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讯] 孟泰龄:棋界里找不到第二个像我这样的

楼主: HeterCompute (异质运算)   2020-10-07 18:28:03
https://i.imgur.com/sXYH8sG.jpg
33岁的孟泰龄是一名大器晚成的棋手。新京报记者 孙海光 摄
围棋分黑白,围棋的世界却是多彩的。除职业棋手身份外,孟泰龄七段还是知名度极高的
围棋主播,同时也是一家教育集团CTO(首席技术官)。作为棋手,33岁的孟泰龄大器晚
成,至今仍以主将身份鏖战围甲;作为主播,孟泰龄坚持数年录制千期“泰哥网络自战解
说”;作为教育集团CTO,孟泰龄希望大家能换个角度认知围棋。日前接受新京报专访时
,孟泰龄援引《棋经十三篇》中“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一句,希望家长和
孩子不要执念于胜负,通过围棋更好地提升修养、品格等各方面能力。
做主播
让更多人认识到围棋很好玩
9月21日,“当湖十局杯”CCTV电视围棋快棋赛在浙江平湖进行。全国等级分排名第31位
的孟泰龄七段首轮淘汰杨鼎新九段,次轮不敌周睿羊九段无缘8强。
两盘比赛,孟泰龄和对手复盘时间都很长。与周睿羊一战,两人复盘许久,又起身拿回手
机用AI继续辅助复盘,前后持续半个多小时。
复盘、解读棋局,是孟泰龄过去几年最常做的一件事情。棋盘外,孟泰龄的另一个身份是
广为棋迷熟知的主播“泰哥”。
孟泰龄的解说生涯始于2013年,当时他跟两位老大哥成立了围棋TV,“当时就是想要改变
围棋的传播方式,让更多人认识到围棋其实很好玩。”孟泰龄说之前围棋解说只能在电视
台上看到很少一部分,解说方式相对也比较传统。
有了平台,就得有节目,有节目就得有内容储备,“泰哥网络自战解说”由此诞生。近六
年时间,孟泰龄记日记一样不间断地录制了1000期自战解说。
“一件事情,你明白和你能完整地表达出来是两种境界。”刚开始解说时,孟泰龄说自己
水平比较一般,直到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后,才慢慢知道应该怎样去捋清一盘棋的脉络
,然后再用平实的话去表达出来,“要让更多人听得懂,进而感受到围棋的乐趣。”
此前很多围棋前辈解说时,多会表现出棋手内敛沉稳的一面,但孟泰龄在做网络解说时想
到什么说什么,总能把最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颇受棋迷欢迎。
录制节目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换个角度实际上也是一种训练,对孟泰龄来说始终是一个
正向的作用,“从招法上来说,我自己下棋,然后再复盘,这本身就是一个训练过程。其
次,为了让别人听得更明白,我在解说时也会让思路变得更清晰。”孟泰龄这些年录制自
战解说,对自己也有了一个更深的认识,各方面能力提高了很多。
论大势
AI改变了棋手的训练习惯
今年的CCTV电视围棋快棋赛云集了中国最新等级分排名前32位棋手,1987年出生的孟泰龄
是年纪最大的一个。 “其实我今年才33岁而已。”孟泰龄有些哭笑不得,但又不得不接
受快节奏时代的现实。
孟泰龄说刚学棋时,日本的一些著名棋手巅峰期多在40岁上下。即便到了2000年左右,国
内如马晓春、常昊等棋手在30多岁时依然具备相当强的竞争力,“现在不一样了,25岁以
后的棋手就被称为老将了,这就是时代的变化。既然我们不能改变这些,就只能去适应了
。”
相比大多数棋手,孟泰龄可谓大器晚成,“我出来得很晚,非常非常晚。”孟泰龄罗列了
一连串棋手,范廷钰16岁拿世界冠军、芈昱廷17岁拿世界冠军、柯洁18岁拿世界冠军,而
他20岁才登上围甲联赛的舞台,23岁才第一次参加世界大赛,25岁才在衢州烂柯杯拿到第
一个全国赛冠军。
“棋界里,估计找不到第二个像我这样的,20岁才出来,还或多或少取得了一定成绩的棋
手。”本赛季,33岁的孟泰龄依旧以主将身份鏖战围甲联赛。
不过谈及职业生涯,孟泰龄直言已无太多奢求,“我的生涯基本上可以说结束了,确实是
这样。”孟泰龄把自己归位为中间棋手,年龄稍大一点的棋手都被他磨掉了。如今,AI(
人工智能)又要把他磨走了。
“围棋原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但AI出现后,现在好像有了答案一样。”孟泰龄这代棋手
,训练方式此前多是集体研究,如今AI像是突然间多出了一个老师,训练方式也随之发生
改变。孟泰龄称很难说这个变化是好是坏,但的的确确改变了棋手的训练习惯。
这之前,孟泰龄把围棋当做一种修行方式,他希望在修行道路上不断探索延伸。但随着AI
的出现,他身前这条路发生了颠覆,不需要再去创新,也不需要再去摸索,“从这一点看
,似乎把我修行的心态给打破了。我一直希望能像芮老(芮乃伟)那样下一辈子围棋,现
在不会这样想了。”
向前看
个人主要精力已经放在教研端
做了多年围棋教育工作,“泰哥网络自战解说”录完1000期后,孟泰龄就停了下来,围棋
TV也更名弈招围棋,公司的重心开始逐步转向教育端。
去年开始,孟泰龄基本上就不训练了,这之前他每天都会在网上进行很长时间训练,“其
实棋手相对来说是比较轻松的,平时更多的是靠自觉自律和对围棋的一种热爱。”
孟泰龄自评在围棋上虽没有太高成就,但在围棋解读上还是有独特的地方。 “围棋更多
靠的是个人的理解和解读,不是说纯靠时间积累就能达到一定层次。”孟泰龄称一名棋手
如果没有自己的东西是很难打出来的,“柯洁之所以这么强,最重要的一点是他是无所畏
惧、百无禁忌的,棋盘上什么招都敢下,似乎没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挡他,只要他想。”
停训让孟泰龄的生活改变很大,他如今的重心和主要精力都放在教研端。做了多年围棋教
育工作,孟泰龄称围棋始终是一个开发智力特别好的工具和载体,无论赋予其怎样的属性
,这个大方向是不会变的。
不过跟家长接触多了,孟泰龄发现如今家长和孩子们在对待胜负方面有一些改变。 “我
小时候,那个年代的人思想更淳朴一些,学棋的孩子和家长对输赢还是比较纯粹。无论你
处在什么水平,都会非常在乎结果。”孟泰龄称现在很多一二线城市家长对胜负不再看得
那么重,他们更关注的是孩子通过围棋能得到什么东西。
这一点,孟泰龄深有感触,“《棋经十三篇》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好,'故宜用意深而存虑
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 '意思是说通过围棋这个载体,每天都能不断的
进步,达到未曾达到过境界。”
这句话对孟泰龄影响很大,也给他在围棋教育领域指明了一个方向。在孟泰龄看来,称除
非走专业这条路,否则对胜负不要有太多执念,通过围棋提升修养、品格等各方面能力才
是更重要的。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韩双明 校对 赵琳
作者: depo (depo)   2020-10-07 22:15:00
推孟主播,记得有一期他跟陀老的对战,光是覆盘就讲了2个小时
作者: staristic (ANSI lover)   2020-10-07 22:24:00
说到痛处了,AI时代真的不太可能再有大创新了除非未来算法升级或是又一个天材把现在的AI棋理再推翻一次说到创新,将来是不是没有人的历史地位可以超过吴清源了?哪怕战绩再猛都一样
作者: yyhsiu (hsiu)   2020-10-08 00:27:00
就像也难再有爱因斯坦
作者: ztdxqa (ztdxqa)   2020-10-08 03:20:00
这4.5年来 AI可能已经帮助人类把围棋进步50年了XD
作者: rarly68 (让我想想)   2020-10-08 08:52:00
现在人类的心力多放在解读AI的下法,而不是思考如何创新
作者: depo (depo)   2020-10-08 09:12:00
创新一直输谁愿意
作者: jacky844a (绅士枪)   2020-10-08 20:13:00
解读Ai 就是一种创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