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商学院的思维,真的很重要

楼主: good1235good (Xspin)   2017-11-16 15:03:15
考试成绩:
2017/10/24 一战 Q49 V31 IR6 AWA4 Total:680
2017/11/09 二战 Q51 V40 IR6 AWA (not yet) Total:750
学历:台大生传系 应届毕业
英文背景:托福100
准备时间:
2017.03~2017.04补习(后来实习太重,一直没去考)
2017.09开始重听录音档备战
使用教材:A2培训班(全科)教材、OG2017、考满分、PP、CD机经
【前言】
针对可能会看到这篇心得文,却各自处在不同状态下的同学,
我认为会有不一样的重点可以去注意:
如果是还在犹豫要不要补习的同学,真的不用怀疑,
A2绝对能够给你很大的帮助;
如果是正在A2 GMAT上课的同学,
千万要记得有时候A2课堂上所说的话,
在准备考试的心态上其实有莫大的帮助;
而如果是已经补完习正在备战的同学,
希望你们都有看出来,这一大段的用意是冒号后面带出来阐述说明前句。
另外要提醒,我觉得我能考到这个成绩,主要是运气还不错,
这份心得应该没有办法提供给大家最完整、最有效的准备流程意见。
但是,我认为能够在“考试心态”的调整下给些不错的建议。
【SC】
SC绝对是许多人最大的洞以及痛,却也是准备起来效益最高的。
A2真的把GMAT里面,所谓句子改错几乎所有
(我觉得已经是水到爆程度)的概念都整理出来了,
实打实地照着他上课所讲的去复习,绝对会获得升华。
A2大概在培训班第一堂还是第二堂上课时,
说过一句话:“每天把SC的A本讲义拿出来看一下。”
针对前面这句话,不要想太多,照做就对了。
各种词性的子句、词组,以及各式同位语的应用,
在我两战的印象下来,是除了文法以外最基本的解题点,
光是能够完全熟练这一块,推测就有机会拿到一定的分数了。
绝大部分题目都不会只有一个考点,
而A2在培训班课堂上,也会在讲解新观念时,
不断提醒每一题可以用旧观念解的部分。
跟着A2课程的进行,
自然而然就能够培养看题时多找几个切入点的习惯。
也千万要注意,
A2对每个观念都会明确划分是“对、错”,还是“好、坏”:
not only … , but also 的前后平衡,是对错;
大方向消灭代名词,是好坏。
在解题是,对错考点绝对是优先于好坏考点的,
而且好坏考点难免会出现例外题,
所以一定要谨记A2对于每个观念强调的重点。
和追梦网和考满分网站上很多热心解题的网友不一样的是,
网友的解题绝大部分是针对单一题目做解释,
因此很容易出现“改变句意”、“指代不清”这类型解释的滥用;
常常出现在这里解释为错误点的考点,
在另外一题的正确答案却同样出现。
而A2的修辞整理却是相当完整而且系统化的,
就我做了那么多模考的经验,
没有任何一题有跳脱出A2讲义的整理范围。
当然,练过CR的大家都知道不能武断推论,
但我个人准备下来的感想是,
迄今GMAT的SC题目,
拿着A2的修辞讲义,绝对都能解得出来。
另外,在修辞C本第一页,
A2提供了非常完整的解题流程,对我帮助也很大。
文法 主动一致 平行 句意 好坏判断。
惯用语的话,我个人解释是当成文法的一部份,
所以解题的时候也会先看。
我在中间一段时间做SC题目的时候,
会逼着自己按照这套程序走,
内化之后解题速度真的快很多。
这个解题流程最后还提到,
倘若真的看不清题目句意,
可以使用好坏判断去解,
一道题中,好的点减去坏的点,
数量最多者,优先选择为答案。
我曾经心血来潮地试了一下这个方式的答题命中率,
结论是实战上绝对实用!
【CR】
许多同学在刚接触CR的时候,应该跟我一样觉得不是很困难,
但随着做题难度提升,开始会出现答案模棱两可,
甚至是所有选项感觉都不相关的题目。
这时候,横纵向总结就体现的特别重要了。
另外我强烈建议一定要细看A2和Kory整理的纵向总结,
清楚提供每个题目最重要的判题核心。
了解题目的核心问题后,
再结合横向总结所归纳的观念,迅速判断答案。
我很喜欢这堂课能同时听到A2和Kory的概念,
一路上下来觉得两位老师不太一样的上课风格,
刚好能够帮助我达到真正了解逻辑题目的同时,
大幅提升选答案的速度。
 
另外,我觉得CR题非常容易犯的错,
就是会抓错题目论点和忽略假设前提。
这部份我觉得最简单改善的方式,就是上课仔细听。
Kory上课时会非常详细的解释他的思维逻辑,
并且很明确的抓到同学犯错的原因。
还有在阅读课时会教的抓作者语气、架构、论点,
在CR题目上非常适用。
个人是认为,认真上课,
谨记A2和Kory叮咛的,
加上课后有按著讲义练习,CR要进步会非常容易。
【RC】
刚开始的时候,RC对我来说是最崩溃的,
有时候文章太长看不下去、有时候文章太难看不懂,
更有时候是文章看懂了答案选项却看不懂。
这边真的十分感谢A2上课所教的阅读方法,
一直准备到后面的时候,会发现文章真的不需要一次就全看明白,
照着A2说的做,还是能找到答案(至少猜到最接近的答案)
找关键字、看架构语气论点,以及懂得定位,
这些基本功一定要做,
尤其还只是练习的时候,更要扎实做到!
 
另外,机经对于阅读帮助真的很大,
但这帮助几乎仅限于实战阅读文章的速度有大幅提升。
A2在PTT有一篇机经的使用方法大家可以去看:
https://www.ptt.cc/bbs/GMAT/M.1366955299.A.F17.html。
那看完A2的建议之后,我个人的应用方式是,
不特别去看中文机经的答案,然后我机经先都看一遍,
接着只扫标题,看到标题自己默想这篇大概讲什么,
只要知道个大意就足够了,
重点只是在是否能够帮助实战上更快理解。
在预留给每题的时间不变,
文章阅读的速度又已经被提升的情况下,
就等于有相对更充分的时间可以去思考正确答案。
【Q】
Q对许多同学可能都不是那么困难,
像我第一次Q上完,我真的萌生出GMAT不过尔尔的看法,
而一直到了培训课程结束,我打从心底还是不觉得Q会有什么问题。
但其实上课当下会觉得Q很简单,
是因为KH会很详细的把许多思考逻辑都跟同学解释。
像我后来课程结束几个月开始重新复习的时候,
遇到PS题就算了,基本上只要题目看得懂都能解,
但DS题很容易忘东忘西,甚至看着解答还是想不出个所以然。
总之,切记,如果还在上课的同学,
一定要好好跟着KH课堂上解释的思路去思考,
不要只是点头同意,要真的去跟着KH的解题回路想一遍,
不然实战真的很容易忽略一些细节。
另外,Q的速度很重要,
一战时我超级自信安逸的写,
结果中间卡了一题我有两个单词不确认,导致最后连猜3题。
一战后我才发现,培训课程结束发的随身碟,
里面还有附整理好的20回GWD题目,
于是保持每天写题目的手感,
再加上二战有大概看过机经,考试当天真的很顺,
一度以为自己会不会进低分区,
但怎么想都不觉得自己有哪题做错,
就很开心地继续写完,果然成绩也很理想。
【AWA&IR】
这两科我都没有花太多力气去准备,
基本上就是Kory上课认真听,
准备起来就会相当轻松的两个科目。
目标也就达到A2第一堂课建议的不要太烂就好,
所以真的建议不用放太多比重在这两科。
特别要注意,如果英打不好的同学可能还是得练一下打字。
AWA的课程我觉得主要对人生帮助会比较大,
然后对CR、RC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IR相对来说我就觉得就只是在考判断力,
不只是判断文章资讯和答案,
还有判断是否要适时放弃难题的决策力。
(话说,无论实战还是模考,
做AWA的时候,脑子会一直闪过Kory念出Faulty Analogy的声音,
结果二战刚好就写到三明治店被拿来跟衣服、生活用品店比较的题目)
【一战实战心得分享】
考试顺序:Q、V、IR、AWA 场次:下午一点  
一战的时候太过自信,认为准备得很充分所以几乎没看什么机经,
只有考前大约翻了一下阅读。
模考的时候数学都太轻松,
以致于考试的时候前面想说慢慢写没关系,
进了高分区之后遇到几题稍微有点卡住的时间就用光了,
以致于最后还连猜了三题。接下来心态就有点崩了,
V的前面20题没有很严谨的去做判断,最后成绩果然也不理想。
【二战实战心得分享】
考试顺序:Q、V、IR、AWA 场次:上午九点
二战因为一些个人因素,我得在12:20分以前离开考场敢去别的地方,
所以考前三天对于自己解题速度做了更严格的训练。
考试前一晚也是相当紧张,难以入睡,
但不管怎样就是逼自己要睡。
当天一早8:15就抵达12楼门口复习,
到了快8:30,里面的工作人就开门请门外的同学进去了。
由于是二战,所以我很快就进到考场。
选择先写Q是因为我喜欢先写数学醒脑,
Q花了60分钟写完,考完之后信心大增,觉得应该51稳了,
只要V拿个34、35应该就破7了。
但这样想的当下,我马上到厕所洗脸要自己冷静,千万不要大意。
写V的时候,中段几题SC句子,
要马画线地方很短、要马整句很短,
让我以为自己可能进入低分区。
不过尽量冷静不让心情受影响,幸运地稳稳完成。
IR就做得相对急,一来没那么重要,二来很想看成绩。
AWA结论句没好好打上,成绩就跳出来了,
愣了一下,就很开心地抖着手出去领简易成绩单了!
特别再提一下,Dustin有建议同学考试前不要吃太好的早餐,
可以吃点巧克力或蛋糕即可,
基本上按照我历年大考经验来看,帮助真的很大,
考试当下真的相对容易集中精神!
【总结】
前面打了这么多,结果还没好好对应上标题,真是抱歉。
A2上课的时候,时常灌输大家何谓商学院的思考模式、何谓乡民的思维,
我觉得这其实是整个培训课改变我最大的一点。
我真的很乡民,一直从到一战时,以及二战后至今,
我整个人都很乡民,
但就是一战到二战中间的这段时间,
我不断揣摩到底商学院的逻辑是什么,
一直试着去站在一个成功商人的角度去思考,
从做题目、复习,乃至于那几天的生活作息、读书计画,
都试着用最有效益的方式去执行。
每天念书念到真的疲乏了,我不会硬逼自己继续念,
我选择去找那些强者们的心得来看,心里想着也要跟他们一样,
他们都可以,我一定也可以,
想着想着就会再找回念书的动力。
虽然听起来很玄,
但就我这样走来,心态上的调整绝对会有莫大的改变!
作者: nenpas (阳光总在风雨后)   2017-11-16 23:26:00
路线 跟A2的长课程缩短又硬压到每周一到五的 应该有差拍谢推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