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讯] 师父吴清源:输赢本是寻常事

楼主: HeterCompute (异质运算)   2019-04-04 23:48:47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吴清源杯世界女子围棋大赛
https://i.imgur.com/oA0GXPC.png
芮乃伟九段是围棋大师吴清源的弟子,1993年,芮乃伟九段正式拜入吴清源先生门下。
怅忆过往,芮乃伟九段感怀,虽然已经过去二十多年,人棋合一的吴老师对自己仍有非常
大的影响。她将尽己所能把吴老师对围棋、对人生的态度传承下去。
https://i.imgur.com/6g0YHz4.png
追忆师父吴清源大师,芮乃伟认为,“我觉得吴老师在棋艺上不用说了,我自己在围棋方面
很多地方的境界都处于很低的阶段,可以说是老师在大局观、在对棋的整体理解上硬生生
地把我拽到了一个高度吧。虽然我现在也很低,但是如果不是吴老师,我可能在更低的地方
徘徊。”
https://i.imgur.com/1tJRINA.png
本期我们将继续转载江芮夫妇所著《师父吴清源》,记录吴老的围棋人生,以飧读者。
《师父吴清源》
正好在2003、2004年跟朋友邵源做一个吴老师的大型连续剧,以前蒐集的很多资料这时候
觉得很宝贵也很有用。我们就到北京去看了吴老师他们家位于西单到西四之间的大酱坊胡
同,还去了吴老师12岁开始称霸北平、经常下棋的来今雨轩茶社和段祺瑞执政府。
https://i.imgur.com/VxUA3QQ.png
他4岁时学习四书五经,7岁之后他父亲开始教他下围棋。吴老师三兄弟同样的起点,很快
分出了胜负,因为最小的儿子领悟最快,且有了兴趣。 1993年到1996年,我们同吴老师聊
天,常常会聊到这一段,他说学棋太好玩了,也是因为兴趣,技艺突飞猛进,捧著厚厚的
棋谱,一点不觉得疲惫,一打就是一天。
他父亲吴毅,早年留学日本,在自己的本专业法律学成与学不成之间,并不是很在意,而
是去日本的方圆社学了围棋,回国的时候还带了棋书回来,当看到自己的孩子有这个天赋
之后,不仅带着他到北京茶馆里面会当时的一流高手,而且还立刻自己从日本订了围棋杂
志《敲玉余韵》。
吴老师的国学底子非常扎实,伴随他度过了许多困难的时期,他从未停止学习古代文化里
最精华的部分。
https://i.imgur.com/BjtJVTY.png
右起:母亲舒文、哥哥吴浣、吴清源、山崎有民先生
在1934年,吴清源、木谷实携手共创新布局的时候,其思路已显示要远远超出当时的日本
棋手。才20岁出头的吴清源,能够有这么大的视野,让人不得不钦佩。只有受过中国传统
文化熏陶的人才有这样的本领。
吴老师的记忆力是超群的,棋谱一上手,7岁的时候他打谱一遍也就记熟了。也因为有了
这些,吴老师在那么严酷的对局环境里,输了棋不急躁,赢了棋不骄傲。
川端曾经问过,你保持这么好的竞技状态,输了棋之后会做什么呢?复盘。赢了棋呢?也
复盘。
https://i.imgur.com/e3YHRww.png
川端康成与吴老
听上去好像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实际上呢,下面的问法就也显示了川端的高明之处:那你
输了棋回家,情绪低落,第二天要比赛了,你怎样来平衡呢?吴老师说我实在是没有斗志
的时候,我会背诵文天祥的《正气歌》。
碰到苦恼的事,有时感到对他的压力,吴老师说那我会背诵白居易的“蜗牛角上争何事?
石火光中寄此身。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这段。
https://i.imgur.com/IM3xyjl.png
https://i.imgur.com/XbEefxC.png
这样就容易理解吴老师在一次又一次大胜负恶斗中,是怎样保持一颗平常心的。
他的徒弟林海峰老师从1960年代开始,在对坂田的比赛中,有心神不定的时候来请教师
父,师父只给他写了三个字:平常心。
https://i.imgur.com/kn1QcqK.png
1952年,吴清源在台湾和当时才10 岁的林海峰(左)下测试棋
https://i.imgur.com/S8EWhBV.png
1997年吴清源研究会留影,后排左三为林海峰九段
实际上,吴老师一下就能够洞悉到我们平常人身上的功利心。
他是在精神意义上提高你。因为那时候的芮乃伟苦于下不到比赛棋,吴老师对乃伟说把身
体养好,听上去是很平常的问候。
https://i.imgur.com/u0NcWva.png
图片摄于1998年4月,吴老指导弟子芮乃伟九段(右)
https://i.imgur.com/qrt3kxF.png
但下一句吴老师说,机会总是有的,关键是你要养好身体,不要停下来对棋的学习。
现在想想这些都是多么重要的话啊:不管外界的情况如何,你只要保持对棋的追求。
https://i.imgur.com/5rWbeIN.pn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