,他们分别是周睿羊、陈耀烨、时越、唐韦星、范廷钰、芈昱廷。
从这一刻起,中国围棋,终于再度崛起。2015年,来自中国的天才少年柯洁横空出世
,横扫棋坛,以极快的速度登顶世界第一宝座,得到了“魔王”的称号。成为当今棋坛当
之无愧的第一人!
韩国围棋的崛起
一、第一个阶段:赵南哲普及围棋
木谷实一生收徒无数,弟子段位总数达到500段,来自朝鲜半岛的赵南哲,就是木谷
实的徒弟,他也被韩国人称为韩国“现代围棋的开山鼻祖”。
赵南哲师从木谷实,学成后未在日本棋坛发展,回国普及围棋,当时韩国围棋界可以
说是一穷二白,是赵南哲让韩国现代围棋走上了正轨。
他废除了巡将围棋、确立段位制度、开展新闻棋战。
为了在韩国推广现代围棋,赵南哲坚持“普及围棋不能套用日本的围棋用语,必须用
我们的语言进行改造”,他一边翻译日本用语,一边又自己创造词汇,推出了韩国围棋界
的名著《围棋概论》。随后,《围棋概论》引起了巨大反响,使韩国学围棋的人数直线上
升。
赵南哲长期而艰巨的努力终究获得了回报,1985年1月1日,韩国媒体在光复四十周年
之际评选了引领韩国发展的百人,赵南哲赫然在列。
三年之后,世界性的围棋比赛问世。在首届应氏杯决赛中,韩国棋院的曹薰铉以3:2
击败聂卫平获得冠军,宣告韩国围棋已然崛起,并且与中日形成鼎足之势。
二、第二个阶段:曹熏铉得应氏杯,开始了曹氏围棋霸主时代
日本围棋对全世界围棋的推动作用是非常大的,韩国和中国都是受益者。
韩国天才曹薰铉和中国天才吴清源都师从于赖越宪作,是师兄弟。日本围棋界以开放
的精神,成就了中韩两位天才。
曹薰铉获得首届应氏杯冠军之后,就已经是世界级的大师级人物了,回到国内,几无
敌手。而韩国国内学围棋人数猛增,更重要的是他亲手培养出了李昌镐这样的天才。
三、李昌镐崛起
曹薰铉,回到韩国之后,徐奉洙,刘昌赫等也在不断的冲击挑战曹薰铉的领先位置,
促进了韩国围棋的发展。
当李昌镐从曹薰铉手中接过国内冠军的宝座之时,标志着压制数代中日棋手的天才棋
手李昌镐横空出世了,李昌镐的辉煌史就是中日棋手血泪史。
随着李昌镐以一己之力率领韩国登上世界围棋领导地位,韩国围棋的职业化也得于大
大的提升,权甲龙道场等专业化的道场开始兴盛。
韩国第三代天才李世石继李昌镐之后,再次展现了对世界围棋的统治力。好在中国也
诞生了常昊、古力、孔杰等人,不至于输的像李昌镐时代那么难看。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曹薰铉一个人撑起了韩国围棋,力压中国和日本,开启了
韩国围棋的霸主时代。
日本围棋的强大,不仅仅在于对围棋的专注,更在于开放精神,日本不仅成就了绝世
高手吴清源,还培养出了曹薰铉。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国力日益强大,中国围棋慢慢也有了崛起的迹象。当
代棋圣聂卫平以一己之力,数次打败日本超一流高手,撼动了日本的霸主地位,在这崛起
的关键时期,被曹薰铉统治的韩国围棋界截胡了。
曹薰铉打败如日中天的聂卫平后,建立了自己的围棋帝国。韩国称霸围棋界二十多年
,基本上靠得就是曹薰铉一脉,一共出了三个天才(曹薰铉、李昌镐、李世石)。
日本围棋由于太过于重视传承教育,围棋教学还是以师徒制为主,导致日本年轻棋手
普遍实战经验不足,思维缺乏新意不够灵活。
而中韩的围棋学院制度更加专业,大规模的招生与海量练习,培养出了一大批实战经
验丰富、棋路灵活的年轻棋手,使得日本逐渐失去霸主地位。在中日韩三国围棋争霸中沦
为了陪练,围棋界已经二分天下,来到了中韩争霸的新时代。
韩国围棋强在顶尖力量,而中国围棋却涌现出了一批顶尖的年轻棋手,特别是在2006
年后,韩国的李世石每次大赛到后半段,都要面对数位中国棋手的围攻,终究是力不从心
。
渐渐地,以柯洁为代表的中国围棋年轻力量开始重新统治围棋界,古老强大的中国围
棋完全压制了韩国与日本的围棋界,重新回到王座。
在“三国演义”混战最激烈的时候,阿尔法狗的出现使得三国围棋界停止了争斗,三
国棋手决定共同携手一致对外!
(转自“普洱棋苑”)
https://sports.sina.com.cn/chess/weiqi/2023-07-20/doc-imzciprp922498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