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战710

楼主: how870927 (HowardH)   2022-01-08 15:23:43
考试成绩:
一战 710 Q50 V35 AWA:5.0 IR:4 2021/09/30
求学背景 台大经济系毕业
准备时间 2021年8月到2021年9月
准备教材 OG、PP、GWD、A2精品培训班教材、曼哈顿修辞
前言:
疫情期间跟家人讨论,觉得如果未来前景还是如此不明的话,
不如先去国外获得研究所学位,之后的发展也会比较顺利,
加上自己一直很向往在美国唸书甚至是工作,所以便决定报考GMAT。
在决定要补习之后,就开始寻找补习班,
会选择A2GMAT的原因一方面是之前有补过SK2托福,觉得还不错,
另一方面是问了几个有上过A2课程的人都满推的,
便毅然决然报名了暑期8到9月的精品培训班。
考试时间选得这么紧迫是因为当初看到一些学校第一轮大约落在十月中,
所以想说选一个能够赶上时间点的考试时间,所以就在九月底去考试
结果那些第一轮很早的到最后我也是没有第一轮就投。
建议大家要好好安排时间点,查好目标学校的每一轮的申请期限,
不要像我一样把自己逼到接近极限在准备考试,结果发现根本不用这么急。
SC:
起初做OG的题目对于信心的打击很大,看到自己连简单等级都能错一片,
觉得自己是不是能力真的不够。
还好上课的时候,A2不断提醒很多文法的点,还有做题与检讨的心态,
随着时间经过,能慢慢抓到SC做题的方法,
到后面练习比较难的OG、GWD、PP时,也才能有一定的正确率,
错题检讨起来也比较有方法。
在准备时,阅读句子一定要先把句意弄懂,再探究里面的文法考点,
有时候想要偷鸡用考点去解,反而会选到奇怪的选项,
或是漏掉题目其他的问题,这点真的要注意。
检讨时也建议搭配上课的讲义,OG的话一定要看解题影片,真的很有帮助。
A2的云端补充影片也能将很多文法的细节厘清,
看了之后能对SC考点有更深的理解。
CR:
CR虽然是以前求学期间不曾碰到的题型,
但是在初期Kory就已将完整的解题流程讲解清楚,
且有将抓住主要论点的技巧也交给我们,
并且上课的时候把各个题型分开讲解,
让我能够将一个题型掌握住之后再往下一个题型迈进。
中间练习的时候有时候只想求速成,抓个转折词看一下句子意思就选答案,
但有时候会漏掉一些资讯,这个时候还是要回到仔细阅读并理解句子语意。
平常练习卡关的时候也会看Kory的解题影片,
理解题目中哪些点是我没有考虑到,或是我的逻辑有错误的地方,
另外也能透过Kory的讲解,熟悉每个题型的解题流程与思路。
RC:
一开始因为之前有准备托福的经验,
所以就觉得可以用跟托福一样的方法答题,
但是GMAT在题型与出题顺序上与托福还是有不同的地方,
也因此还是重新理解该如何应对RC。
Kory开始就教导Active reading、回文定位法的使用方法,
并且利用逻辑简图将文章重点摘录,
自己在练习的时候,能够用active reading阅读文章,并练习做逻辑简图,
在练习时便将重要的论点提取,找出文章的语意、转折
同时在脑海中预测未来文章的发展,读完时便能有效掌握整体文章,
经过不断的练习后,在实际练习题目时,便能自己在脑海里重复一样的动作,
也能够在做题时将文章大纲记在脑海中。
此外,利用回文定位法,在看到题目的同时利用刚刚获得的资讯,
快速找到题目所指出的段落,也让我减少了很多寻找答案的时间。
也能够有更多时间静下心来仔细阅读句子语意。
数学:
GMAT的数学考题大多是国高中所教过的基本观念,
基本上透过KH带我们走过数学每个单元,大致就能抓回过去的记忆。
比较需要留心的部份还是看懂文意,或是一些零星的没有碰过的题型,
但这些题型大致上透过KH上课所说的方法都能迎刃而解,
KH的讲义上大量的练习题也能让我在课后对于各个题型能够充分了解。
语意的部分就是平时不管练习Q或V,都要自己花心思理解的东西。
写完讲义后,如果正确率ok,
之后练习的28天的考生练习计画更是相当重要。
强烈建议要做完练习计画,这样才能精熟各个题目,
基本上做到后面看到题目,应该都能想到解题方法
写题目时也要注意时间分配,尽量将做题时长压在两分内,
甚至是一分半左右,
在实战时才可以比较快速且正确的解决前面较容易的题目,
将时间留给后面较难的题目。
28天做题计画也能每天保持做题的手感,而不会只偏废在练习V而遗忘Q。
毕竟Q如果能够有50分以上的话,出来的分数不会太差。
另外,做题后的检讨也很重要,除了了解做题流程上的错误之外,
也能发现自己比较弱的环节,之后再回去复习一下讲义上的内容。
IR+AWA:
IR和AWA的部分,因为自己准备期比较紧迫,
所以只有上课的时候跟着进度练习,
以及考前一天把IR跟AWA的讲义拿出来唸而已。
但是Kory简明的讲解让我很快就对于这两个科目有所掌握。
IR讲义大致上将会出现的题型都列出来了,
全部熟悉后应考时便可掌握考试模式。
至于AWA,主要练习讲义上的七宗罪,
将七宗罪的概念应用于讲义上提供的题目,
考试当下比较有办法快速抓到自己能发挥的论点,
同时七宗罪也能练习一下CR里面一些weaken的技巧,
也算是能额外练习一下CR。
考前准备:
一开始在上培训班时,除了晚上的课程之外,
基本上我大概早上、下午加起来会唸个四小时左右,
主要内容是复习一下上课内容,以及练习OG或是讲义的题目。
整个课程结束之后,大致上已经将OG上V的题目都做过一遍并检讨,
Q的题目大概剩一两个单元左右。
最后的两周多一点的时间基本上就是不断练习、检讨、练习、检讨。
因为是全职考生,
所以一整天除了吃饭和休息耍废之外,
差不多都在写GWD、PP、还有KH的28天计划。
以一天两回GWD/PP跟28天计划的速度,
到考前一天有将Q的所有题目算完,V的话GWD剩一点点、PP练习了两回。
题目写完之后都会检讨一遍,看一下自己写错或是卡很久的题目问题在哪,
还有不懂的就会回去翻上课讲义厘清观念。
真的要强调,Q的练习真的十分重要,虽然基本上所有人应该都是Q>V,
但是Q在决定分数上还是有很大作用,如果不幸砸掉了Q,
在分数上还是会有不小落差,建议真的要算完题目再去考。
V的部分除了考点外,Pace的练习也很重要,
我一开始在写GWD和PP时没有特别注意,
但是后来想到前面如果就错一堆而被系统归类在低分区的话,
那大概真的是没救了。
所以后来我按照A2考试策略上的建议,在前半的题目上投资比较多的时间,
尽量将题目的语意看仔细,分析每个可能的考点,
避免不小心选到错误答案拉低分数。
在后半的题目利用一些比较没那么水的方法解题,
力求将自己的正确率维持在不要太低的水准。
多练习Pace也能控管好自己实际上考场的做题时间,
平时如果就将注意做题时间养成习惯的话,
实际上考场才不会因为紧张而无法分心注意时间,导致自己最后只能瞎猜。
总结:
GMAT的考试实在是不太容易,
虽然Q的部份对于我们台湾考生来说应该不难,
但是V真的需要下很多功夫反复练习。
一开始听到Kory在RC第一堂课说,每个题目至少都要做过两遍的时候,
自己是觉得应该没有这么夸张吧?
但是实际上开始准备时,
才发现过往学的英文对于应战GMAT来说实在有些不足。
练习的过程中也常常因为失去耐心或是错太多题目而开始想取巧,
但是最后发现还是要静下心来慢慢地反复练习每个题型,读好每个句子。
到后来考前确实是有将所有题目都练了两遍再应考,
也能在短时间内在全职准备GMAT考试下,获得理想的成绩。
另外,我觉得A2在FB上分享的咨询经验很值得参考,
透过A2点出的一些问题,思考自己是不是在练习过程中也犯了相同错误,
在修正自己的问题点时也才能更有方向。
十分感谢A2GMAT团队提供的所有指导与资源,
让我能在一战就取得自己理想的分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