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 六战720 超级感谢老师们没有放弃我

楼主: eiicc (eiicc)   2020-01-22 16:14:26
考试成绩
一战 620 Q48 V27 IR:5 2018/10/25 (取消)
二战 660 Q49 V31 IR:8 2019/01/02 (取消)
三战 650 Q50 V28 IR:8 2019/04/18 (取消)
四战 650 Q51 V27 IR:6 2019/07/12 (取消)
五战 680 Q51 V29 IR:3 2019/12/19 (取消)
六战 720 Q51 V35 IR:7 AWA:6 2020/01/09
求学背景:毕业于政大经济系与台大经济所。
准备时间:2018/08 ~ 2020/01,总共大约1.5年。
准备教材:OG, OV, PP, GWD, A2培训班 + 精修班教材, Dustin终结者专班教材。
前言:
大概在2018年初便逐渐萌生有想要去美国读博士的想法。
那时候有在网络上做了一些功课,
发现美国博士班对于标准化考试的要求分数比硕士和MBA的还要高出不少。
我也曾经尝试自己自修GMAT,
却发现题目千变万化,
不知道该如何确切总结与整理考点,
所以读起来非常没有效率。
后来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于是在网络上发现A2GMAT这间补习班的评价颇高,
遂决定在2018年8月报名了A2培训班,
正式开始我的GMAT备考人生。
SC准备方式:
坦白说这一科是我最头痛的一个科目@@
这个科目麻烦的点在于许多考点并非必对必错,
而是要看相对选项有没有写法更好的答案。
所以很多时候某一个写法在某一题可以当正确答案时,
在另一题就可能会变成错误答案。
若要解决这个麻烦的话,
A2的培训班讲义完整清楚地整理了GMAT考过的重要考点,
并且明确列出可能的考点模式和判断依据。
我个人也非常推荐参考Dustin在终结者专班所展示的SC解题流程
(Dustin也有把这份解题流程放在他的部落格),
特别是区分什么是绝对考点,
什么是相对考点,什么是假考点这一块;
诚如Dustin所说的,
惟有清楚的SOP才知道自己是在哪一步删除了正确答案,
在哪一步留下了错误答案。
个人以为若能依照Dustin所说的SOP来固定自己的解题流程,
并搭配A2的考点整理来提升实战上的出题模式辨别能力的话,
相信SC应该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进步。
CR准备方式:
坦白说由于自己以前数学不错,
所以错误的以为自己的逻辑应该会不错
(很显然的,数学好与逻辑好这两件事存在断桥关系XD),
直到开始自己做题目才发现自己逻辑没有想像中那么好。
相对于SC还比较偏重考英文本质能力,
CR我会认为更像是考验更根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若只是单纯用主题无关或是主角无关等套路来解题,
而没有真正去思考题目背后要考验的逻辑问题的话,
其实很容易选到混淆选项。
若要从根本上提升逻辑思维能力的话,
我会推荐学习Dustin在终结者专班教给大家的做题方式:
先将CR当成是一题申论题,抓稳命题,
并且思考2到4个可能的答案。
这么做的好处在于能够先发制人,
将所有的答案可能先想到,
所以在看选项时不会看了没有感觉,
因为预想答案的这个步骤
可以帮助我们的大脑调整成这个题目情境里的主角来思考问题,
自然比较能看出逻辑断点和答案可能会在哪里。
当然,在看选项时不免要筛选选项,
但是若心里已经有自己的答案时,
再搭配A2与Kory在培训班与精修班教的横向总结的方法,
解题会快非常多。
至于有时候在预想答案那一步常常没有什么时候想法时,
此时我认为可以借助Kory在课堂上所教的纵向总结的方式,
帮助自己辨认题目究竟是在考什么逻辑观念,
就能知道逻辑的断点会在哪里。
因此,若能搭配Kory的纵向总结,
做好Dustin所说的预想答案,
并利用A2的横向总结的方式来筛选答案的话,
相信CR的题目做到后来是可以游刃有余的。
RC准备方式:
由于升高中与升大学考试的英文科目都有阅读测验这个项目,
RC算是大家比较熟悉的题型。
不过熟悉归熟悉,
要谈说有什么系统化的解题方法恐怕不容易。
我以前做英文的阅读测验也就是文章顺着读完之后来做题目,
然后不太清楚的地方再回去重看而已。
直到上了A2的培训班之后
才开始接触所谓的架构式阅读与主动式阅读。
A2会在培训班讲义整理GMAT文章常见的模式,
并且教会大家文章接下来的走向会如何。
我发现在学会架构式阅读与主动式阅读后,
对于文章的理解效率有显著的提升,
在回答问题时也能更快的找到对应的定位句。
除此之外,
Dustin也有在终结者的课堂上教会大家一个更一般化的阅读架构,
可以用来对付90%以上的GMAT文章,
大幅的缩短文章模式判别的时间。
除此之外,Dustin也有在课堂上教授常见的混淆选项模式,
也帮助我更快筛选出正确选项。
Q准备方式:
虽然我个人数学自认还不算太差,
不过第一战和第二战考出来的分数仍旧没有50分以上。
有鉴于此,我在考第三战前报名了KH的数学精修班。
个人满推荐KH的数学精修班的,
因为在这门课上KH会深入探讨GMAT特定困难的题型
(如:数论、文字题等等),
并提供给同学固定每一种题型的固定作法
(类似SOP的概念)。
我发现在固化我的数学解题流程后,
不仅做题速度得到提升,
做题的正确率也大幅的提高。
这门课所学到的东西让我后来在没有使用机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至少50分,
有使用机经则可以拉到满分51分的分数,
所以我认为数学精修班对于想要透过数学来拉分的人会是满好的选择。
机经:
这里不得不佩服Dustin与KH的题库整理功力,
每当其他考生还只能看到部分的机经题目时,
Dustin与KH早就把整理好的完整题库给考生,
对于考前的考生仿佛吃了定心丸一样。
个人满推荐KH整理的数学机经,
考前能的话尽可能把KH给的题库都算完,
在考试当天应该可以碰到超级多机经的题目。
至于Dustin的RC机经,
若不会因为读了中文RC文章而在考场上读不下英文文章的话,
也建议可以把RC机经的文章全部读完,
在考场上应该命中2篇甚至4篇都有机会,
可以大幅降低第一次读文章的恐慌感。
Dustin终结者专班:
这里想要来推荐一下Dustin的终结者专班。
这门课是专门设计给GMAT多战未果的考生。
在这门课里,除了考试的备考知识外,
我学到更多的是思惟层次的提升。
以SC来说,以前解题大概就是看一个点解一个点,
看不出来时就看哪一句比较通顺来猜答。
自从接触了终结者专班后,
我更懂得SC是要教会我们看选项应该两两比较,缩小解题的繁杂程度,
并且须依照绝对考点与相对考点来依序评估,
而非所有的点看到就解。
我发现当我将上述SC解题流程的切割问题
与设定优先级这两个大观念实践到生活时,
做起事来也变得比以往要来得有效率。
除此之外,CR的预想答案的训练
让我在和别人讨论事情时更能聚焦谈话内容,
更能提出切合问题的答案;
在分析议题时则更能找出症结点之所在,
而不会陷在一些无关的新闻评论内容。
RC的架构式阅读与主动预测
更是帮助我在阅读不论是报纸还是论文时都能轻松驾驭,
可以快速掌握一篇文章的重点并且和他人讨论。
虽然在终结者专班的这一段日子非常辛苦,
必须每天上紧发条来备考;
但是Dustin除了会严厉督促大家之外,
也会时时关心学生的近况
并和 “每一个” 学生确认是否都已学会上课的观念,
解题流程上是否都操作无误,关心的程度可谓无微不至。
除此之外,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考试前一天,
Dustin仍不忘透过私讯和准备上考场的学生加油打气,
并对于仍然没有考好的学生给予勉励
并且依然热心的帮学生看ESR与提供咨询
(不论是考试或是生涯上的规划)
坚定的支持学生走到出分的那一刻。
有时候我都满佩服Dustin的,
这种几乎24小时在线帮助想要考好GMAT的学生的敬业精神真的堪称罕见,
已经近乎用生命在经营GMAT教学的职人精神。
认真觉得若你也像我一样是GMAT Verbal苦手的人,
不妨来参加Dustin的终结者专班,
除了学会GMAT的考试精神与技巧,以及获得理想的分数外,
更棒的是可以认识一位热心的前辈,
并在追梦的过程中走出一条明路。
总结:
不得不说出国留学是一条天堂路,
光是GMAT的准备就让我呕心沥血,步履维艰。
幸好A2GMAT这里有一群很热心的老师,
愿意帮助学生一步一脚印取得理想的成绩。
能够有幸拿到不错的成绩,
除了很感谢这里的老师愿意对我不离不弃外
(由于我考了太多次都还没有出分,后来去找老师们咨询都有些尴尬XD
幸好老师人都很好,每次都耐心帮我分析问题),
也谢谢家人对我的支持,
让我在追梦的过程中又迈进了一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