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三战690 备考不偷鸡,实战爽杀G

楼主: eiicc (eiicc)   2020-08-14 11:48:17
考试成绩
一战640 Q48 V29 AWA 3 IR 7 2020/5/21
二战640 Q49 V28 AWA 4 IR 5 2020/6/18
三战690 Q50 V33 AWA 4 IR 5 2020/7/27
求学背景 政大国贸
准备时间 2020/2~2020/7,共半年
准备教材 Dustin Verbal先修班, A2精品培训班讲义,
OG, OV, PP, GWD, 考满分, 网络模考资源(Veritas, GMAT Club, Kaplan, Manhattan)
前言
在大四下确认自己毕业想要出国读研后
就决定先解决掉GMAT这个大魔王。
在对于GMAT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曾有想要自修的念头,
结果自修了两周后做了一回PP发现500分...当下立马决定补习。
身边许多朋友都在A2补习,对于A2的评价相当高,
因此也追随了大家的脚步来到A2。
培训班期间跟着A2,Kory,KH一步步认识GMAT。
老师们观念题目并行的授课方式让理解吸收变得更容易,
风趣轻松的教学模式也让上课变得不无聊。
至于Dustin的4堂先修课则是帮助快速入门GMAT,
Blog和Youtube频道也是我备考时的重要武器,
从各科准备乃至实战心态调适、PACE调控与止损原则等
都对考生有极大帮助!
在A2这边除了受益于老师们高效的教学和丰富的备考资源,
也从不少A2校友的高分心得文中得到很多准备上的撇步和支持鼓励,
因此也希望自己的准备经验
可以给予其他还在跟GMAT奋斗的考友们一些帮助。
RC
这原本是我最不担心的科目,
结果差点因为大意忽略了这个隐形罩门。
面对以前考试的英文阅测,我习惯把文章从头到尾仔细读完再答题。
这方式拿来GMAT不是不管用,但的确无法有效率的答题。
虽然我ㄧ二战RC的部分表现都不差,
但阅读速度太慢严重压缩到其他题型的时间,
是导致我一二战PACE失控的主因。
三战开始我尝试以A2的架构式阅读做题,着重文章论点和主旨大意,
而不是照单全收或专注在Modifier中的小细节。
去芜存菁的阅读方式让我更能在复杂的长篇文章中快速抓到重点,
对于阅读和做题速度有显著帮助,
也腾出多一些时间给我比较弱的CR。
CR
CR是我蛮喜欢的一个科目,
每次做题都像在抓别人言论中的逻辑漏洞。
我平常的逻辑思考比较慢常常跟不上别人,
但初期答题时还是能够靠感觉选到正确答案。
这种靠感觉的解题模式会让你ㄇㄥ对一些题,却会让你错更多题。
A2和Kory整理出的横向和纵向总结
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判题观念和技巧,能让整体答题更有方向。
我认为总结在CR是最重要的。
正因逻辑是个抽象概念,
我们更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式来协助判断。
建议大家在培训班期间就要把所有CR的观念摸透摸熟,
同时利用B本的习题确实了解不同题型的差异和背后的出题思维,
避免直觉解题,碰上高分区难题时才不会自乱阵脚。
SC
看到SC题目还以为只是单纯考文法,
做题时都靠语感和高中文法,结果当然就只能吃屎。
一开始念SC会很挫折
而且必须花大量时间熟悉文法观念和一些特殊的规则,
但准备越久会越有心得,对考点的雷达也会越来越敏锐。
我每周都固定复习A,B本,
也会趁著总结复习CDE本中的进阶观念。
复习刷题总结的轮回进行到三战时,已经能很快看出明显考点,
搭配语意和其他解题技巧的综合评估,
让SC在准备后期变得相对容易。
Q
我自认是数学超烂的人。
当时听到KH说数学有渐难的趋势时就被吓个半死,
决定兢兢业业地跟着KH重新建立Q的基础。
KH整理的讲义简单明了,除了各单元的重要观念,
也利用习题训练实战的解题技巧。
做完讲义和KH整理的GWD练习计画后
会发现自己在解PS的时候可以很快反映出考点,
DS的判断速度也会有明显提升。
我认为Q的准备重点是
“厘清观念”“注意时间”“细心答题”三个部分。
观念部分,我自己是搭配题海战术,
一、 二战做完讲义习题后
每天花2小时练习GWD熟悉考题模式和观念。
有了稳定基础后,三战只需要每周翻讲义出来复习即可。
时间部分,如何短时间有效简化考题和辨认考点很重要。
Q的题目真的不难只是很烦喜欢拐弯抹角,
有时候很容易卡在一个点转不过来,
会严重影响实战心态而且容易超时,真的答不出来记得果断止损。
最后就是避免粗心问题,GMAT的数学陷阱真的夭寿多,
每次看详解都各种OOXX,但只要谨慎冷静的做好简化考题的动作,
然后计算小心点就没啥问题~
虽然Q准备起来较V容易,但依旧不能大意。
非常感谢KH的指导,让我能在不使用JJ的情况下拿到50分,
算是一个让自己很有成就感的部分!
#一战
抱着一战收工的心态,我报名了培训班结束后一个月考试。
当时没有特别做总结、KH的GWD练习计画只做了一半、
OG做了一次、PP1做了两遍就上阵了。
考试前一天做PP1拿到750还志得意满
(PP的分数参考就好,大多是拿来提振信心用的),
结果实战上过度谨慎导致Q和V都没写完
(V写完前18题只剩20分钟...)
拿到ESR发现自己在第二部分就进入高分区,
还碰到又臭又长又难的RC。
难度提升又没有止损概念的情况下PACE直接大失控,
后18题错误率高到爆表,最后只收敛在中分区。
可能是ㄧ战后那股巨大的失落感使然,
平常不太会主动问老师的我立马跟A2约了咨询。
A2厉害的点在于他不只能帮你从ESR中精准找出你的问题,
还能透过对谈指出你准备上的盲点。
例如我在咨询前一直以为自己一战失利肯定是PACE问题,
跟A2咨询后发现自己的基本盘根本不稳。
当场示范SC解题流程才意识到自己都在找考点
而不是语意文法综合评估,
所以一战的SC GRAMMAR部分才只有20%....
A2也指出我对于CR讲义观念也是似懂非懂,
解题缺乏系统性导致正确率不稳定。
A2的建议提供了非常明确的备考方向和执行方式,
让我之后准备能针对自己做不好的部分对症下药。
如果感觉自己碰上瓶颈或准备起来像无头苍蝇一样,
非常建议来找A2本人咨询!
#二战
我在一战考完隔天就报了二战,时间也是抓一个月,
一心想在放暑假前把GMAT解决掉。
这次我把PP 1-4做完、KH的数学计画做完并整理错题集,
把OV做了一遍,并针对A2给予的建议修正SC解题流程并做总结。
二战时不知道是紧张还是怎样,
V的PACE再度在9-18题时失控。
拿到ESR,SC 部分有了明显进步,
但CR却从50%掉到22%,V的分数还掉了1分。
#三战
准备三战有一个月完整的时间,
于是我每天做一回GWD模考并确实检讨,
确保自己的PACE不会再失控。
我的配速是做完9/18/27题时间要剩50/30/15分钟
(也是A2高分校友心得文中的建议 再搭配Dustin的动态止损原则)
GWD做完以后我再使用其他如Kaplan, Manhattan, Veritas等
Dustin整理的模考资源。分数上上下下但我都仅当作参考,
重要的还是检视自己的PACE和做题流程。
针对一二战惨澹的CR,我先把CR A本的重要观念再复习了一遍,
之后拿出B本针对每一个题型做练习。
B本和OG不同的点是B本已明确标出题型、论点和关键句,
练习B本后再去写OG, GWD
会发现自己不用特别做分类也能快速辨认题型并做出判断。
当初本末倒置(着重在练习OG而非B本)的准备方式
就让我不知不觉养成了直觉解题的坏习惯,
因此还是A2的老话一句:
不要偷鸡!该念的该了解的观念一个都不少!
#其他
实战心态:冷静冷静再冷静
我不是个容易紧张的人但每次上机后就是会莫名紧张。
考试时会碰到不少突发状况(碰到难题、PACE失控、笔没水之类的)
而心情是否稳定会是决定当天考场发挥的关键。
我在一战到三战时都碰到类似情况:Q的难题快解出来时
发现已花了快5分钟,一、二战时的我太紧张
忘记止损原则选择再花2分钟然后还是解不出来;
三战时的我冷静了10秒后决定选择果断止损。
平时除了多多利用模考稳定PACE之外,
实战碰到突发状况时也可以停下来深呼吸,
让自己冷静5秒再做决策。
备考心态:扎实不会吃亏
我认为不要把GMAT视作一个死板的考试会是比较健康的准备心态。
准备GMAT不只训练到商学院要求的逻辑、阅读能力,
还有如何在碰上问题时做出调整以及在时间压迫下迅速作出反应。
虽然过程对于身心灵都是种摧残(还有荷包QQ
但是回过头来却也发现自己的逻辑思考已经更快更清晰。
杀G这件事当然能够速战速决最好,
然而扎实的训练对于未来就读MS和MBA肯定是有益无害的!
虽然GMAT的考试内容蛮有趣的,
但这半年准备下来碰到不少瓶颈,
出不了分的时候更是痛苦至极。
然而现在回想起来,
最欣慰的还是当初的自己在一二战成绩不尽理想时
没有选择放弃然后拿一个不满意的分数去申请,
反而萌生要跟GMAT拼到底的决战意志,
用尽各种方式去寻找、修正自己的问题所在。
正因有了一、二战的失败,三战触底反弹的胜利滋味才更加甜美。
希望那些ㄧ、二战未达理想分数的考友们不要气馁更不要放弃,
带着A2的决战意志再跟GMAT拼一回吧!
最后感谢A2, Dustin, Kory, KH在培训班期间的指导和提供的资源,
也祝福考友们早日杀G脱离苦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