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anlong (懒龙)
2016-04-18 02:04:40有位拿过大陆全国业余赛冠军多次的棋手,我在网络遇到他爸
问他小孩除了勤下网棋之外的练功有何妙方之类的, 之后我顺路
问到 " 诘棋 " 结果他的答复还挺逆天的 ,
如果学棋者因此轻松愉快 、神速进步 记得要颁 "卓越教学奖"
给我。
他回复内容大概意思如下:
" 诘棋的题目很多也很深的, 那是前人多年的智慧成果
我们学也学不完 。"
我想这说法也不稀奇也不算错啊却有点怪。
但重点是后面的说法逆天了!!我都不好意思去教人这样作。
" 所以我小孩也不让他浪费时间去苦思冥想,与其
花一小时作5题诘棋不如直接看答案1小时就可解决50题 !! "
我感觉似乎有道理却又觉得怪怪的
** 这就棋友及家长自己深思慎行了 **
作者:
wahdee (=.=)
2016-04-18 02:15:00这是看诘棋的答案去学习手筋吧 ( ′-`)y-~
作者:
aaaba (小强)
2016-04-18 02:24:00类似某些科目作业抄习题解答,考前再猛背考古题,就会高分的概念
这种作法我想在进入业余高段以前很有用唷我自己最近用类似的方法(围棋APP的题库都有解答)练一阵子后棋感是真的会快速提升但是如果只单纯背答案的话,长期下来还是会有差的另外,这样的话要冲到职业我想可能有些难度~"~另外,现在围棋APP(例如Tsumego/easy go)的题库中解答会有绿点跟红点,我会自己点点看红点看后续手筋我实际上做法是:1.自己答题 2.无论对错看一轮解答
作者:
ctrl (一哥)
2016-04-18 12:32:00喔喔来试试看好了~*^O^*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2016-04-18 13:07:00传说中的筒井学长
作者:
ecco (模仿是最好的奉承)
2016-04-18 15:21:00这方法可以用在濑越宪作的手筋辞典和死活辞典原因是上面两本书章节照手筋分类 编排本身就已经提示答案
作者:
aaaba (小强)
2016-04-18 15:38:00不是吧,编排顺序是答案的话,连背棋形都不用,挖的话一路挖到底,尖也一路尖到底,根本无法刺激大脑。原文的方法应该是各种手筋和杀法混杂,一小时内背答案,之后把题目顺序重排,然后墨背出解法
有些APP编排顺序是混的,而且daily/progress的更是随机抽签的~"~另外要不要重排默背我是认为不是必要唷
作者:
aaaba (小强)
2016-04-18 15:54:00不背出来怎知道有没有吸收到?
张栩有说过类似的话,但是只靠结棋能进步多少我很怀疑
这两个是训练不同的脑部能力 你总有一天要补回另一个
作者:
choon (hoon)
2016-04-18 19:50:00*~*
作者:
phoebi (火球魂)
2016-04-18 20:56:00不经思考只靠记忆力 实在不能算是长久之计吧XD
作者:
ksm (卡西姆)
2016-04-19 02:33:00这种做法很符合记忆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