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
一战 620 Q49 V27 AWA 3.5 IR 4 2017/9/19
二战 580 Cancel 2017/11/1
三战 520 Cancel 2018/10/4
四战 580 Cancel 2019/5/28
五战 710 Q49 V36 AWA 4 IR 6 2019/7/15
求学背景 政大商硕 上班族
准备时间 2017/05-2017/11, 2019/03-2019/07
准备教材 A2培训班、OG、PP1-2、GWD、曼哈顿
前言
GMAT这个考试真的需要用对方法做准备;
每个人有属于自己的盲点,
真的就是透过不断的去考不断的去修正才会进步;
如果考完后没有思考,就只是单纯去做更多题目,
想当然会很残酷的反应在分数上,
建议之后考生在准备过程中若遇到困难,
真的要去找A2的顾问们咨询解决,
不然分数浮浮沉沉的时间一下就过去了,
看我从改制前考到改制后就知道...
一战+二战
17年6月上完培训班后单纯将OG刷了两遍,
也刷完PP1-2,没有整个彻底分析检讨就去考了一战,
结果考完分数620后还觉得自己的方法可行,
于是又把PP3-4整个做完,GWD做了一半,
结果二战分数反而更低。
内心觉得这个考试实在太难了,
再加上整个备考时间超过半年,
心态也累了,就先放下GMAT跑去准备托福。
三战+四战
准备完托福之后自觉阅读能力有提升,但心态还是没变。
三战准备方式同样也是刷刷题,
四战顶多读完曼哈顿SC跟CR,
搭配OG分类题型练完,连PP都没做就去考试了,
想当然结果还是惨。
五战
觉得这样下去真的不行,
考完四战后就决定去找A2咨询,
A2在咨询过程直接点出我的问题,
包括准备过程没有一气呵成、总结不够踏实、考点遗漏太多只想偷鸡,
回去后才重新拟定读书计画,
总结检讨方式A2都录好影片了,跟着做就对了。
SC
所有的题目检讨真的都要透过A2培训班的五本讲义去验证,
边检讨边慢慢去修正自己的观念,
刚开始一定会不知道要翻哪本讲义哪个章节,
但这真的没有捷径,只能多复习讲义去熟悉考点,
A2在咨询时也说过:总是有学习曲线的;
等到你都能把每个选项的考点挑出来,
对照讲义去确认就是在考这个观念后,
再利用搜寻功能把所有出现类似观念的题目再复习一次,
同时思考相对选项的设计,对照选项中其他考点有没有好坏差异,
在实战中是不是该优先解的这些问题
都要先处理过才算是完整的检讨。
CR
以前在准备CR都只觉得题目读懂了,
选项看懂了思考一下就可以选到正确答案,
但在实战上有两个问题,一是如果题目看不懂就挂了,
二是没有完整总结分类考题跟分析正确选项思路,会相对耗时导致pace不稳定。
在平常练习中,除了分析每个选项对论点的影响外,
还会参考A2培训班讲义内所整理出的正确答案类型去将题目分类,
做完全部题目后再透过搜寻功能整个重新复习一次,
就会对于特定题型下可能会走哪个正确答案比较有感觉。
RC
四战到五战之间,我只有用PP1-2来准备:
重复读,每次读都会修正自己上次做的逻辑简图,
用A2的方式,主要分析每篇文章的架构,
再加上题目回文定位的段落或句子,
多复习多整理就会发现文章中哪些地方可能会是出题点;
此外,考前我有去CD整理大陆考生的机经,
虽然有点耗时但透过CD上不同版本的内容,
自己去分析整合文章可能的架构也还算满有帮助
(虽然五战当天换题根本用不到...)。
Q
KH的数学讲义整理很清楚,上课真的要认真听
回家把题目练完、数学考前算一算CD上的机经就上了,
建议还是需要花一些时间做做难题,这部分能分享的不多。
总结
上述许多准备方法都是从A2影片中教大家的,
真的也不用自创什么念书的招,
尤其在职考生平日上班,下班后也没多少时间唸书,
照着做就对了,祝大家考试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