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代po) 一战780!感谢补习班精准又丰富的资源

楼主: eiicc (eiicc)   2023-05-31 19:33:18
一战780 谢谢A2 GMAT精准又丰富的资源
准备时间:2023/1 - 2023/5,四个月多一点
准备教材:上课讲义、粉红色曼哈顿、OG、PP、官方和曼哈顿的线上考题
这次考GMAT是为了出国读MBA,当初决定开始准备的时候,
在自己读、找其他补习班、和A2 GMAT之间很快就决定了A2。
不自己读主要是因为必须上班同时准备,
需要更有效率、有系统的内容以快速吸收;
至于选择A2的原因,是听到之前读过MBA、或者最近考完即将申请的同事和朋友,
大多都是补A2、也很推荐,实际上过课后果然没有辜负我的期望。
SC
我认为A2 GMAT的最大优势,是上课内容在细致度与考点精准度之间,
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不会反复徘徊在简单的考点,
对于各项考点皆有深入分析的同时,
却也能将idiom、redundancy等较杂乱的部分做常考与否的优先排序,
对于同时追求高分与效率的上班族(跟我一样~)非常有帮助。
除此之外,随身碟里丰富的资源可以在上班空档的五分钟里很方便地检视或做题,
因为工作关系,我平日几乎没有时间准备,这时候电子档里的PP题目,
就比纸本的OG方便、也不容易被经过的老板看出来哈哈。
RC
A2厘清架构与段落功能的逻辑体系对我非常有帮助。
由于我本身阅读还可以,细节推论或作者看法的题目一开始就比较少错,
但关于段落主旨、句子功能这类的题目曾经挣扎过一段时间。
发现自己都是靠感觉选之后,才开始强迫自己在读题时根据讲义中的架构思考语气、
上下句关系,真的能更清楚整段文章的逻辑脉络,
以及作者说每一句话的原因与支持的论点。也真的感受到光靠语感会有很多不足之处。
CR
我认为讲义中归纳的题目分类已经相当完全而且清晰,
基本上带着这样的框架理解去做题,都不会有太大的误差。
只是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练习时不能跟自己模拟考时一样速选、靠感觉,
我自己的习惯是练习时不会计时,会很完整的思考每一个选项、
列出它们分别的强度与方向性,
如果错了就能理解自己对每一个资讯的强度、支持程度的理解跟GMAC有什么差异,
毕竟GMAT的准备也就是把自己的逻辑调整得跟GMAC越来越近的过程。
数学
最后,在数学方面,其实KH的讲义就已经非常足够了,
我基本上准备的过程只有使用讲义、OG、机经的考古和自己的亚洲脑,
但再少我觉得可能就不太好了。
对上班族的考生而言,我们很容易减少数学的练习量去换更多准备verbal的时间,
但其实数学的答题、pacing也需要手感,
并且实战遇到的题目会比OG难一些,所以理解完KH整理的题目还是必要的。
除了课程内容之外,其实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常私讯粉专问一些白痴问题,
像是我平日如果没有时间,应该优先做哪些题目、
或者instructions如果看太久会不会影响考试时间等等(结果时间是分开的唷!),
老师与主管都非常有耐心的回答,让当时焦虑的我能更安心准备。
真的很推荐A2 GMAT,在硬实力跟对待学生的态度上都很棒!
作者: A2GMAT (A兔GMAT)   2023-06-07 15:01:00
780太扯了吧....
作者: ziwen (彪)   2023-06-07 15:04:00
超猛,跪拜一波!
作者: pohan801212 (saiking)   2023-06-07 15:05:00
四个月780超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